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室内设计是否可以像查字典一样简单?
制图是否也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方便?
居室设计到底有哪些内容?
谁来告诉我不同功能房间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懂装饰材料怎么办?
建材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建材是做什么用的?
我该如何应付室内设计快题考试?
有什么方法快速画出漂亮的效果图?
……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速查手册》会解答以上问题。
内容简介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速查手册》以模块式教学为体系、以速查为目的,讲述了室内设计及制图的内容、设计要点与设计元素。全书共分三篇:一篇设计速查:主要讲解了居住空间的主要设计功能、界面设计以及建材、灯具、家具与设备的选择。
第二篇制图速查:从工具的使用技巧讲起,详细地解释方案设计图中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吊顶图、效果图的制图规范、常用图例及绘图技巧。
第三篇实战速查:针对居住空问的设计大作业,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与具体细则,另外还讲解了快题考试的实战技巧。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速查手册》可作为各类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中职、电视大学等职业教育或培训班的教材,以及室内设计专业人士和家装爱好者自学参考之用。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如何使用本书
第一篇 设计速查
第一章 主要功能要求
第一节 公共空间
一、起居室的设计
二、餐厅的设计
第二节 私密空间
一、卧室的设计
二、书房的设计
三、卫生间的设计
第三节 家政空间
一、厨房的设计
二、服务空间的设计
第四节 其他空间
一、玄关的设计
二、贮藏空间的设计
三、交通空间的设计
第二章 常用装饰材料、家具与设备
第一节 常用装饰材料
一、常用铺地材料
二、常用立面材料
三、常用吊顶材料
四、常用五金与辅料
第二节 常用灯具
第三节 常用卫生设备及其五金
一、常用卫生设备
二、常用卫生五金
第四节 常用家具与设备
一、常用家具
二、常用厨房设备
三、常用电器设备
第二篇 制图速查
第三章 工具的使用技巧及基础制图规范
第一节 工具的使用技巧
一、铅笔
二、彩色铅笔
三、马克笔
四、曲线板
五、美术字
第二节 基础制图规范
一、图样的名称及分类
二、图纸幅面和图框
三、比例
四、字体
五、图线
第四章 平面图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制图规范及常用图例
一、轴线
二、剖切符号
三、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四、其他符号
五、尺寸的标注
六、管道井
七、门窗
八、楼梯
第三节 四种常用的平面图画法
一、原始平面图
二、拆建平面图
三、平面布置图
四、地面布置图
第四节 家具、设备与材料的绘制
一、家具的平面画法
二、设备的平面画法
三、铺地材料的平面画法
第五节 常用平面配景
一、人物的平面画法
二、植物的平面画法
三、水体的平面画法
四、叠石的平面画法
第五章 顶棚平面图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制图规范及常用图例
一、常用顶棚图例
二、顶棚平面的绘制要点
第三节 常用吊顶形式
一、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
二、矿棉板吊顶
三、其他板材吊顶
四、铝扣板吊顶
五、玻璃天花吊顶
六、格栅吊顶
第六章 立面图与剖面图
第一节 概念
一、立面图
二、剖面图
第二节 制图规范及常用图例
一、引出线
二、楼梯的绘制要点
三、立面图的绘制要点
四、剖面图的绘制要点
第三节 家具、设备与材料的绘制
一、家具的立面画法
二、设备的立面画法
三、立面材料的画法
第四节 常用立面配景
一、人物的立面面法
二、植物的立面画法
三、装饰物的立面画法
四、灯具的立面画法
第七章 手绘透视效果图
第一节 概述
一、手绘透视效果图的意义
二、手绘透视效果图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手绘透视效果图的基础训练
一、素描
二、速写
三、色彩
第三节 手绘透视效果图的要素
一、形态基本要素
二、构图基本要素
三、形式美基本法则
第四节 快速透视的画法
一、透视基本概念
二、常见透视表现快速作图方法
第五节 彩色手绘透视效果图的绘制
一、质感的画法
二、家具的透视画法
三、灯具的透视画法
四、绿化与装饰杂件的透视画法
五、绘制基本步骤
六、学生临摹作业中常见弊病
第三篇 实战速查
第八章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任务书及实施细则
