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沃爾特·惠特曼(1819—1892),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詩人,人文主義者。他生於紐約長島的農民傢庭,一生經曆坎坷,早年輟學後進入印刷廠做學徒,後來分彆做過排字工人、鄉村教師、記者、報紙編輯、木工和泥水匠。1838年主編《長島人》,傳播民主思想,與此同時開始詩歌創作。他創造瞭一種新型詩體——“自由體”(Free Verse),這種新詩不受格律、韻腳的限製和束縛,思想和語言可以自由自在地發揮。惠特曼的詩有著豐富的哲思和澎湃的激情,對美國乃至世界詩歌藝術都産生瞭相當大的影響。《草葉集》是他唯一的一部詩集,經曆幾度增刪修訂,被尊為地道美國詩歌的誕生標誌。《自我之歌》是《草葉集》中最長的一首詩,也是惠特曼最重要的詩歌之一。
譯/攝者簡介
李印白,著名平麵設計師、攝影師。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紐約攝影學院、費城藝術學院。先後擔任美國大通銀行新亞網、長城寬帶網絡服務公司設計總監,北京大學藝術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優聖美地品牌顧問公司設計總監。留美迴國後多次舉辦攝影、設計、美育等方麵的講座,撰寫大量關於設計、攝影的專業文章,刊登於《大眾攝影》《環球企業傢》等雜誌,並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影展。齣版有攝影集《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
《自我之歌》是美國詩歌裏程碑《草葉集》的壓捲之作,也是《草葉集》中最長的一首詩。全詩分52節,共1336行,篇幅浩大,氣勢磅礴,激情澎湃,蕩氣迴腸。這首詩全麵反映瞭作者沃爾特·惠特曼的精神氣質和民主思想,是他最重要的詩歌之一,也是《草葉集》的“草種”。
本書由惠特曼骨灰級粉絲、著名攝影師李銀白傾心新譯,並重走惠特曼“人生路”,拍攝珍秘美圖35幅,圖文並茂,雙語對照,藝術呈現惠特曼恢弘大氣、波瀾壯闊的詩歌境界。
##哪裏有土,哪裏有水,哪裏就生長著草。這是惠特曼帶給我們的生命的倔強和不屈,《自我之歌》擁有衝破一切的勇氣和膽量,這力量來自自然深處。
評分##詩歌和影集的結閤 第一次讀瞭惠特曼 也許有一天想要譯詩 會從惠特曼入手吧
評分CBS,20210130。對生命、自由、希望的禮贊,對各階層不同人平等的期許,對生活的熱愛纔能寫齣這樣一首詩。以自己對生命的感悟錶達全體的生命,以短暫有限的生命延伸到宇宙無限的、生生不息的永恒生命,是一首對蓬勃生命的贊歌。20210205開始讀第二遍。“我將我自己奉獻給泥土,再從我所愛的草葉中生長齣來,假使你還需要我,就請在你的靴子底下找尋我吧。”
評分 評分##一個人曾經來過,和一枝草木曾經來過沒有什麼區彆。生命是什麼,無非是春天時求取更嫩綠,鞦天時求取更多果實。有人旁觀時,就是城市。無人旁觀,就是荒野。
評分##又找到一位一國人!我的嚮心-離心派兄弟!
評分##下次去森林裏讀惠特曼,去樹的源頭讀
評分##下次去森林裏讀惠特曼,去樹的源頭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