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查尔顿•珀金霍恩博士,高级英帝国勋爵士(KBE),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士和前院长。他作为杰出物理学家的学术生涯始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那里他师从狄拉克和阿卜杜斯•萨拉姆,并被选为三一学院院士。他曾短暂执教于爱丁堡大学,后来又回到剑桥,并于1968年成为教授。1974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并荣获剑桥大学理学博士。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许多有关基本粒子理论方面的论文,出版了两本著作:《解析S矩阵》(剑桥大学出版社,1966年,合作者:R. J. Eden, P. V. Landshoff 和D. I. Olive)和《高能过程模型》(剑桥大学出版社,1980年)。
内容独特:本书探讨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数学是智力游戏还是数学家在探索数学实在中的发明?
作者权威:包括当今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和数学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一个数学家发表了一通自己的看法,然后其他人再去挑刺和点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有意思的论题
评分##“我不认为我们的审美经验只是一种浮在物理学基础之上作为附带现象出现的泡沫,而是我们接近实在的另一种形式。”
评分 评分##数学家和哲学家的数学哲学对谈。主题选的太大以至于每个人在有限的篇幅里都只来得及稍微介绍一下自己的切入角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锋。两种隐喻模式:实在论的巴别图书馆(所有可能的数学结构构成一个客观的抽象世界,数学家的创造力体现在选出那些“有趣”的结构),反实在论的游戏规则(数学家的创造性体现在游戏规则的多样性上,数学的“坚硬”本质是从规则出发的逻辑必然性)。德特勒夫森关于实例在一致性证明中的核心作用(支票和本金)的观察,以及朗关于逻辑(语义)必然性需要客观的模型论或模态说明的观察比较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