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外集拾遗补编》收录1938年5月许广平编定的《集外集拾遗》出版后陆续发现的佚文,其中广告、启事、更正等编为附录一;从他人著作中录出的编为附录二。
混杂得很,并非出自鲁迅自己的剪裁,而是后人补缀的。总而观之,无论为文还是为人,鲁迅这一生基本是一贯的,在风不知道往哪里吹的二十世纪中国,这倒是少见。
评分##【藏书阁打卡】依然是快速翻阅的。开头的《中国地质略论》,对中国这个“人得而挞楚鱼肉之”又“昏昧乏识”不知自家资源的孤儿,怒其奴性,却依然竭力以科学、文艺唤醒昏睡的孤儿。《我的父亲》一篇我是感动的,关于风筝的《我的兄弟》那一篇,不记得在别的集子里还是用过的什么教材里见过更详细的版本。还有好几篇印象深的,但偷个懒吧,跳到《〈“行路难”〉按语》,“所以要别人承认是人,总须在自己本国里先争得人格”。路漫漫,这样的话在将来依然有意义,感激所有挖掘真相、勇敢发言的人。
评分 评分##1898–1902年,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读书,三年时间,学了《矿学》、《地质学》、《测算学》和《测图学》等课程。初识西方近代思想,又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鲁迅立志地质救国。他看到当时“因迷信以弱国,利身家而害群者”众多,抱定“惟地质学不发达故”,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科学。另:附录鲁迅17岁时的文字两篇,文笔稳重谨慎,清雅灵气。
评分##审美疲劳
评分 评分##真·拾遗补缺的集子,纸头手稿广告明信片题赠无一放过,也真是佩服了。收录文章因此颇为驳杂,大概可以算作前几个集子的补充,结尾录自周二日记的几篇真是让人看了心情复杂……
评分 评分混杂得很,并非出自鲁迅自己的剪裁,而是后人补缀的。总而观之,无论为文还是为人,鲁迅这一生基本是一贯的,在风不知道往哪里吹的二十世纪中国,这倒是少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