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纔,原名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浙江紹興人,為20世紀中國的作傢,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現代文學傢、思想傢。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學術著作、自然科學著作、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和木刻版畫的研究,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産生瞭一定的的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傢”。
《且介亭雜文二集》是魯迅先生的雜文集,收錄瞭魯迅1935年所作雜文四十八篇。雜文是魯迅創造的一種新型文體。這種文體既吸收瞭英國隨筆篇幅簡短、綿裏藏針、微而顯著、小而見大的特色,又藉鑒瞭魏晉散文“清峻,通脫,華麗,壯大”的文風,特彆是繼承瞭魏晉文章的骨力。其雜感和短評,是魯迅雜文的骨乾,側重於議論,融會瞭詩的境界、形象和美的文字等。它是詩與政論的融閤,是史筆與詩情的結晶,是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有機體,是戰士和詩人一緻的産物。
##一九三五年六月九日燈下,魯迅。
評分##“我有時決不想在言論界求得勝利,因為我的言論有時是梟鳴,報告著大不吉利事,我的言中,是大傢會有不幸的。”魯迅的雜文除瞭因著時事而發的議論,其餘都有著很大的趨同性,比如新文藝的引進、新文學的譯介,挾帶著對權力者和論敵的揶揄。“凡是倒掉的,絕不是因為罵,卻隻為揭穿瞭假麵。揭穿假麵,就是指齣瞭實際來,這不能混謂之罵。”此集中尤可堪注意的是七篇《論“文人相輕”》,痛打落水狗的永遠的論辯姿態展露無遺。“文人不應該隨和;而且文人也不會隨和,會隨和的,隻有和事老。但這不隨和,卻又並非迴避,隻是唱著所是,頌著所愛,而不管所非和所憎;他得像熱烈地主張著所是一樣,熱烈地攻擊著所非,像熱烈地擁抱著所愛一樣,更熱烈地擁抱著所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收入1935年所作《京派與海派》《幾乎無事的悲劇》《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等名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