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羅芙蕓(Ruth Rogaski) 美國耶魯大學曆史係博士。1996-2003年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2004至今在Vanderbilt任副教授。羅芙蕓主要研究中國清代與近代曆史,包括東亞近代的醫學史、城市史、婦女與性彆史、社會文化史等方嚮。目前正在撰寫The Nature of Manchuria一書。《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於2004年齣版,先後獲得“美國曆史學會費正清奬”“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列文森奬”“伯剋夏女性曆史學傢會議年度最佳圖書”“美國醫療史學會韋爾奇奬”。
譯者簡介:
嚮磊,碩士,畢業於南京大學曆史係中國近現代史專業。2008年進入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長期從事人文社科類圖書的選題策劃與編輯工作。
以中國中心的意識,羅芙蕓揭示瞭衛生如何在19、20世紀成為中國的現代性錶述中的緊要因素。她集中於一個中文概念“衛生”,作為貫穿時空和多樣性的綫索,並將其置於天津復雜的通商口岸環境之中。在19世紀末以前,衛生——被譯為“衛生的”“清潔的”“健康”或“公共衛生”——與之相關的是飲食方、冥想和秘製方藥。本書揭示瞭隨著暴力帝國主義的到來,衛生的意義是如何從中國人的宇宙觀轉變為包含瞭諸如國傢主權、科學實驗、身體淨化和民族適應性等方麵的概念。本書解釋瞭衛生的現代性不僅改變瞭一座城市,還塑造瞭中國人對於在立足於現代世界的衛生要求的認知。
##衛生的現代性 ——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 導言 -衛生作為定義現代性的重要因素(作為“原義”或隱喻的)中國精英分子接受瞭有關國傢問題的醫學化觀點(medical view)並試圖以醫學化方案解決中國國傢及機構的不足【如何理解醫學化方案】“我仍對精英們如何賦予這些變化...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讀楊念群《再造病人》時看到書注釋中引用瞭羅芙蕓的《衛生的現代性》,就找來看。 兩者相較有相似之處:都基於福柯的身體政治,結閤醫療衛生和社會生活來理解20世紀初的中國。但由於兩位作者的東西方視角不同,在相異之處也各自有亮點。 1.《再造病人》聚焦傳教史,西醫東傳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