一、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任务书及基地图
二、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大作业实施细则
三、学生范图及教师评语
第九章 居住空间室内快题设计
第一节 快题设计的方法
一、快题设计的内容
二、快题设计的特点
三、快题设计的时间安排
四、快题设计的工具
第二节 快题设计的步骤
一、快题的设计
二、快题平面图的绘制
三、快题吊顶图的绘制
四、快题立面图的绘制
五、快题透视图的绘制
附录
附录A室内设计大作业评分标准
附录B建筑制图常用图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4.陈设的选择
室内设计中的装修与陈设之间的很多联系,是相辅相成的,装饰的风格制约着陈设,而陈设又对装修起着很大的辅助和影响作用。不同的民族、地域有不同的传统特点和思维习惯,而每个居室不同主人的审美要求和文化品位更是千差万别,凶此设计必须重视陈设的选择,在兼顾这种差别的同时使之与整体装饰保持一致的风格与协调的美感。陈设基本上分以下几种:
(1)装饰织物:包括地毯、窗帘、陈设覆盖织物、靠垫、壁挂、顶棚织物、布玩具、织物屏风等。
(2)灯具、家具、动物标本、壁画、字画、油画、钟表、陶瓷、现代工艺品、面具、青铜器、古玩、书籍以及一切可以用来装饰的材料,如石头、细砂、铁艺、彩绘、鲜花、植物等。
(3)陈设艺术品有些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因材制宜自己动手制作完成的,如字画、主人的肖像、自己制作的玩具等。
前言/序言
这不仅仅是一本可供阅读的书,而是一本可以“使用”的工具。因此,它更像是一个实用的产品,诸如椅子或茶杯。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速查手册》是一本讲授室内设计元素和技巧的教材,重点讲解如何掌握最基本的设计元素和制图技巧。它不仅为学生和室内设计师提供基本的设计指导,也包括具体操作和相关资料的查询。这些内容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设计师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简单易学,定位初级:本书定位明确,是针对初学者的设计入门教材。因此将室内设计诸多内容精简,选出必须掌握的部分。
2.清楚明白,以图为主:内容完全针对设计课的方案设计与制图需要。比如会用图示的方法列出居住空间有哪些功能,各有什么要求,家具如何绘制。
3.内容全面,查询图典:本书主要分三方面讲解,一是设计,包含了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各项要求与具体指标。二是制图,具体讲授了从平面图到透视图的画法,既有制图规范,又有实际运用,以达到设计图典的作用,供学生在疑惑时查询。三是实战,分析了设计大作业的实施方案与快题考试的技巧。
4.程式教育,效果速成:本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意和艺术修养,而是提供程式的制图方法,目的是使用这本书可以使初学者绘制出一套规范、优美的图样。
空间对话:解码居住环境的呼吸与温度 本书并非一本冰冷的图册,也不是一本乏味的理论说教。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空间策划师,一位善于倾听居住者心声的室内设计师,一位对生活有着深刻洞察的艺术观察家。它邀请你一同踏上探索“居住空间”本质的旅程,并非直接告诉你如何“居住”或“设计”,而是引你深入思考,理解空间如何与我们的情感、行为、乃至生命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习惯于将“家”看作一个物理概念——四面墙,一个屋顶,若干家具。然而,真正的居住空间远不止于此。它是一个容器,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它是一个舞台,上演着我们的日常;它是一种表达,映射着我们的个性。这本书将带你剥开“居住空间”的表层,触及那些更为深邃、更为微妙的维度。 从“为何”到“如何”的自然过渡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房间,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客厅,但你瞬间感受到一股温暖,一种宁静,又或者是一丝活力。这种感受从何而来?是光线的角度?色彩的搭配?家具的布局?还是空气中弥漫的气息?本书将引导你审视这些看似寻常的元素,揭示它们如何共同作用,塑造出我们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它不直接教授你“如何布置一张沙发”,而是让你思考“这张沙发在你一天疲惫后,如何能成为一个卸下负担的港湾”。它不罗列“不同风格的灯光选择”,而是让你体会“当柔和的光线洒满书桌,思绪如何随之舒展”。这种从“为何”到“如何”的自然过渡,让你的学习过程充满发现的乐趣,而非被动的指令接收。 看见看不见的:空间的情感语言 空间是有情感的。一块裸露的砖墙,可能唤起工业时代的粗犷与不羁;一扇巨大的落地窗,则可能带来拥抱自然的辽阔与自由。本书将帮助你“看见”这些空间的“情感语言”。 