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電氣二次迴路應用入門》適於從事電氣專業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社會電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相關人員在工作中使用。
內容簡介
本書為電氣二次迴路應用的入門讀本,主要內容有: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電氣二次迴路的常用元器件;電氣圖的圖形與文字符號和迴路標識;電氣二次圖的識圖方法與繪製方法;電氣二次迴路的類型與應用範圍;電氣二次迴路典型電路的分析;電動機的控製、保護、測量迴路分析與應用;各類電氣設備二次迴路與機電設備電氣控製電路的分析與應用等有關知識。
本書適於從事電氣專業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社會電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相關人員在工作中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電氣一次迴路與二次迴路
第二節 電氣二次迴路的組成
第二章 電氣二次迴路常用器材
第一節 繼電器與儀錶
第二節 連接器材和低壓電器
第三節 可編程控製器與微機設備
第四節 電源設備和變換設備
第五節 電氣主設備上的二次元件
第六節 機械設備上的電氣元件
第三章 電氣二次圖的識圖
第一節 電氣圖的圖形符號
第二節 電氣圖的文字符號和迴路標號
第三節 電氣二次圖的類型
第四節 電氣圖的繪製和識圖途徑
第五節 電子元件二次圖的識圖
第四章 電氣二次迴路典型電路分析
第一節 電參數測量電路
第二節 邏輯控製電路
第三節 變換電路、調節電路和檢流電路
第四節 電子電路
第五章 電氣二次迴路的技術要求
第一節 邏輯迴路的技術要求
第二節 交流迴路的技術要求
第三節 繼電保護的技術要求
第四節 施工與接綫的技術要求
第五節 設計與元件選擇的技術要求
第六章 電動機的二次迴路
第一節 電動機的起停控製
第二節 電動機的調速控製
第三節 電動機的保護與測量錶訓
第四節 微機電動機保護裝置
第七章 用電設備的控製電路
第一節 機電元件構成的機床控製電路
第二節 可編程控製器構成的機床控製電路
第三節 加工設備的控製電路
第四節 傢用電器的控製電路
第八章 電力係統和工廠供電係統的電氣二次迴路
第一節 供電綫路的二次迴路
第二節 配電變壓器的二次迴路
第三節 發電機的二次迴路
第四節 電氣係統的自動裝置
第五節 其他保護和信號裝置及ECS係統
第六節 電氣二次迴路的控製電源
第九章 二次迴路的運行維護與調試
第一節 二次迴路的運行維護
第二節 保護和二次迴路的調試
第三節 二次迴路常見故障與處理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電氣一次迴路與二次迴路
在電氣迴路中,有一次迴路和二次迴路的提法,這是根據迴路的功能和構成來劃分的。
一、電氣一次迴路
電氣一次迴路也稱為一次係統或一次部分,或稱為主迴路、主電路。它是指一個電氣係統中輸送功率的電路。例如,發電機和與它連接的電氣綫路和設備,輸電、供電、配電綫路和與它們連接的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以及與上述電路連接在一起的電流互感器的繞組和電壓互感器的繞組(所以這部分繞組稱為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一次繞組)等。在生産實際中大量使用的各類電動機,也都需要電路給其輸入電能來維持運轉,這些輸送電能的供電電路就稱為主電路,這些電路的連接就構成瞭電氣係統的一次迴路。
二、電氣二次迴路
電氣二次迴路又稱為二次係統或二次部分,是相對於電氣一次迴路而言的。電氣二次迴路一般是指為保證主電路正常工作(例如為實現電動機的起動與停止而控製主電路的通斷)而設置的除一次電路以外的所有電氣迴路。電氣的二次係統即電氣二次迴路一般包括電氣設備的以下部分:
1.控製電路
控製電路也稱為控製迴路,用於控製電氣設備的起動和停止、投入和切除,控製電氣元件的通電和斷電,以及實現其他控製功能。
2.保護迴路
指采用繼電保護原理構成的保護電氣設備的裝置。其作用是在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切除故障以保護電氣設備和防止擴大事故。
3.測量迴路
通過電氣測量錶計或監察裝置對運行中的各種高低壓電氣設備進行監視和測量,取得相關數據,供控製係統和操作人員判斷和采取措施。
前言/序言
為瞭方便廣大電氣工作者學習和應用電氣二次迴路,我們編寫瞭這本《電氣二次迴路應用入門》。
本書主要介紹瞭電氣二次迴路的基本概念;電氣二次迴路常用器材;電氣圖的圖形與文字符號和迴路標識;電氣二次圖的識圖方法與繪製方法;電氣二次迴路的類型與應用範圍;電氣二次迴路典型電路的分析;高低壓電動機的控製、保護、測量迴路分析與應用;各類電氣設備二次迴路與機電設備電氣控製電路的分析與應用等有關知識。
本書內容豐富、圖文結閤,在編寫過程中力求接近現場實際設備,以解決現場生産實際問題為宗旨,在電路分析、內容闡述、整體編排方麵都比較新穎。
本書適於從事電氣專業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社會電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相關人員在工作中使用。
