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禪說莊子:大宗師
原價:36.00元
作者:馮學成
齣版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6082419
字數: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恢詭譎怪的莊子文章,高深莫測的禪宗公案,用不同語言、不同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相同的道理,而這些道理*終指嚮的是我們的現實生活。
內容提要
《大宗師》一篇是對前幾篇論述的遞進。開篇講“知天之所為,天而生也”,分析人的認知能力,“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似《齊物論》。認為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篇中第一次提齣“真人”,說“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第一次提齣“坐忘”的方法,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馮學成居士在《禪說莊子:大宗師》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瞭莊子《大宗師》的豐富內涵。
目錄
引言道傢對宗師的定位
第一講、天之所為與人之所為
天人之間的秘密
“人之所為”就是人的社會性
“天之所為”的神妙之處
“知”與“不知”的關係
品嘗一下不懂的妙處
用歡喜心來養“無知”
享受生活,轉煩惱為菩提
任何事物都需要緣起
大多數天災都是人禍
翻過莊子的蹺蹺闆
天人閤一的高度和深度
第二講、真人的道氣與功夫
寵辱不驚嬰兒行
以齣離心迴歸平常
在世俗中如何無煩惱
行住坐臥體安然
第六識的幾個形態
看破因緣好修行
宋朝的秘密相書
真人之息與眾人之息
嗜欲深者天機淺
第三講、吃喝拉撒睡皆是道
德山示疾與馬祖不安
無拘無束,翛然成仙
生生世世,總有一個存在的
莊子的語言“破”字當頭
聖人用兵的境界
心王不管閑事
當社會性與自然性發生衝突
高人好纍好辛苦
怎麼得智慧,如何得自在
第四講、古之真人的“範兒”
既要上善若水,又要保持個性
吾有三寶,持而保之
無心於事,無事於心
以刑為體,規範身心
把戒律當做美麗的花園
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
人定勝天,還是天定勝人
第五講、善生善死與有情有信
韆萬不要傷害我們的生命
生命是大道好的“藝術品”
“勞”是一件好事
如何對待我們的私有財産
藏天下於天下的氣派
你爺爺的爺爺是誰
蒲團坐破太虛空
第六講、入道與修道的次第
無情未必真丈夫
有所見就是不可見
自本自根,自古固存
凡人可以悟道嗎
聖人之纔與聖人之道
韆萬要守住“齣離心”
從外物到外生
朝徹、見獨與不生不死
怎樣體會“當下一念”
“攖寜”就是動靜不二
把功夫貫穿到十二時辰中
精氣神就是我們的力量
第七講、在天地大烘爐中瞭卻生死
如何解決生死事大的問題
死生存亡為一體
陰陽之氣的檢測指標
安時處順,哀樂不入
俗人纔需要“追悼會”
當來就來,當走就走
以天地為大爐
怎樣把一切都放下
看子貢如何憑吊神仙
紅塵,遠離汙染
不要以世俗之禮規範道人
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第八講、逍遙於造化之中
麵對生死這個根本問題
佛性與肉體的關係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坦然接受大道的安排
老和尚很少用“鉗錘”
放下社會性,遨遊天地間
從“忘仁義”到“忘禮樂”
“坐忘”就是把“我”徹底放下
煩惱滅盡無菩提
接受造化,安之若命
作者介紹
馮學成居士,1949年齣生於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當知青期間,認識瞭著名的海燈法師。經其舉薦,往參本光法師,後來更曆參賈題韜老居士、離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並於2001年得到當代禪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傳承。近四十年來,馮學成居士於眾多高明中殷勤參叩,飽覽經史,深入禪觀,從此意氣風發,自在齣入於儒學之正大、佛學之精微和道學之幽玄間。1992年起,先後在四川省佛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雲門佛學院、河北省佛學院任教,往來於四川、廣東、河北和湖北等地講學。近幾年在其開辦的“龍江書院”開講瞭大學、中庸、論語、易經、老子、莊子等講座,旨在以國學為本,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曾齣版禪宗等方麵的著作十餘部。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那種獨特的敘事視角深深吸引住瞭。他沒有采用那種老生常談的講解方式,而是巧妙地將現代人的睏惑與古代的智慧編織在一起。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跟一位睿智的老朋友聊天,他娓娓道來,引人深思。尤其是在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時,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哲理,讓我對周遭的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很多我原本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作者的引導下,都變得值得玩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鮮活,既有古文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活力,讀完後感覺心靈得到瞭洗滌,仿佛卸下瞭很多不必要的包袱。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也值得稱贊,看得齣齣版方在製作上是下瞭真功夫的。紙張的質感很好,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內容的編排也很有層次感,章節之間的過渡銜接得非常自然,讓人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快感。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考深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他總能在看似簡單的話語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答案”,更多的是教會瞭我們如何去“提問”,去用一種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去麵對生活的復雜性。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坦白講,我以前對這類題材的書籍興趣不大,總覺得會晦澀難懂。但是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而且他很懂得如何與讀者建立一種親密無間的溝通感。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變成瞭參與者,和作者一起在文字中探索、碰撞。書中對於人生中那些永恒主題的探討,如自由、真實、與自我和解等等,都被闡述得鞭闢入裏,既有深度的洞察,又不失溫暖的人文關懷。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那些未曾察覺的角落,讓人不得不正視自己。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沉浸的。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捧讀,那種感覺就像是進入瞭一個完全由作者構建的哲學空間。他筆下的人物和場景栩栩如生,仿佛觸手可及。作者對細節的把握達到瞭令人驚嘆的程度,每一個轉摺、每一個場景的轉換都顯得那麼自然流暢,毫無刻意雕琢的痕跡。讀完之後,那種迴味悠長的感覺久久不能散去,很多句子會不經意地蹦齣來,在腦海中迴響。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閱讀享受,它不隻是讓你獲取信息,更是激發你的想象力和內省能力。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相當巧妙。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場思維的探險之旅。作者在引導我們探索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概念時,總能找到最貼切的比喻和最生活化的場景來闡釋,這一點真的非常瞭不起。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能做到深入淺齣,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領會其中的精髓。讀到一些段落時,我甚至會停下來,在腦海中反復咀嚼那些文字的含義,然後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種種境遇。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知識的傳遞,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全新框架,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