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红,德籍华人,自由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读研期间专注于海涅研究。1988年,前往德国求学。1990年,受聘于德国之声中文部,曾任中文部副主任,为德国之声首位非母语专栏作者。2008年,因替中国说公道话受到海外异议人士和部分德国媒体的攻击,演变为轰动一时的“张丹红事件”。2009年初,调离中文部,成为经济部高级编辑。2017年,欧洲历史专著《从查理大帝到欧元——欧洲的统一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9年,辞去德国之声职位,回北京定居。
《欧洲之痛——难民浪潮还是贫困入侵》作者为德国资深媒体工作者,多年来撰写“我的德国”德语专栏,零距离解析欧洲,触摸欧洲历史。图书围绕欧洲难民问题展开,以德国难民政策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回望德国“二战”历史及“欧盟”的成立与发展,穿插现代中东历史,从全球视角系统且深入梳理欧洲尤其是德国难民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当下困境,并就难民问题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进行推测,对中国读者了解这一国际关系重要议题很有裨益。
##左翼读多了,难得看一本右翼的著作。抛开意识形态的东西不谈,起码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保守派对于德国难民政策的态度,以及保守派在这一波难民潮之后的生活感受,而且不是基于左翼学者视角下对右翼的总结。 难民的融入与社会化问题是对本就呈现多元文化样貌的欧洲的又一次冲击,尽管欧洲在功能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外溢效应大体实现了政治、贸易、货币的一体化,但并不意味着欧洲可以承受任意文化的大规模进入。虽然说民族主义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但它仍然有许多牢固的、并非虚构的基底
评分##不是不帮而是有限度的帮,理性的人道
评分##2022已读32。以当事人视角回顾德国难民危机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是德籍华人兼专栏作家。书中有关默克尔难民决策的的政治内幕颇为有趣,但很多地方缺乏权威文献论证,落入了观点先行的窠臼。作者对德国难民政策的排斥情绪相当明显,而封底推荐词中的“她对德国爱之心切”一语,更显意味深长。总之,这是一本政治立场颇为独特的书,对出版过程非常好奇~
评分 评分##这本书大概率会被禁吧 因为抛去姓名与地名,你甚至分不清一件件事情究竟发生在欧洲还是***
评分##三星半。一直不理解欧美的政治正确,包括不限于难民,环保(想说他们是伪环保)综合来说,就是他们靠住祖上殖民抢夺从而工业化过了太多好日子,生活在泡泡里又虚伪的觉得自己要赎罪,自己价值观是天理。可是你对难民那么宽容付出实际行动能分点在实实在在的环保上不。更大原因是,如果恐怖主义一样难民也做成了一门生意。但还是不禁想问,等欧洲被难民占据后,还能保持高福利和现在的平和吗?还有难道就没有理智的人想不是吸引难民来,而是帮助他们建设好自己国家?以及咱们中国呀永远永远世俗化
评分 评分##值得一看。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