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姆•托賓
Colm Tóibín, 1955-
愛爾蘭小說傢、散文傢、記者,畢業於都柏林大學,主修曆史和英文。著作豐富,多描寫愛爾蘭社會、移居他鄉者的生活、個人身份的探索等。文筆優雅恬淡,內斂含蓄,被譽為“英語文學中的語言大師”。其小說代錶作有《黑水燈塔船》《大師》《布魯剋林》等。2014年,當選美國藝術與文學院外籍榮譽院士。
這是愛爾蘭作傢科爾姆•托賓的早期非虛構作品。20世紀90年代初,托賓踏上從西歐到東歐的旅程,參觀城鎮的遊行和慶典活動,感受各地特有的文化氣息。他在旅行途中接觸到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有神甫,也有從政者,有思想開明的人,也有固執己見的人。從波蘭到立陶宛,從剋羅地亞到愛爾蘭,從法國到西班牙,托賓用敏銳的筆觸記錄下自己作為旁觀者的思考。
##這是本宗教的故事,二戰後留給歐洲人民的創傷,蘇聯解體後活在大國政治陰影下的小國,宗教間的矛盾,新教,天主教,朝聖之路和神跡顯現,一路的旅行也展現瞭那個時代下歐洲人民的心態,中間還穿插著心理創傷後受到心理乾預時的深度體驗,整體不錯就是對宗教不是很瞭解的讀起來有點亢長乏味。
評分 評分##托賓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我很少有打三星還堅持讀完的書,隻因“90年代初東歐劇變後的歐洲”這個題目實在太吸引人瞭。如果是英文原版,我相信起碼4-5星。然而中文版的問題太多瞭(1)很多人都提到的,把“在天主教歐洲旅行”翻譯成“走到世界盡頭”,還雞賊地拿腰封擋住英文,讓讀者的預期和實際大不相同;(2)翻譯質量實在不敢恭維,語法生硬,用詞不準確,缺乏托賓本身應有的那種意境。根據譯後記提及的時間,譯者溫峰寜當時隻是個20齣頭的本科生,人文社選這樣一位年輕人翻譯這麼一本充滿曆史厚重感的書,實在是有些冒失瞭。
評分##托賓早期的非虛構作品,與讀他的小說一樣的感受:他敘述的語調如黃昏落日之時飄落的羽毛,輕盈優雅,觸動人心。這一係列遊記寫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那時候正值冷戰剛剛結束蘇聯解體,托賓遊蕩於歐洲多個國傢,其聚焦點多在於宗教:天主教與新教的對立與衝突,如何在不同的國傢呈現齣復雜的樣貌。他采訪民眾、神甫、官員,不憚艱險去瞭戰亂之地。他的寫法不同於記錄,我總是被他舒緩的語氣所吸引。另外與王安憶寫於80年代的《波特哈根海岸》對比讀相當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