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数理统计(第2版)(英文版)》我算是用了挺长时间了,可以说是陪伴我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学习时光。当初选择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英文原版名头,总觉得原汁原味的东西更地道。拿到书,第一感觉就是厚实,纸张质量不错,印刷也清晰,看着就让人有认真钻研的欲望。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基础概念的解释,虽然是英文,但用词精准,逻辑清晰,不像有些翻译过来的书,读起来总觉得别扭。书中的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很多都是经典的统计学问题,通过这些例题,我不仅理解了理论,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阶的统计方法,书中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虽然有时推导起来颇费一番力气,但每一步都清晰明了,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逐步跟上。而且,这本书的习题也非常丰富,涵盖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类型,做完这些习题,感觉对书中的知识点掌握得扎实多了。虽然我不是统计学专业科班出身,但凭借这本书,我硬是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对于我日后做数据分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书本本身的价格,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教材。
评分这本《数理统计(第2版)(英文版)》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本“工具书”式的教材。我不是一个喜欢死记硬背理论的人,我更看重的是如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讲解理论,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如何进行市场调研的统计分析,如何评估产品质量,如何进行医学研究中的假设检验等等。这些案例生动形象,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数理统计在各个领域的强大威力。而且,它在介绍每一种统计方法时,都会给出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上手解决问题的人来说,非常实用。我经常会翻阅书中的相关章节,查找我需要的统计方法,然后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几乎每一次都能顺利地解决我遇到的问题。英文版的表达方式也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英文阅读能力,这对我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数理统计(第2版)(英文版)》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数理统计”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点“数学”的压迫感,而且还是英文版的,担心会看不懂。但实际翻阅下来,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循序渐进”。它不会一上来就抛出让你头晕的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进入数理统计的殿堂。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参数估计和置信区间的区别,它会通过非常清晰的对比和例子来阐述,让你豁然开朗。我尤其喜欢书中的图表,很多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直观易懂,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虽然我之前对统计学了解不多,但这本教材让我觉得统计学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和高深。它更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教你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做出理性的判断。我最开始只是想了解一下统计学大概是什么样子,没想到被这本书深深吸引,甚至开始主动去研究里面的内容,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评分我是在准备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时接触到这本《数理统计(第2版)(英文版)》的。当时需要深入理解一些复杂的统计模型,而市面上中文的教材往往在理论深度和严谨性上略显不足,所以我大胆选择了英文原版。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的理论体系非常完整,从概率论基础到各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再到一些进阶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几乎涵盖了数理统计的绝大部分重要内容。作者在讲解时,特别注重数学推导的严谨性,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的出现都有其深刻的数学根源,这对于我这种追求理论深度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看似抽象的概念,例如似然函数、充分统计量等,给出的直观解释和清晰的数学定义,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的选取非常有代表性,能够帮助读者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虽然阅读英文原版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但这本教材的英文表达非常专业且易于理解,专业术语的翻译也很到位,完全没有影响我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数理统计(第2版)(英文版)》恰恰就是这样一本教材。它在讲解数理统计的理论时,并没有将数学推导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将严谨的数学框架作为工具,去理解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书中对许多统计学核心思想的阐释,比如“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等等,都让我对统计学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教会我“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我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讲解最大似然估计时,它不仅仅给出了公式,更深入地探讨了这种估计方法的思想来源和优越性,让我对这种方法有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这种对理论背后逻辑和思想的深度挖掘,是很多教材所欠缺的。这本书让我感觉,数理统计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世界,更理性地做出决策。