本書由程逢科和李公靜編著,由於編者水平有限以及編寫時間緊張,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電氣二次迴路應用入門》的書籍簡介,內容將詳細描述該書不包含哪些主題,同時避免提及該書確實包含的內容,並且以自然、詳盡的風格呈現: --- 《電氣二次迴路應用入門》圖書內容規避說明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特定的技術視角,聚焦於電氣控製係統中的低壓信號處理、繼電器邏輯以及基礎的儀錶應用。因此,讀者在翻閱本書時,應當明確以下領域的內容是不包含在本冊範圍之內的。本書的撰寫範圍清晰地劃定瞭邊界,旨在深入某一特定領域,而非全麵覆蓋電氣工程的全部知識體係。 不包含的主題範圍闡述 一、高壓電力係統與主迴路設計 本書的關注點嚴格限定在二次迴路的信號和控製層級,因此,所有關於電力係統主迴路的理論與實踐內容均被排除在外。 1. 發電、輸電與配電係統的主設備設計: 書中不會涉及大型發電機組的參數計算、變壓器的一、二次側繞組的詳細設計方法,以及高壓斷路器、隔離開關的選型規範。例如,關於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係統無功補償、短路電流暫態分析等復雜的電力係統穩定問題,均不屬於本書討論範疇。 2. 電力設備的絕緣配閤與裕度計算: 關於雷電衝擊耐受電壓、操作過電壓的分析,以及選擇閤適的絕緣子串類型、裕度計算流程,本書不會提供詳細的步驟和公式。二次迴路的絕緣要求(如2kV或3kV的耐壓測試)的理論基礎和標準依據,將不會在本冊中深入探討。 3. 電力電纜的敷設與載流量的精確熱設計: 雖然書中可能觸及電纜的識彆,但不會詳細介紹大截麵(如240mm²以上)電力電纜的敷設環境修正係數計算、多根並排時的降容係數確定,以及復雜地下溝槽或隧道中的散熱模型分析。 4. 大型交流/直流電機驅動係統的功率部分: 涉及大功率(例如,超過1000kW)異步/同步電機、特種電機(如直綫電機)的變頻器(VVVF/SVG)的功率模塊設計、IGBT器件的選型、以及其産生的諧波對電網的影響分析,這些屬於功率電子和驅動控製的範疇,不包含在內。 二、高級自動化與網絡通信協議 本書的自動化討論將停留在基礎的繼電器邏輯和PLC的I/O點配置層麵。對於現代工業控製中日益重要的復雜網絡結構和高級算法,本書不作深入探討。 1. 復雜工業網絡協議的底層結構與深度調試: 關於Profibus DP/PA的幀結構分析、EtherNet/IP的CIP對象模型、IEC 61850在變電站自動化中的數據模型(如MMS、GOOSE/SV)的實現細節,以及HART協議的上位機配置深度,這些內容均未包含。本書不會教授如何使用Wireshark等工具進行這些協議包的捕獲與解析。 2. 先進的控製算法與模型預測控製(MPC): 書中不會涉及如何使用C++或Python實現復雜的PID參數自整定算法,如模糊控製、神經網絡優化算法在過程控製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對非綫性係統進行模型預測控製的建模與仿真。 3. 嵌入式係統與固件開發: 關於微控製器(MCU,如STM32係列)的底層寄存器編程、實時操作係統(RTOS)的內核調度機製、以及如何編寫自定義的現場總綫驅動程序等電子工程和軟件開發內容,均不在本書的覆蓋範圍之內。 三、計量學與精密測量理論 本書對電能計量和儀錶的使用側重於現場接綫和基本功能演示,對於計量學的理論基礎和高精度校準方法則不作涉及。 1. 國際單位製(SI)在電學中的溯源: 關於電學基本常數(如約瑟夫森常數、馮·剋利青常數)在計量標準中的地位,以及如何通過量子基準實現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最高精度溯源,這些計量學核心理論不被包含。 2. 高級電能質量(PQ)的分析與治理: 書中不會講解IEC 61000係列標準中關於瞬態過電壓、電磁兼容性(EMC)的嚴格測試流程,例如輻射抗擾度(RS)或電快速瞬變脈衝群(EFT)的測試方法。同時,對低頻諧波(如50次以上的諧波)的精確頻譜分析和濾波器的設計計算也不會涉及。 3. 儀錶的齣廠校準與內部電路分析: 對於智能電錶、高精度電流/電壓互感器(CT/PT)內部的ADC采樣頻率選擇、非綫性補償算法、以及如何通過標準參考源進行一級或二級校準的詳細規程,本書不予介紹。 四、建築電氣與特殊工程規範 本書聚焦於工業或電力設施的二次控製係統,因此,關於建築結構、消防安全以及特定行業(如醫療、軌道交通)的獨特電氣規範,不作為重點或不被涉及。 1. 建築結構設計與載荷計算: 關於建築物的抗震設計、樓闆的活荷載和恒荷載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驗算等土木工程內容,本書完全不觸及。 2. 復雜的消防與安防聯動規範: 關於GB 50016-2014(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關於不同等級防火分區內的綫纜井道要求、煙感報警器的布置間距、以及消防應急照明的配電設計,均不在此書討論之列。 3. 專用環境的防爆與特殊防護等級: 對於Zone 0/Zone 1/Zone 2等不同危險區域的Ex d、Ex e、Ex i等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設計和安裝細節,以及如何進行危險區域的電氣防爆檢測,本書不會提供詳盡的指導。 --- 綜上所述,《電氣二次迴路應用入門》的知識邊界清晰,它專注於控製邏輯的實現、基礎儀錶的接綫邏輯以及低壓信號的安全傳遞。任何涉及高壓主迴路、深度網絡通信架構、精密計量理論或建築結構安全的復雜主題,均被本書有意識地排除在外,以確保對目標領域(二次迴路應用)的聚焦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