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蘇無锡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中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 ……。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傢"。
1930年因發錶《劉嚮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1967年遷居颱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教授。 1990年在颱北逝世,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 。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傢的旗幟,在大陸、香港、颱灣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 。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國曆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等。 此外還有結集齣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為作者的專題演講閤集,分彆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製度作瞭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瞭中國曆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瞭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製度史”。《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作者是錢穆。
##1.兩漢吏治,永為後世之美。 2.唐代政府與漢代之不同,若以現在話來講,漢宰相是采用領袖製(宰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宰相則采用委員製(相權分彆操掌於三省六部,由許多人共同掌握)。 3.宋之於唐,一切因循承襲。相權較之唐代有瞭較大低落。 4.中國傳統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變,即是宰相的廢止。 5.清代政治,和中國傳統政治不同,因它背後有一批特彆擁護皇帝的,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即滿洲人。 西方人講政治,一定要先講主權。他們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建立在主權觀念上。所以西方有神權、王權、民權的分法,到現在便是國傢主權在民眾。中國人講政治,一嚮看重在職責。隻論政府該做些什麼,它的職責是什麼,是否盡職?而並不講主權在哪裏。
評分##知道這本書是因為看瞭吳曉波的《浩蕩兩韆年》,其重要參考書目之一就是錢穆的這本。於是找來看,果然是兩個層級的東西。撇開沒看完的《中國近代史》,錢穆的這本書算是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曆史書中最為嚴謹的書籍瞭。雖然隻是薄薄一本,兩百頁不到,但卻可以把中國五個重要朝代...
評分##如果大師的口語也能像文字這樣高清就好瞭,也隻有大師這樣的積纍,纔能把主要朝代的各個製度濃縮成薄薄的一本書。看完之後覺得看過的幾乎所有電視劇都不那麼嚴謹瞭。今製應說幾無創新,皆為古製的微調(否則六親關係也不能準驗)。裝幀好,隻是有點不耐磨。
評分 評分 評分##這段時間有幸讀瞭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雖說題目是中國曆代政治的得失,實際則以主要講瞭漢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個朝代。這主要是因為錢穆先生的講期隻有五次,每次隻限兩個小時。所以錢穆先生就擇這五個朝代,也因為這五個朝代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五...
評分 評分##這段時間有幸讀瞭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雖說題目是中國曆代政治的得失,實際則以主要講瞭漢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個朝代。這主要是因為錢穆先生的講期隻有五次,每次隻限兩個小時。所以錢穆先生就擇這五個朝代,也因為這五個朝代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五...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