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陈寅恪集之一种。收《论再生缘》《韦庄秦妇吟校笺》《赠蒋秉南序》《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等十余篇论文。涉及中古史、敦煌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诸多方面。其中,《论再生缘》《赠蒋秉南序》都是作者的重要论著。《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及其补文是作者晚年所作的自传性遗文,对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及作者生平均有重要价值。
##按需。
评分##当时明月当时天
评分##黯然区夏百年艰,天道周星未往还。 末契谁托身每寂,孤贞自顾泪何潸。 幼知秦败王孙满,暮痛萧亡庾子山。 心史老来残作梦,启匣锈色已斑斑。 庾信《哀江南赋》序云: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又陈端生《再生缘》第一七卷第六五回首节云:搔首呼天欲问天,问天天道可能还。 陈寅恪《...
评分##章士钊与《论再生缘》 “《论再生缘》风波”是现代学术史上一桩著名的“公案”,几十年来聚讼纷纭。该“风波”起自陈寅恪先生晚年的作品《论再生缘》流出海外后,被在美的余英时读到,撰成《陈寅恪先生〈论再生缘〉书后》一文,发表在香港《人生》杂志1958年12月号上,文章推断...
评分##陈先生为学为文,自不待言。今日晨起读寒柳堂集,常感怀于先生沉郁痛感时时浮沉文字间,读至王观堂先生挽词,大恸。“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评分##叹息园林旧主翁。
评分##此集略可窥作者当时心态。比如曾经因余英时而引起政治风波、至今仍是一段迷案的《论再生缘》,念念不忘“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似乎当年所言非为观堂,实乃自况。 “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日及其后百余年间,具足惊世骇俗,自为一般人所非议。……即杜少陵...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