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缩影

帝国缩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永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9-11 平装 9787303253340

具体描述

刘永华

厦门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麦吉尔大学东亚系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明清社会文化史、明清社会经济史。

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 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用户评价

评分

##等下来写

评分

##作者以明以前乡里社、厉祭祀未见记载,推断乡里层面没有推行社、厉祭祀,不妥。作者推断,明初设立厉坛,可能与朱元璋的心理状态有关,建立民间社稷坛和厉坛制度,并且详细规定,是为了确立礼治秩序,强化对民众意识形态的控制,又带有某种绝地天通的意味。

评分

##帝国缩影:神明是妖怪。 看得好困…… 2019年10月22日(周二)晚19时,华中师范大学“近代中国宗教的转型与发展”工作坊第八期活动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刘永华教授做了题为“里社坛与乡厉坛:一个明代制度的‘社会’命运”的讲座。本场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付...  

评分

##明王朝建立之初,首次整合了社稷和厉的祭祀,并以里甲为依托在全国各地乡村推行,试图将庶人也纳入王朝的祭祀体系。由此,社坛、乡厉坛作为帝国的缩影进入乡村,并对许多地区的社会文化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中叶后,虽然里社坛、乡厉坛相继废弃,但社、厉祭祀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各种形态继续存在于乡村社会。原本以里甲为祭祀主体的里社坛、乡厉坛被分割为不同村落、宗族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祭祀对象;两坛的供奉与祭祀逐渐从社坛转移至祠庙;原有的祭祀礼仪与对象则渗入乡村,成为了乡村礼仪体系和神明谱系的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既是里甲体系崩溃的过程,也是村落、宗族乃至乡村会社等社会群体自我意识兴起的过程。在王朝礼制与地域社会的互动中,两坛也从大一统王朝统治乡村的缩影,转变为乡村自我表达的重要表征,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评分

评分

评分

##没有社会基础的强制举措终究会被活生生的民众生活吞没。在这个层面上,我是乐观的,我相信洪武时代终究是暂时的。只是洪武时代的人们见不到这一天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