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琳,獨立記者,青年作傢,北京外國語大學巴爾乾研究中心兼職研究人員。作品係列見於《單讀》《讀書》等,著有訪談錄《雙重時間:與西方文學的對話》(2021年)。
曾經有一個國傢,名叫南斯拉夫。它曾經是世界主義的烏托邦實驗場,如今,它的形體已不復存在,卻給整個東歐留下幽靈般的遺産。
從2018年到2020年初,作者踏上前南斯拉夫的土地,走入它曾經的六個加盟共和國,與當地人相遇或分彆、攀談或爭辯,透過來自不同國傢、不同代際的記憶,讓前南斯拉夫在不同版本的講述中漸漸浮現。這片土地上的新一代人,該如何消化自己的曆史,建造自己的未來?
這是前疫情時代的一次可貴記錄。當世界趨於保守、封閉與隔絕,是什麼造成瞭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重重邊界?打開本書,打破邊界,重建人與人的真實聯結。
##在飛機上讀的相當愜意
評分 評分 評分##在飛機上讀的相當愜意
評分##以我有限的視野來看,在異鄉進行虛構創作,如小說和電影,必須綿裏藏針,像波蘭斯基到西歐和美國拍片;具備文化縱深的非虛構作品如遊記、隨筆甚至田野則要像磨鏡,在這個過程中視綫逐漸開闊明亮。因此,站在邊界的人的身份是探訪前南斯拉夫的題中之義,就像書中采訪到的一個人說,日本或韓國大概不會像中國一樣對南斯拉夫有興趣,因為南斯拉夫是一種身份、一段記憶、一個寓言,而它由曆史衝積而成的溝壑是無法被世界主義或民族主義抹平的。
評分##世界原來那麼美麗啊,可又那麼憂傷。我想起我小的時候,流行以地名為謎底猜謎的遊戲,有一個謎麵是“趕車上牆”,謎底就是南斯拉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