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

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巴里·艾肯格林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货币政策
  • 大萧条
  • 黄金本位
  • 金融危机
  • 国际经济
  • 历史
  • 经济学
  • 20世纪史
  • 经济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社科教育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9713
商品编码:10048455728
开本:16

具体描述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从经济史叙述出发,探讨了黄金本位制度、经济大萧条与美元货币新秩序之间变化发展的关系。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废立,各国战间与战后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变迁,经济形势的波动均能在本书中找到具体的背景支撑。

目录

目 录
GOLDEN
FETTERS
前言
第1章绪论/
金本位制如何运作/3
经济大萧条产生的原因/9
金本位制和大萧条的终结/17
本书的结构/22
章后注/24
第2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典金本位制/30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前体系的概念/33
中心国家的金本位制/42
外围国家的金本位制/5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货币关系的启示/63
章后注/65
战前体系的崩溃/74
国内金融/80
国外财经/87
贸易和竞争力/94
国内政治变迁/98
国际货币关系/l02
章后注/104
第4章战后动荡/II l
向汇率波动期的过渡/112
战后繁荣/118
经济衰退/127
萧条余波/133
章后注/135
第5章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141
背景:赔款/143
恶性通货膨胀转变/l49
对德国经济的影响/158
调节和稳定/l60
国际金融关系的启示/164
章后注/167
第6章重建门面/172
构建合作框架的失败/174
通货紧缩/181
通货膨胀/186
法郎危机/190
后续影响/200
章后注/203
第7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金本位制/210
重建后的金本位制/215
市场操作的问题:流动性/222
金本位制运营中的问题:政策调整/228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23I
1927年的货币政策/234
1928~1929年的货币政策/241
国际合作的障碍/246
?章后注/246
第8章金融体系的外部裂痕/253
金融环境/255
可行方案/262
典型初级生产国:澳大利亚/263
其他债务国的应对措施/268
德国岌岌可危的金融平衡/273
经济衰退的迅速扩散/279
美国应对政策的正确理解,282
欧洲各国应对措施/287
总结/290
童后注,291
第9章危险与机遇/297
国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299
奥地利危机/303
危机的蔓延/309
英国放弃黄金/317
启示/324
童后注/326
第10章试验性调整/331
新国际经济环境/333
美元遭受的压力/337
货币贬值的蔓延/342
初始反应/346
金本位制集团/353
章后注/359
第11章美元和世界经济会议/364
协商背景/366
美元贬值/371
世界经济会议/381
国际货币形势的反应/387
美元贬值的影响/391
章后注/396
第12章向三方协议迈进/403
国际货币体系的紧张状态/405
多米诺骨牌的倒塌/414
法国的危机/424
人民阵线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433
各类贬值措施的协调实施/437
贬值余波/443
新的国际环境/446
章后注/450
第13章总结/457
战间镜像中的战后世界/462
章后注/467
参考文献/468
漫画图片来源/493


