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巴特勒 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教授。著有《阐释、解构与意识形态》(1984)、《早期现代主义:欧洲的文学、音乐与绘画,1900-1916》(1994)、《后现代主义:牛津通识读本》(2002)、《现代主义:牛津通识读本》(2010)等。
【名人评价及推荐】
巴特勒的这本小书的写作风格有点独特,读来颇为轻松,却又令人印象深刻。该书既有个案性的具体分析,聚焦于艺术家及艺术品,又有历史流变和当代背景的讨论。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 周宪
【内容简介】
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为何如此依赖关于过去的虚构幻象?锁在隔壁邻居门口的自行车能不能称得上艺术品?当人们沉默不语时,他们实际上在想些什么?高雅文化与庸俗文化如何彼此相关?在这本书中,克利斯托弗•巴特勒考察了现代主义思想家和艺术家做出的许多创新,表明了强有力的观念 和形式上的试验如何创生出新的音乐、绘画和文学,渗入20世纪和21世纪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书中还探究了自我、主观性、非理性、人和机器等现代主义观念。
【编辑推荐】
按照一般说法,现代主义运动始于19世纪中叶,终于20世纪中叶。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也许是现代主义最为精彩的时段,通常被称为盛期现代主义。巴特勒在书中把焦点对准这一时段,探讨的是1909—1939年期间,创新艺术作品中所融入的理念和技巧。从根本上说,这里讨论的不是“现代性”,而是要是挑战我们对单个艺术作品的理解。
##我们之所以需要艺术评论,不过是因为所有有着复杂漫长发展史的“语言”中,我们最熟悉文字;因为天长日久的学习可以弥补我们在天赋上的不足。 第一章 时间:大约二十世纪上半叶到中叶 技巧:创新前人未有,拼贴戏仿前人典故,注重“抽离感” 风格:不拘泥于一种,需要什么用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前段时间在Coursera上现代艺术课,断断续续看着现代主义相关书籍。 彼得·盖伊的《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是现代主义历史宏观整理,从历史氛围、创始人、经典作品、法西斯的影响到战后现代主义复苏一一讲述。他承认,现代主义无法界定,但现代主义作品一眼即明,它...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