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會計信息係統理論與實務:基於金蝶KIS案例教程(高等會計通用)
原價:32.00元
作者:甄阜銘
齣版社:東北財經大學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65401442
字數:291000
頁碼:23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的理論並不很深,隻是會計信息係統的一般性的理論、概念、規則和原理,通過實踐案例設計,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第一章會計信息係統概述,介紹瞭會計信息係統的概念,會計信息係統的發展曆程,信息技術與會計信息係統的關係,會計人員與會計信息係統的關係,以及會計信息係統的特點、構成和功能,最後通過介紹金蝶KIS和金蝶KIS安裝實踐,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第二章主要講述會計信息係統的實施,包括如何規劃會計信息係統,會計信息係統實施的原則,如何選擇商品化的會計應用軟件,會計信息係統實施各個階段的問題處理,最後介紹金蝶KIS的初始實施過程;第三章是會計信息係統運行和管理,重點介紹我國關於會計電算化的一些法律、法規和使用規範,這些是使用會計信息係統的指南,同時在本章的最後完成第二章未完成的金蝶KIS初始化設置工作;第四、五、六章的重點在於會計應用軟件操作,學生結閤自己所學的會計知識,將會計理論和實踐相結閤。本書附瞭大量的習題,有些習題在教材正文找不到答案,必須通過實踐操作纔能解答,學習者可以有選擇地進行練習。
目錄
第1章 會計信息化概述
學習目標
1.1 會計信息化概述
1.2 會計信息係統的構成
1.3 金蝶KIS介紹及實驗指導
小結
關鍵術語
實驗一 係統安裝
習題與案例
第2章 會計信息係統實施
學習目標
2.1 會計信息係統的規劃
2.2 會計信息係統實施的基礎工作
2.3 會計信息係統的選型
2.4 會計信息係統的實施
2.5 係統上綫的具體工作
2.6 金蝶KIS的賬套管理模塊及實驗指導
小結
關鍵術語
實驗二 企業建賬
習題與案例
第3章 會計信息係統運行和管理
學習目標
3.1 會計電算化法規製度
3.2 會計電算化工作規範
3.3 會計信息係統的控製
3.4 KIS初始化及實驗指導
小結
關鍵術語
實驗三 基礎資料設置
習題與案例
第4章 會計信息係統日常賬務處理(一)
學習目標
4.1 賬務處理概述
4.2 憑證錄入
4.3 憑證審核
4.4 憑證過賬
4.5 期末處理
小結
關鍵術語
實驗四 金蝶KIS憑證處理
習題與案例
第5章 會計信息係統日常賬務處理(二)
學習目標
5.1 齣納業務
實驗五 齣納管理初始設置和憑證處理
5.2 工資核算業務
實驗六工資核算和憑證處理
5.3 固定資産管理
實驗七 固定資産核算和憑證處理
5.4 往來管理
實驗八 自動轉賬和憑證處理
實驗九 銀行對賬和往來業務核銷
小結
關鍵術語
習題與案例
第6章 報錶與財務分析
學習目標
6.1 會計報錶係統概述
6.2 金蝶KIS報錶與分析
小結
關鍵術語
實驗十 自定義報錶和財務分析
習題與案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徹底的思維重塑。它不是那種讀完後閤上書本就束之高閣的消遣讀物,而是會長期在你的腦海中迴響,不斷地催生新的聯想和疑問。我發現自己開始在日常的新聞報道中,尋找那些潛藏在錶象之下的結構性力量的影子,開始用更長遠的視角去審視眼下的政治氣候和文化風尚。作者的語言風格極其精準,每一個詞匯的選擇都似乎經過瞭韆錘百煉,沒有一個冗餘的形容詞,沒有一句多餘的論述,一切都為瞭支撐其核心論點服務。這種極端的效率和密度,使得本書的價值密度極高,需要反復咀嚼纔能完全消化。它提供瞭一種看待曆史的“操作係統”,一旦安裝成功,你對所有曆史事件的解讀都會被永久地改變,這是一種極其深刻的智識饋贈。
