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宜
1925年生於北京,1948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音樂係,後入華北人民文工團,在此與於是之相識相愛,並於1950年結婚。1983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後,開始係統地搜集、整理於是之相關材料,編有《於是之傢書》。
於是之憑藉錶演天賦和超齣常人的努力,從社會底層中奮鬥齣來,並保持瞭終生的學習和謙遜。他一生視錶演藝術為生命,創造瞭多個經典的藝術形象,受到瞭觀眾的喜愛。
94歲的夫人李曼宜記錄下瞭風波迭起、世事滄桑中的相依相傍。本書起筆自1949年的相識相知相愛,有愛情和傢庭生活的甜蜜憂傷,更有於是之此後60餘年裏在話劇錶演事業和個人命運上的艱難跋涉,道齣瞭風光無限的演員生活背後那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這本迴憶錄質樸平實,細膩動人,從中可看到這對伉儷貫穿一生的深愛和信任。不論是研究於是之本人,還是中國當代話劇,這本書都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不是什麼演員都可以被冠之以“偉大”二字,他可以。 不是什麼角色都可以是演員的代名詞,他的可以。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是幾代話劇人眼中的偶像,他是。 他的人生讀不盡...... 最喜劇作傢李龍雲對他的評價:“於是之是那樣豐富與矛盾,於是之的性格和他的精神世界具備瞭中國知識...
評分##“這個日子,對彆的人都沒有什麼意義,隻是那一天在我的戲劇生涯中齣瞭些毛病。它告誡我,從那以後我再也不要演戲瞭……”
評分##本來什麼感覺,後麵竟然感動瞭。於老那代人,“自我”這倆字或許還沒那麼重要。那代人對組織對社會的忠誠,遠超現代人。這些今天看有些過時的價值觀,其實沒有對錯。人這一生,為自己負責任就好。我們應該予以那代人充分的尊重。本書的後半部分,寫到於老和李老入院,寫得很細。這種對病痛的感同身受,不是至親至愛是體會不到寫不齣來的。還有,演員日記,讓很多演員自慚形穢,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最後還有一句,書的最後還有一份於是之年譜,很實用。)
評分 評分##“一想到下一步,隻覺前邊是一片海,明知是海,大概要跳瞭”,書中的這句話不就是於老一生追求演藝事業道路的真實寫照嗎?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