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美学,更是心理学在空间中的投射。一个拥挤的空间,会带来压迫感和焦虑;而一个通透、开放的空间,则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创造力。书中的视角将超越简单的“好看”与“不好看”,而是深入到空间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如何调节我们的生理反应,以及如何最终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细节的力量:微小之处见真章 许多时候,居住空间的魅力就隐藏在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一块精心挑选的门把手,一盏造型别致的落地灯,甚至是一株恰到好处摆放的绿植,都能为整个空间注入生命力。 本书将引导你关注这些“细节的力量”。它不是要你花费巨资去购买昂贵的装饰品,而是教你如何用审慎的目光去审视每一个角落,去发掘那些被忽视的可能性。它鼓励你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捕捉那些能点亮你居住体验的微小之美。 从“居住”到“生活”的升华 最终,这本书的目的并非让你的家看起来“像”某本杂志上的图片,而是让你的家真正成为你“生活”的载体,一个能滋养你、支持你、让你感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它并非提供一套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审美偏好、以及对“家”的期待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一种与空间对话的能力。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何将自己的生活方式转化为空间语言,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充满温度和意义的居住空间。 一场关于“空间”的深度对话 这是一场关于“空间”的深度对话。它不涉及具体的测量数据,不提供具体的建材品牌,更不会直接指导你如何摆放家具。相反,它邀请你与你所处的空间进行一次深刻的交流。 你会开始思考: 光线如何塑造情绪? 阳光透过窗帘洒下的斑驳光影,与夜晚柔和的灯光,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色彩如何影响感知? 为什么某些颜色会让你感到平静,而另一些则让你感到兴奋? 材质如何传递温度? 温润的木质,冰凉的石材,柔软的织物,它们各自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尺度与比例的奥秘? 为什么有些空间让你感到局促,而有些则让你感到舒展? 流动的能量:空间的动线? 房间的布局如何影响你的行动,如何引导你的步伐? 连接与隔离:空间的功能性? 不同区域之间的界限,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 声音的画卷:空间中的声学? 封闭的空间与开放的空间,声音的传播方式有何不同,又如何影响你的体验? 气味的记忆:空间的气息? 烹饪的香气,植物的芬芳,甚至是雨后的清新,它们如何成为居住体验的一部分? 自然的呼吸:室内外的融合? 如何将户外的生机与自然的韵律引入室内? 个性化的表达:空间中的“你”? 你的收藏品,你的照片,你的艺术品,它们如何共同讲述你的故事? 这本书,是关于“看见”。看见空间隐藏的潜力,看见生活与空间的互动,看见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却对我们的居住体验至关重要的元素。它是一次邀请,邀请你重新审视你每天所处的环境,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家”的意义。 它并非一本“速查手册”,因为它所探讨的并非速成的技巧,而是长久的洞察。它也不是关于“设计”的教科书,因为它关注的并非技术的掌握,而是对“居住”本质的理解。它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一种启发,一种唤醒。 当你翻开这本书,你将不会找到现成的答案,但你会获得提出更好问题的能力。你会学会用你的心去感受空间,用你的智慧去解读空间,最终,用你的双手去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你的,能够与你共同呼吸,共同成长的居住空间。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房子,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一种与自我,与世界,与空间对话的艺术。 它鼓励你去质疑,去尝试,去探索。因为最完美的居住空间,并非来自模仿,而是来自内心的声音,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来自对每一个细微之处的用心。这,就是这本书所想要传递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