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文件翻译教程》为翻译界**李长栓、 陈达遵*新力作,是联合国中文处十年翻译智慧结晶 。**部分讲述了文件翻译的基本技能;第二部分为 《集思广益录》汇编。本书精选译例、精心修改、精 细讲解,倡导正确的翻译理念和思想方法,提供了详 尽的理解和表达方法指导,涵盖文件翻译中的*大多 数难点,展示了联合国文件风格和用词特点,介绍了 国际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本书适用于广大文件翻译从业人员,可作为联合 国译员选拔考试指南,同时也是“联合国语言人才培 训体系考试”的指定教材。
序一
序二
序三
**部分 理念与方法
**章 概述
1.1 翻译理念
1.1.1 译者是沟通者
1.1.2 翻译是写作
1.2 实现理念的动力
1.3 原译反映出的问题
1.3.1 基本理念问题
1.3.2 理解问题
1.3.3 表达问题
1.3.4 取舍问题
1.4 译文的修改
1.4.1 好译文是改出来的
1.4.2 对待审校实事求是
1.4.3 翻译是遗憾的艺术
1.5 批判性思维
1.5.1 不盲目相信**
1.5.2 正确对待词汇表
1.6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7 翻译工具
1.8 语言变迁
1.9 特色译法
第二章 问题归纳
2.1 理念问题
2.2 理解问题
2.3 表达问题
2.3.1 句子
2.3.2 主语
2.3.3 定语
2.3.4 动词
2.3.5 介词
2.3.6 译词
2.3.7 译意
2.3.8 译文
2.3.9 标点
第三章 举例
3.1 翻译理念
3.1.1 译者是沟通者
3.1.2 翻译是写作
3.1.3 准确理解
3.1.4 通顺表达
3.1.5 取舍得当
3.2 思想方法
3.2.1 靠逻辑理解原文
3.2.2 表达符合逻辑
3.2.3 监控要看逻辑
3.2.4 不孤立翻译一句话
3.3 理解篇
3.3.1 消除结构歧义
3.3.2 理解实质内容
3.4 表达篇
3.4.1 叙事方式
3.4.2 语言结构
3.4.3 实质内容
3.5 取舍篇
3.5.1 不需要译出每个词
3.5.2 舍弃原文形式灵活翻译
3.5.3 灵活处理比喻
3.5.4 译文要简洁
3.5.5 灵活翻译靠的是背景熟
3.5.6 了解背景避免随意调整
3.5.7 灵活的限度
3.6 监测篇
3.6.1 不断用后续翻译验证理解
3.6.2 不严谨的译文可能不对
3.6.3 不符合常识的译文可能不对
3.6.4 当心无意中产生的歧义
3.6.5 检查是否符合汉语语法
3.6.6 并列的词语不能相互包含
3.6.7 遗漏、错别字和数字
3.6.8 查找和借鉴前人翻译成果
3.7 语言知识篇
3.7.1 虚词类
3.7.2 名词类
3.7.3 动词类
3.7.4 形容词类
第二部分 《集思广益录》汇编
**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0期
**1期
**2期
**3期
**4期
**5期
**6期
**7期
**8期
**9期
第20期
第2l期
第22期
第23期
第24期
第25期
第26期
第27期
第28期
第29期
第30期
第31期
第32期
第33期
第34期
第35期
第36期
第37期
第38期
第39期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作为一名长期接触国际机构文件的专业编辑,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令人印象深刻。它所构建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不仅关注了静态的语言规则,还紧跟了联合国系统语言使用的动态变化。我注意到书中对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汇和新概念的收录和解析非常及时,这在强调时效性的领域尤为重要。此外,这本书在章节之间的逻辑过渡极其顺畅,读者在阅读时几乎感觉不到是从一个知识点跳跃到另一个知识点的生硬感,而是如同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进行一次深入的学术探讨。对于希望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化工作流程的机构或个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框架是极为宝贵且值得信赖的。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教程”这类书籍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总觉得很多都停留在表面功夫。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止步于基础的词汇和语法,而是深入探讨了联合国体系内部的特殊语境和惯用表达。比如,它对决议草案、报告和新闻稿等不同文体翻译的侧重点分析得极为透彻,这在市面上其他翻译教材中是很难找到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中体现出的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词语选择,在不同的政治和外交场合下,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和影响,这本书将这些微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精准”二字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满足于字面上的对应,而是开始注重“语境”和“效果”的统一。
评分我主要用这本书来做考前冲刺和知识点查漏补缺。与其他市面上侧重于应试技巧的书籍不同,这本书的立意似乎更高远一些,它培养的是一种“联合国语感”。作者在书中使用的案例选择非常地道,很多都是实际发生过的经典案例的精炼版本,这让学习过程充满了真实感。我发现自己过去翻译时经常会遇到的那种“别扭感”——句子虽然语法正确但读起来不地道——在学习了书中的“润饰”章节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它教你如何像母语使用者一样思考如何组织外交辞令,而不是生硬地直译。这种从“译”到“写”的转变,是衡量一个高级译员的关键标准,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核心。
评分我是一个长期从事多边会议口译准备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对任何声称能提升专业技能的材料都会持审慎态度。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对“背景知识”的重视程度。翻译从来不是孤立的语言转换,它需要对国际组织运作机制、历史沿革以及现行议程有深刻的了解。这本书很巧妙地将这些背景信息融入到翻译练习中,使得学习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次模拟实战。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结合案例进行小段的模拟翻译和自我纠错,发现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准确率都有显著提高。这套教材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宏观到微观,循序渐进,完全符合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迭代路径。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冲刺更高标准的译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有种“专业”的感觉。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很光滑,阅读体验很舒适。我个人非常看重教材的实用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指导手册,更像是手把手教你实操的指南。尤其是对一些常见句式和特定术语的翻译技巧梳理得非常细致,很多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容易踩的坑,它都提前帮你指出来了,这一点对于初入职场的译员来说价值巨大。而且,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堆砌规则,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让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重点信息突出,方便快速查阅和复习,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