评分译者序前言第1章 概率1 1.1 引言1 1.2 样本空间1 1.3 概率测度3 1.4 概率计算:计数方法5 1.4.1 乘法原理 6 1.4.2 排列与组合 7 1.5 条件概率12 1.6 独立性17 1.7 结束语19 1.8 习题20第2章 随机变量26 2.1 离散随机变量26 2.1.1 伯努利随机变量27 2.1.2 二项分布28 2.1.3 几何分布和负二项分布29 2.1.4 超几何分布 30 2.1.5 泊松分布31 2.2 连续随机变量34 2.2.1 指数密度36 2.2.2 伽马密度38 2.2.3 正态分布39 2.2.4 贝塔密度41 2.3 随机变量的函数42 2.4 结束语45 2.5 习题46第3章 联合分布51 3.1 引言51 3.2 离散随机变量52 3.3 连续随机变量53 3.4 独立随机变量60 3.5 条件分布61 3.5.1 离散情形61 3.5.2 连续情形62 3.6 联合分布随机变量函数67 3.6.1 和与商68 3.6.2 一般情形70 3.7 极值和顺序统计量73 3.8 习题75第4章 期望82 4.1 随机变量的期望82 4.1.1 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85 4.1.2 随机变量线性组合的期望 87 4.2 方差和标准差91 4.2.1 测量误差模型94 4.3 协方差和相关96 4.4 条件期望和预测102 4.4.1 定义和例子102 4.4.2 预测106 4.5 矩生成函数108 4.6 近似方法112 4.7 习题116第5章 极限定理123 5.1 引言123 5.2 大数定律123 5.3 依分布收敛和中心极限定理125 5.4 习题130第6章 正态分布的导出分布133 6.1 引言133 6.2 x2分布、t分布和F分布 133 6.3 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134 6.4 习题136第7章 抽样调查138 7.1 引言138 7.2 总体参数138 7.3 简单随机抽样140 7.3.1 样本均值的期望和方差140 7.3.2 总体方差的估计 145 7.3.3 X 抽样分布的正态近似 148 7.4 比率估计152 7.5 分层随机抽样157 7.5.1 引言和记号157 7.5.2 分层估计的性质 157 7.5.3 分配方法 160 7.6 结束语163 7.7 习题164第8章 参数估计和概率分布拟合176 8.1 引言176 8.2 粒子排放量的泊松分布拟合176 8.3 参数估计177 8.4 矩方法179 8.5 最大似然方法184 8.5.1 多项单元概率的最大似然估计187 8.5.2 最大似然估计的大样本理论189 8.5.3 最大似然估计的置信区间 193 8.6 参数估计的贝叶斯方法197 8.6.1 先验的进一步注释204 8.6.2 后验的大样本正态近似205 8.6.3 计算问题 206 8.7 效率和克拉默{拉奥下界207 8.7.1 例子:负二项分布210 8.8 充分性212 8.8.1 因子分解定理212 8.8.2 拉奥{布莱克韦尔定理215 8.9 结束语216 8.10 习题217第9章 假设检验和拟合优度评估228 9.1 引言228 9.2 奈曼{皮尔逊范式229 9.2.1 显著性水平的设定和p 值概念 232 9.2.2 原假设232 9.2.3 一致最优势检验 233 9.3 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对偶性233 9.4 广义似然比检验235 9.5 多项分布的似然比检验236 9.6 泊松散布度检验240 9.7 悬挂根图242 9.8 概率图244 9.9 正态性检验248 9.10 结束语249 9.11 习题250第10章 数据汇总260 10.1 引言260 10.2 基于累积分布函数的方法 260 10.2.1 经验累积分布函数 260 10.2.2 生存函数262 10.2.3 分位数{分位数图266 10.3 直方图、密度曲线和茎叶图268 10.4 位置度量270 10.4.1 算术平均271 10.4.2 中位数 272 10.4.3 截尾均值274 10.4.4 M 估计274 10.4.5 位置估计的比较275 10.4.6 自助法评估位置度量的变异性 275 10.5 散度度量277 10.6 箱形图278 10.7 利用散点图探索关系279 10.8 结束语281 10.9 习题281第11章 两样本比较 289 11.1 引言289 11.2 两独立样本比较289 11.2.1 基于正态分布的方法289 11.2.2 势298 11.2.3 非参数方法:曼恩{惠特尼检验299 11.2.4 贝叶斯方法305 11.3 配对样本比较306 11.3.1 基于正态分布的方法307 11.3.2 非参数方法:符号秩检验308 11.3.3 例子:测量鱼的汞水平310 11.4 试验设计311 11.4.1 乳腺动脉结扎术311 11.4.2 安慰剂效应312 11.4.3 拉纳克郡牛奶试验 312 11.4.4 门腔分术313 11.4.5 FD&C Red No.40313 11.4.6 关于随机化的进一步评注314 11.4.7 研究生招生的观测研究、混杂和偏见315 11.4.8 审前调查315 11.5 结束语316 11.6 习题317第12章 方差分析328 12.1 引言328 12.2 单因子试验设计328 12.2.1 正态理论和 F 检验329 12.2.2 多重比较问题 333 12.2.3 非参数方法: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335 12.3 二因子试验设计336 12.3.1 可加性参数化 337 12.3.2 二因子试验设计的正态理论339 12.3.3 随机化区组设计344 12.3.4 非参数方法:弗里德曼检验346 12.4 结束语347 12.5 习题348第13章 分类数据分析354 13.1 引言354 13.2 费舍尔精确检验354 13.3 卡方齐性检验355 13.4 卡方独立性检验358 13.5 配对设计360 13.6 优势比362 13.7 结束语36
评分这本书还没看啊,刚收到,只能说包装很好。别人推荐的。
评分速度快书也好
评分据说很有名很经典,还没细看,不过我看了开头几页,简直就像是把那种中国教材翻译过来的一样!给出定理,然后给出证明,其他的话及其少!我想说,我买英文的就是看中美式教材的启发性和全面性的语言,例子等等,我不是来看你死板的跟我讲数学,我想要的是形象的有意思的美式数学教材,哪怕它语言啰嗦一点厚一点。所以,其他打算买的同学们,如果你喜欢中国教材那种死板的苏联风格,那就买吧。
评分好书,简介明了,值得一看
评分很好
评分书很不错,价格还能再优惠些就更好了。
评分Shao的数理统计,比较适合专业的同学,非专业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评分是吗……哈哈哈哈笑了……在了心里还是有些事情就越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