好的,以下是关于一本名为《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的图书简介,该简介旨在不包含原书内容的前提下,详细构建一个全新的、引人入胜的图书概述,内容风格力求自然、富有深度。 --- 《迷雾中的星辰:工业革命的遗产与未来秩序的重塑》 导言:时代的十字路口 本书并非聚焦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宏大叙事,而是深入剖析了人类文明在一次剧烈转型期所面临的内在矛盾与外在冲击。我们选取了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的这段关键时期作为观察窗口,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但同时也撕裂了社会结构,加剧了不平等,并催生了深刻的哲学危机。 《迷雾中的星辰》旨在探讨“进步”这一概念在物质积累与精神贫瘠之间的悖论。当齿轮与蒸汽机改变了世界的地理面貌时,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否也随之坍塌?我们试图描摹出那些在巨变面前,试图把握时代脉搏,或试图逃离洪流的个体与思想群像。 第一部分:技术神话的构建与裂痕的初现 第一章:钢铁洪流下的田园挽歌 本部分首先描绘了工业革命早期,机械化如何重塑了传统的手工业与农业社会。我们考察了“效率至上”原则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工厂的作息时间到家庭的消费模式。重点分析了早期技术乐观主义的根源——人们普遍相信科技进步必然导向更美好的社会。然而,在工厂的轰鸣声中,一种新的、系统性的异化正在酝酿。工人不再是劳动的创造者,而仅仅是机器的延伸部件。这种异化不仅是体力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第二章:知识的堡垒与认知的囚笼 随着科学主义的兴起,理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详细考察了实证主义(Positivism)在知识界的影响,以及它如何试图建立一个完全由可测量数据构建的社会模型。然而,这种对可见世界的过度依赖,反而导致了对非量化价值——如美学、灵性与人际情感——的系统性忽视。我们通过分析当时的文学、艺术运动,揭示了主流理性叙事下,潜藏的对“失落的意义”的集体焦虑。许多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一个更有效率的世界,是否就是一个更值得生存的世界? 第三章:城市化的暗面:空间的压缩与心理的膨胀 城市是工业文明的终极结晶,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点。本章通过对伦敦、巴黎、柏林等早期工业巨擘的城市规划与社会结构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空间隔离如何固化了阶级鸿沟。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象征着资本的集中,而贫民窟则在阴影中蔓延。我们关注了早期城市心理学的发展,探讨了在高度密集、匿名化的都市环境中,个体如何应对压力、孤独感和身份认同的危机。 第二部分:社会秩序的重构与对抗的张力 第四章:新的契约:劳动、资本与国家权力的博弈 工业社会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封建契约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劳动与资本关系。本部分深入分析了早期工会运动的兴起,它们如何从最初的互助组织演变为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实体。同时,国家机器也开始介入经济领域,制定第一批旨在规范市场的法律。我们考察了“自由放任”思想与早期社会福利思想之间的激烈交锋,这些博弈奠定了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初始框架。 第五章:全球连接的悖论:贸易的繁荣与边缘的固化 技术革新极大地加速了全球商品和信息的流动,形成了初级的全球化网络。然而,这种连接并非普惠的。本书详细剖析了十九世纪末的帝国主义扩张如何利用技术优势,构建了一个不平等的全球分工体系。原料产地被锁定在“边缘”,而制造与金融中心则集中在“核心”。这种结构性依赖,使得全球经济体系如同一个巨大的钟表,其精确运转的背后,隐藏着对广大地区持续的资源汲取和发展固化。 第六章:意识形态的爆发:从乌托邦到现实的泥沼 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各种理论思潮如同火山般喷发。《迷雾中的星辰》将重点放在了那些试图为社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宏大理论”上。我们不仅审视了激进的革命思潮如何鼓动底层民众,也考察了温和的改革主义如何试图在现有框架内修补裂痕。通过对这些意识形态的细致辨析,我们发现,每一种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都不可避免地在现实的复杂性面前,暴露出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潜在的压迫性。 第三部分:遗产与回响:通往未来的隐秘路径 第七章:艺术的反击:在碎片中寻找整体 当既定的社会结构和主流理性叙事开始瓦解时,艺术成为了最敏感的“晴雨表”。本章分析了印象派、象征主义乃至早期现代主义的兴起,它们不再试图描绘一个清晰、有序的世界,而是专注于捕捉瞬间的感受、潜意识的流动和情感的断裂。艺术的“碎片化”倾向,实际上是对宏大叙事破产的一种深刻回应。 第八章:个体韧性与微观实践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角从宏大的结构转向微观的个体层面。我们探讨了在巨大变革面前,普通人如何通过建立地方社群、坚守传统习俗或发展新的技能来维持生活的意义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韧性实践”,构成了抵抗系统性压力的无形防线。它们没有改变历史的走向,却为后来的社会重建保存了宝贵的文化与人性资源。 结语:未竟的旅程 《迷雾中的星辰》并非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或预言。它试图揭示,任何试图通过单一范式(无论是技术、市场还是意识形态)来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努力,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播下新的冲突的种子。十九世纪的遗产,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黄金时代,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需要持续审视与平衡的动态秩序。我们仍在寻找那颗能穿透迷雾的星辰,指引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公正与人性化的未来。 --- 目标读者群体: 对社会学、经济史、思想史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对现代性危机及其根源有探究兴趣的专业人士。本书以严谨的史料为基础,结合跨学科的分析视角,旨在提供一种审慎且富有洞察力的时代解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仅仅是《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这个标题,就勾起了我对那个纸醉金迷又危机四伏的黄金时代的无限遐想。我设想,书中一定描绘了那个时期,黄金如何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锚”,各国央行如何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黄金储备,又如何因为黄金的流动性而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去展现这种“羁绊”的复杂性。它是否意味着,当一个国家为了维持金本位而不得不紧缩货币,即便国内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又或者,当其他国家为了刺激经济而选择贬值本币,那些坚守金本位的国家又该如何应对?“大萧条”的背景,更是让这一切充满了戏剧性。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历史影像,人们排队领取救济粮的场景,华尔街股票市场崩盘的瞬间。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那些关于黄金、关于货币、关于国家命运的故事。它或许会带我们穿越回那个时代,感受当时人们在经济寒冬中的挣扎与抉择,理解那个时代特有的经济逻辑和政治博弈。

