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孙周兴,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学报》主编等。主编《海德格尔选集》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好书。
《什么叫思想?》是马丁•海德格尔1951-1952年间所做的两个讲座。第一个讲座展开为对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之“完成”的尼采之基本立场的争辩。第二个讲座包含着一种与巴门尼德的存在历史性的对话。前者为“形而上学之完成”,而后者为“开端性的思想家”中的标志性人物。两个讲座包含一种根本的关于“什么叫思想?”的存在历史性的沉思,取该问题预先确定的双重统一的定向。它们追问思想意味着什么,但它们同时也追问思想历史性地把什么任务交给人。
##海自己意义上的“不合时宜的沉思”。一头,巴门尼德之箴言“需用既让呈放又留心:存在者存在。”规定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本质性的开端,一种伟大的质朴性尚未被狭窄化。另一头,尼采之求意志的意志作为对柏拉图主义的克服,“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成为形而上学最高的胜利;而现代技术之求制作和成效的意志已席卷思想。纯粹的谢恩,即接受最可思虑者赠予的礼物(思),质朴地去思想,就是顺从人之为人的本质。“科学并不思。”似乎是海望着技术笼罩的现代社会下作出的反思性“呼叫”,这是尼采“根本不关心哲学,根本不从哲学中渴望任何东西,只要可能就让哲学作为某种无所谓的东西自生自灭,这对现代国家来说更有用。”(《不合时宜的沉思》•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的遥远回声。在场者之在场逐渐成为对象之对象性(康德)、成为技术之表象、置造本质的来源。
评分##让存在者呈现,用言语置放,思想者将留心这种呈现,让存在者存在,而非概念式的把握
评分##只能大概理解讲尼采-复仇精神-表象性思维的第一讲。对讲巴门尼德一句箴言的第二讲,束手无策。
评分 评分##在我们这个可虑的时代里最可思虑的是我们尚未思想
评分##老海的所有作品都无法提交一个“恰当”的书评,又不得不一再叹为观止,这本仍是啊,犹是啊。只感慨他的作品永远到来得太早了,在遥远的将来,仍然太早…一如源头…什么将(我和他)召唤入思考(留心)呢
评分 评分##明明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页要看五分钟,依旧非常难以理解… 深刻感受到jinzee说的,就是认识可还是不懂_(´ཀ`」 ∠)_ 灰常适合代码编译 or安装啥东西的间隙看(以后是一定要至少再看一遍的
评分##在我们这个可虑的时代里最可思虑的是我们尚未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