巴黎,19世纪的首都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瓦尔特·本雅明 刘北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06-5 平装 9787208061583

具体描述

瓦尔特·木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申请大学教职失败后,一直从事文学评论和翻译工作。他的作品在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纳粹兴起后他离开德国,1940年在法国与西班牙边境自杀。

本书是瓦尔特·本雅明德“拱廊研究计划”的几篇完成稿,德国著名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本雅明受阿拉贡小说的启发,决定通过对大城市异化景观——巴黎拱廊的研究,来展现19世界“资本文化盛事”的风景。在这几篇完成稿中,他用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对波德莱尔的诗歌进行了诠释,同时又敏锐地发现了拱廊在空间上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地新变化。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到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人与自身异化所做的斗争。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时隔数年再读,时常被震撼,不愧是祖师爷,所有二十世纪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主题都在他这里以洗练又精准的数笔作引,启开了开端。而那主题的宏大与开放,也难怪他永远没法写完论文…他的论文,一个世纪的后人,都还没有真正完成。而字里行间透出的灵光与敏感,以及功夫的扎实、技艺的娴熟,都令人赞叹。顺便赞美刘北成老师的翻译,他译的本雅明与福柯读来都非常畅快又清晰。

评分

##最早读这本书时,我所在城市正在进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很多商厦之间都用拱廊相连,煞是方便漂亮。如同一道美丽∽彩虹。这道美丽的彩虹与巴黎拱廊建设隔了整整一个世纪。巴黎的拱廊被称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建筑”,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一段时间内也拆掉了。成为了让人凭吊的“古代性”废墟。 而我们商业步行街的拱廊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网上购物的冲击,实体店如雪上加霜,商业步行街的店铺由人流涌动,门庭若市到人流稀少,门可罗雀。拱廊拆除了,个性的店铺没有了,街面商店都市的繁华没有了。人们在手机上一刷,想买之物送货到门。谁还上街来回挑选呢,现代科技的发展,方便的同时也失去了美感和都市的魅力。 正如本雅明所说“现代人的欢乐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不如说在于“最后一瞥之恋”。 现代性并非永恒的,不变的。

评分

评分

##卡夫卡在《城徽》中讲述了一个寓言:最初建造巴别塔时,人们感到责任重大,它代表了人触及上帝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必须是要完成的,人们不需要为未来担忧,只需努力工作让这未来到来。然而,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现在需要一年做的事情到一百年后可能只需要半年了。...  

评分

##最早读这本书时,我所在城市正在进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很多商厦之间都用拱廊相连,煞是方便漂亮。如同一道美丽∽彩虹。这道美丽的彩虹与巴黎拱廊建设隔了整整一个世纪。巴黎的拱廊被称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建筑”,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一段时间内也拆掉了。成为了让人凭吊的“古代性”废墟。 而我们商业步行街的拱廊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网上购物的冲击,实体店如雪上加霜,商业步行街的店铺由人流涌动,门庭若市到人流稀少,门可罗雀。拱廊拆除了,个性的店铺没有了,街面商店都市的繁华没有了。人们在手机上一刷,想买之物送货到门。谁还上街来回挑选呢,现代科技的发展,方便的同时也失去了美感和都市的魅力。 正如本雅明所说“现代人的欢乐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不如说在于“最后一瞥之恋”。 现代性并非永恒的,不变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