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哈莉克·科汉斯基,执教于伦敦国王学院和伦敦大学,皇家历史学会会员,是陆军档案协会、陆军历史研究协会、英国军事史委员会、历史研究所的成员。本书中出现的斯坦尼斯瓦夫·科汉斯基是她的父亲。
这是一本关于二战的长久以来缺失的作品。
波兰二战史——解读二战的别样视角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
波兰只是拉开二战帷幕的第一个受害者,
但波兰人后来在二战中的经历,你绝对想不到。
是骑兵和坦克的惨烈对决,还是别有用心的精心宣传?
是一场民主对极权的正义战争,还是小国的利益可以被牺牲?
波兰后裔告诉你一个截然不同的 他们眼中的二战
2012年《经济学人》最佳历史图书
这是一只苍蝇反抗两个巨人的战斗。——切斯瓦夫·米沃什
波兰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这成为二战史的一大空白……直到哈莉克·科汉斯基写出了全面的英文版波兰二战史,才成功填补了这个空白。——《经济学人》
一部杰出而宏大的作品……她能同时在个人的故 事与更宏观的主题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
——安妮·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
科汉斯基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讲述了波兰20世纪的历史故事,从1919年现代波兰的重生到1989年的苏联解体。……科汉斯基对战时波兰身处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痛苦挣扎、备受折磨的描述是一大亮点。——丹尼尔·福特 《华尔街日报》
一直以来,人们对战时的波兰有所误解,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让人望眼欲穿。哈莉克·科汉斯基的研究可谓正当其时……她的作品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诺曼·戴维斯 《纽约书评》
波兰的二战经历迥异于任何其他国家,没有第二个国家被轴心国和盟军双方都侵略过:波兰的西部变为纳粹德国的附属,东部并入了苏联。书中以不同于以往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正义战争”来解读二战,而波兰人的观点可能更触及国际政治的本质。
作者的父母和整个家族都生长在波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他们的生活,不仅让他们家族,也让整个波兰民族堕入灾难,颠沛流离。科汉斯基女士的这本书不仅记录了波兰的命运,也记录了家族的迁徙,二者融为一体。
细致入微地解析了波兰的二战之祸。都知道卡廷,但未必知道那些被苏联流放的波兰平民的遭遇。都知道纳粹杀犹太人,但未必知道犹太人的华沙隔离区暴动。都知道波兰一击即灭,但未必知道他们的飞行员是皇家空军中战绩最出色的。都知道二战是民主对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但未必知道有个国家被对战双方都侵略过,在二战结束之时的谈判中牺牲了自由。
评分##作为大国交易牺牲品的波兰确实很惨很可怜……黑苏美英喜闻乐见,只是虽然作者尽力客观,还是能清楚地感到她笔下那种托尼朱特所说的“他要全力避开”的“波兰特有的文化优越感”,书里波兰这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做啥都是理所应当就是这个世界对不起我的形象,其实挺招人烦的,还真就是“麻烦的盟友”。
评分##波兰的悲剧固然在于其是一个反抗两个巨人的可怜苍蝇,但同时也在于其没有一个强大精神层面的主义在领导。临时政府和国内的国家军的联系根本就是割裂的,到了后来,国内斗争反倒感觉是土匪式的扩编,看中人和枪,打德国人更打不听话的。这和抗战末期的东北胡子也没啥区别。虽说...
评分 评分 评分##有点长,有点乱,不是太读得下去,加上觉得不太客观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