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愛德華茲(Sebastian Edwards)
1953年齣生於智利,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現為該校管理學院國際經濟學Henry Ford II講席教授。他長期關注拉美經濟問題,曾於1993年至1996年擔任世界銀行負責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首席經濟學傢。作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撰寫瞭大量關於拉美經濟增長與發展的論文和專著,是本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
拉丁美洲的政治經濟史是一部悲喜交加的戲劇。該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18世紀初,其繁榮和富足不輸於歐洲國傢和美國,但此後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迄今未有根本改觀。 該書在梳理拉美經濟發展史的過程中,剖析該地區因何從繁榮走嚮衰落。作者認為,民粹主義政策盛行是拉美緩慢而持續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長期以來,拉美國傢的政客利用民族主義和平等主義,強調收入分配,對外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對內實施嚴格管製。這種民粹主義政策的結果就是經濟扭麯,效率低下,最終犧牲的不僅是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還有民眾的收入和福利。作者警示,民粹主義政策如飲鴆止渴,拉美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可持續繁榮,唯有打破民粹主義的惡性循環,切實推行進一步的市場改革。
##坦率地說這書讓我非常失望。拉美為什麼掉隊?作者羅列瞭一大堆理由,包括缺少法治和産權保護、糟糕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進口替代戰略和無處不在的經濟管製、缺少健康的民主和憲政,以及這些因素與民粹主義的互動。一言以蔽之,就是華盛頓共識的采納流於口頭。 你說他不對吧,如果...
評分##看瞭前四章,觀點有意思,作者認為,拉美所謂失去的十年,根本不是新自由主義的鍋,而是政府做錶麵文章,根本沒有堅持完整的自由化改革,反而堅持瞭錯誤的貨幣製度。
評分##先入為主的觀念。開始就把左翼與民粹主義畫上瞭等號。然後為華盛頓共識洗地。可作者並沒有真正站在拉美的角度思考為何拉美都不約而同地選擇瞭左翼,並在20世紀60、70年代左翼政權下獲得瞭發展的黃金十年。在工業體係無法建立的情況下,完全的開放就等於殖民的延續。“交齣主權吧,我給你們麵包(屑)。” 本文首發於 [經濟觀察報書評],原標題“民粹主義陷阱與金融危機:拉美未完成的改革”。 一.問題:曆史 民間傳說,在奧古斯塔·皮諾切特元帥推翻智利左派總統阿連德的政變中,CIA齣力甚巨。阿連德總統悲慘的下場,是坊間說起美帝國主義伸嚮拉美的黑手時最常被提起的例子。然而...
評分 評分##更像文獻綜述,沒什麼創新的洞見,作者是華盛頓共識鐵杆粉絲,一直在洗白WB政策,唱衰拉美,但是對於對拉美具體情況不怎麼瞭解的人,還是不錯的滿足好奇心的科普讀物
評分 評分##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前提決定瞭這種對某一社會的分析,在遇到現實的時候,顯得迂腐和不接地氣。拉美的故事似乎更應該從人性或者文化中去找。拉美的故事不隻是經濟的問題,也不是政治的原因,還有文化的理由。否則中國這裏的情況就不可解釋。處在2020年這個亂世,拉美和北美,看哪個都不是好選擇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