评分

不得不说,《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这个书名,真的像一道符咒,直接击中了那些对宏观经济史略知一二的读者。我虽然不是专业的经济学家,但大萧条时期那些令人扼腕的历史事件,以及“黄金本位”这个曾经是世界经济基石的词汇,总能让我联想到那个充满动荡和不确定性的年代。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绝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试图将复杂的经济理论与鲜活的历史叙事融为一体。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羁绊”这个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融入到对黄金本位这种冰冷经济制度的分析中的。它是否暗示着,在那个时代,黄金本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货币的发行标准,更是一种国家信誉、国际秩序甚至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象征?而“大萧条”的降临,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如何一步步瓦解了这种“金色羁绊”的?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时代欧洲街头失业人群的茫然,以及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雄心。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在那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中,黄金本位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加速了危机的蔓延,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它的到来?

评分

《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这个书名,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它勾勒出了一幅图景:曾经被视为稳定象征的“黄金本位”,却最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导致了“大萧条”的深渊。我对于这种“羁绊”的具体表现形式充满了好奇。它是否意味着,在那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受到了黄金储量的严重制约?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央行是否因为担心黄金外流而无法采取有效的扩张性政策?我设想,书中可能会详细描绘出当时各国在维持黄金本位和应对经济衰退之间的两难抉择。我尤其期待能够看到,作者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去解释那些复杂的经济学概念,比如汇率的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及它们是如何在黄金本位下与宏观经济波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看似坚固的经济制度,最终也可能成为历史变革的牺牲品。

评分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名为《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的书,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它的书名和一些初步的浏览来看,就足以让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复古而又厚重的历史感,“金色”似乎象征着曾经的辉煌或财富,而“羁绊”则暗示着一种难以挣脱的联系,甚至可能是束缚。将“黄金本位”这样一个经济学概念与“大萧条”这一历史性的经济危机并列,立刻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是在探讨黄金本位制度在20世纪初如何与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相互作用,或许是分析黄金本位是危机的原因之一,又或者是研究在危机中,各国如何挣扎于维持或放弃黄金本位。想象一下,在那个印刷术和信息传播远不如今天的时代,人们是如何理解并应对这种宏观经济的变局的?书中会不会描绘出当时金融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的视角?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生动的案例,比如某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在黄金的枷锁下左右摇摆,又或是某个国际会议上关于金本位存废的激烈辩论。即使只是一个初步的想象,这本书也已经成功地激起了我深入探究的欲望。

评分

“金色的羁绊:黄金本位与大萧条”——光是听这个书名,就让我感觉里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经济的严谨性。我一直对20世纪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深感兴趣,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一种特定的货币制度所牵引时,这种“羁绊”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深入剖析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在那个时代成为全球经济的“规则制定者”,而当这种规则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即“大萧条”的到来,又会引发怎样连锁反应。我会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历史案例,例如,是否有哪个国家因为坚守黄金本位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或者又有哪个国家通过巧妙地打破这种“羁绊”而渡过了危机?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释那些复杂的经济学原理,并将它们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经济决策背后的逻辑和权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