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学术思想更是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对后世影响巨大。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
◆“心即理”:最佳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 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
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各版《传习录》的母本,因其大部分内容由王阳明亲自审定且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本书即以此为底本,结构与内容均保留原貌,附上原书附录的王阳明亲自编定《朱子晚年定论》,唯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将原书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加以译注,为读者重现这一历经四百余年经典永恒的初始定本。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良知,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讨良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此二种良知究竟有何异同。而这种考察对于我们跟深入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是很有帮助的。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
评分##王阳明应该算是重构了圣学,在七嘴八舌的公知言论中拨开云雾,指出了一条明明德的路,返璞归真,摒弃模式化的忠孝仁义表演,让人依照内心的良知做人。尤其批判了佛道两家的虚无,连人伦都不要的清净智慧都不可取,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行均是私心。
评分 评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良知,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讨良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此二种良知究竟有何异同。而这种考察对于我们跟深入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是很有帮助的。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
评分##天马行空无甚落点,唯心思想到了明朝才有。
评分##《传习录》与《论语》一样,是王阳明门人弟子记录王阳明讲学答问和论学书信的汇编。 王阳明是明代中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其心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心学经典,其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评分##《传习录》与《论语》一样,是王阳明门人弟子记录王阳明讲学答问和论学书信的汇编。 王阳明是明代中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其心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心学经典,其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评分##从《明朝那些事儿》认识此人,只断断续续看了译文(浮躁啊)。“去人欲,存天理”简直就是修行,不可能做到啊。很有哲学意味,不过有些地方感觉受于时代的环境,有些迂腐。不可妄议大师,还是几十年后再来读此书,或有追寻“至善”的心态。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