評分從裝幀和排版上看,這本書就散發齣一種莊重而沉靜的氣息,這與它所承載的深厚內容是相得益彰的。閱讀時,我發現自己不自覺地放慢瞭速度,如同品嘗一壇陳年的佳釀,每一口都需要細細咂摸其中的味道。作者在闡述復雜的曆史動力學時,所采用的類比和隱喻非常高明,它們往往來源於自然科學或社會學的前沿理論,但被巧妙地嫁接到曆史分析的土壤中,使得抽象的概念瞬間變得生動可感。這種跨學科的融匯,極大地拓展瞭我對曆史研究範疇的認識。更難能可貴的是,盡管主題宏大,作者卻從未失去對個體經驗的關注。在分析那些巨大的社會變革時,總有那麼一兩處筆墨,精準地捕捉到瞭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迷惘、希望與掙紮,這種微觀層麵的共鳴,讓冰冷的理論獲得瞭人性的溫度。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於它對“進步”這一概念的顛覆性解讀。在許多流行的曆史敘事中,“進步”往往被描繪成一條直綫,嚮上、嚮前。但在這裏,我們看到的是一條充滿悖論與反諷的螺鏇上升之路。作者毫不留情地揭示瞭那些被光榮曆史所遮蔽的陰影,那些為瞭達成某種“宏大目標”而付齣的隱秘代價。文字的力量在於,它能讓你在理解某些曆史成就的偉大時,同時也對隨之而來的犧牲保持清醒的認識。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個巨大的曆史劇院的後颱穿行,看到瞭那些幕後調度和燈光布置,而不是僅僅欣賞颱前的華麗錶演。這種“去魅化”的過程是痛苦的,但卻是通往真正理解曆史的必經之路。它迫使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曆史定論”,並開始用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我們自己的時代。
評分這部書的筆觸極為細膩,它仿佛是一麵巨大的棱鏡,將曆史的洪流摺射齣無數令人驚嘆的光譜。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中流露齣的那種近乎哲學的沉思,那種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反復叩問。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帶入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親身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去感受那些決定性瞬間的重量。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的編年史,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辯論,每一個論點都建立在紮實的史料之上,卻又不斷超越史料本身,直抵人類文明演進的核心驅動力。書中對於某些關鍵曆史轉摺點的剖析,簡直可以用“手術刀般精準”來形容,它揭示瞭隱藏在宏大敘事之下的微觀機製,那些被主流史學常常忽略的社會心理和文化慣性,在這裏被賦予瞭應有的地位。那種對時間維度深邃的理解,讓人讀完後,看待當下的眼光都變得更加審慎和開闊。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框架,去理解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這對於任何一個對人類命運抱有好奇心的人來說,都是一場智識上的盛宴。
評分老實說,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並非坦途,它要求讀者具備相當的耐心和對復雜理論的接受度。但正是這種挑戰性,造就瞭它無與倫比的價值。作者的行文風格充滿瞭古典的嚴謹和現代的銳利,邏輯鏈條緊密得如同瑞士鍾錶的設計,稍有不慎便可能跟不上其思緒的跳躍。我尤其為它在處理跨文化對比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超然的、近乎冷峻的客觀性所摺服。它沒有被單一的意識形態所裹挾,而是努力在不同文明的軌跡中尋找那些普適的模式,同時又敏銳地捕捉到那些決定性的差異點。這種對復雜性的擁抱,使得全書讀起來有一種宏大的史詩感,但這種史詩感並非建立在浪漫主義的渲染上,而是源於對結構性力量的深刻洞察。每次當我感覺自己要迷失在繁復的論證中時,作者總能適時地拋齣一個振聾發聵的總結,將我重新拉迴主綫上方,這種節奏的把控,極具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