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道斯(James Dawes)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哈佛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哈佛大学院士学会青年院士,美国英语文学教授,擅长领域包括:反文化、人权、文学与语言理论、暴力与创伤、文学与哲学。其著作《恶人》(Evil Men, 2013)获国际人权图书奖;《好让世界知道》(That the World May Know: Bearing Witness to Atrocity, 2007)入围独立出版图书奖决选名单。另著有《战争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War, 2002)。其文章广泛见于各大媒体(全国公共广播电台、BBC、保加利亚国家电台、《波士顿全球报》和CNN网站等)。
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东海大学哲学博士班肄业。目前为专业翻译者,共完成约近百本译著,包括《文化与抵抗》《启蒙运动》《现代主义》等。
本书起源于作者詹姆斯·道斯对二战老兵“中国归还者”的访谈。这些人年轻时曾犯下最残暴的罪行,却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反战主义的布道。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演绎抽绎他们的战时回忆,串起了本书各主题之间的脉络,并汇集哲学、文学、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于“恶”的思考,藉以还原“邪恶”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内隐的意涵。
作者也借此探讨了再现创伤所引发的一系列难题和悖论,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邪恶和残暴等人性的晦暗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又能发挥多大效用。此一困难的人性钻探,将在阅毕本书后得到解答。
##3.5。位于文学与社科之间的作品,讨论恶的各个方面,并引用非常多观点,涵盖文学、哲学、法学等。还是可以看的。不过这种风格也带来不好后果,就是絮叨、逻辑不清。诸多观点并未被深度分析,而更像是摆放在那里。论述方式有一种“否定否定之否定并不断循环下去”的感受,所以更适合单纯地看内容,而忽略掉作者的逻辑(这自然会严重削弱阅读欲望)。作者也把日本老兵的语言全部变成了黑人老哥的感觉,非常多“you konw?”这样的反问句。赞后面的索引,让人可以跳着看
评分##理想主义者必然会崩溃,唯有现实主义者可以负重前行。自由意志是否是人类作恶的源头?一个充满罪恶的自由人的世界,要比一个充满无罪奴隶的世界完美。全书讨论的问题过于多了,信马由缰,稍微有些散乱。
评分 评分##2021(54),至今277本。年轻时军人被洗脑而不自知,老来悔之晚矣。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要有序引导人民狂热,世人皆醉。人干不过制度,只有随波逐流,还能怎么呢!?
评分##非常少见的写作方式,阅读难度比较高,但确实能够通过这样的文本达到抽离的效果。不是我想象的口述史或者社科著作,更像是我不熟的文学批评?总之对于词汇和语句的操纵水平很高,莫名想起来了林奕含的“文学是巧言令色”的说法。战俘营的思想改造部分很值得思考。(书里的)恶人的行为不是凭空出现的,是通过语言被植入,通过训练去上手的,而作者写出来了这个变化过程
评分 评分 评分##对道德虚荣心和人为什么喜欢痛苦故事的剖析还挺深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