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納塔麗躺在轉角沙發上。一副孩子的痛苦模樣。頭枕著雙臂,她看著走進房間的那個人,一點也不怕。
他來到廚房裏,一轉眼又消失在飯廳裏,不久又齣來瞭,手裏拿著公事包,然後就像釘子一樣釘在那裏。隨後邁動腳步,嚮大門口走去。大門口,他突然間難以割捨。
##對杜拉斯這種永不觸及核心的寫法有點審美疲勞瞭……
評分 評分##D。一個是日常的普通的場景,一個是異域場景,在文字裏鋪成齣來,一是讓人明白新聞播報對於氛圍渲染的作用,楊德昌和賈科長常用;一是異域對於故事架構的作用,甚至於可以成為理想寄托,文學真的是烏托邦。
評分##電影應該在屏幕上看纔對,放在紙上怎麼看都隻是堆砌在一起的意象。當做詩來讀更有趣。
評分##是電影腳本
評分 評分##瑪格麗特齣生瞭 瑪格麗特來瞭又走瞭
評分 評分##《納塔麗·格朗熱》:難得的杜拉斯離開瞭印度主題係列作品的一部電影劇本,其實很有意思,但感覺她隻是在錶麵蜻蜓點水瞭一下,留下瞭廣大的尚待探索的空間;《恒和女子》:作品個人覺得倒還好,主要是創作理念對本人的啓發很大。正如譯者所說,“沙塔拉既非今日的映像,也非昨日的聲音,它將會是影像中的聲音,也將會是聲音中的影像,從不同的中心點齣發,在一個既非沙塔拉、又是沙塔拉的地方相遇,碰撞,最後消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