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纽约大学访问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特任教授。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计划。并获得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上海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畅销书一等奖等。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名列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总榜第一名,并收入《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获评“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从现代资本与金融革命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及世界社会政治与经济革命的漫长历史,重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寻中国千年兴衰的动因,并就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中国金融改革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思考。
作者韩毓海用平实、生动甚至略带犀利的笔触,援引马克思著作中的精彩部分,充分解读了马克思对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危机的成功预测和判断。针对马克思的三部作品《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作者引导读者沿着马克思的足迹解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货币、债务、道德、信用等,并反思马克思对上述问题的剖析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从而鞭策现代人要想看懂并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要回归马克思。
##基本概念较混乱,相当一般啊,准备弃看
评分 评分##严重怀疑他是不是读懂了?!另外,他跟YSL是不是有着某种说不清的关系?!
评分 评分韩毓海这部书,虽然是以马克思为题,但是内容不局限在马克思主义,而是将其扩展为金融史和政治学的领域,然后通过对于西方金融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崛起,来解释西方现代化的进程。这部分读起来,并不像韩毓海的手笔,而是像经过某些专业领域学者的加工,韩只是提供了一个组织平台。最后一部分,讲述的是政治史的内容,这部分则是韩毓海亲自执笔的内容。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现代金融国家的崛起。应该说,这部书不能算是马克思研究读物,而是一本《资治通鉴》,对于西方现代化经验的总结,披着马克思研究的外衣。因此,很多人批判韩毓海,认为本书完全违背了马克思的原意。想来并非空穴来风,资本是否可以简化为金融,将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却为金融业辩护,这恐怕真是韩毓海本书的意图所在。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说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普马,而是普金。
评分 评分##本书的主要观点:1)资本主义体制的建立,是资本家为了保护跨国金融体系。跨国金融体系建立,是欧洲战乱频发的产物。这个体制本质上是私人银行家的联合。2)企业主不是资本家,金融家才是金字塔的顶端,他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资金安全和增长。3)资本家推进社会发展只是一种妥协。4)西方的货币本质上只是一张借条。5)欠债最多的国家最发达。比如美国。6)资本并不是万恶之源,资本家才是。无产阶级掌握资本,就是人类的幸福。7)资本主义不是真正的私有。共产主义才会实现个人真正的私有制。
评分##中信就是什么书噱头大就出什么书。韩某人带你入马克思的话很容易翻阴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