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例选编

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例选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法官学院案例编辑部,曹三明 编
图书标签:
  • 土地征收
  • 补偿标准
  • 安置问题
  • 纠纷案例
  • 法律适用
  • 农村土地
  • 集体土地
  • 拆迁
  • 信访
  • 权益保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28070
版次:1
商品编码:1028692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百姓维权实用案例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2
字数:1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依托,农村土地纠纷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极大。及时、依法、妥当地处理好农村的土地纠纷,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和稳定,因而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目前,农村的土地纠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一类则是涉及土地征收所带来的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的纠纷。
《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例选编》所选编的是近几年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审理的土地征收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例。

目录

一、陈梅等诉德化县水口镇湖坂村第三生产组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二、武平县城厢乡东云村村民委员会诉杨永胜承包地征收补偿费返还案
三、张海峰等诉闽侯县上街镇蔗洲村村民委员会承包地征收补偿费分配案
四、王兴义诉维新镇沿河村六社征地补偿费分配案(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案的有效性)
五、张芮铭诉钓台镇八里庄村村民委员会第一村民小组征地补偿款分配案
六、冼月伦等诉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丁村村民委员会等征地补偿款分配案
七、郭瑞芳等诉唐家村村民委员会等土地补偿款分配案.
八、王鞠等诉林西村下塘小组等返还承包土地赔偿损失案(出嫁女权益保护)
九、周贵容等诉福安市城南南湖村村民委员会等征用土地补偿款分配案
十、林华金诉霞浦县松城街道中乘村经济联合社等土地补偿款分配案(出嫁女土地补偿)
十一、廖辉等诉望城县白箬铺镇齐天庙村小塘尾村民小组等土地征收补偿费分配案
十二、谢志琼诉梁平县梁山镇镇龙村三组土地补偿费分配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确定)
十三、林圣坤诉三明市梅列区徐碧街道徐碧村村民委员会土地补偿费分配案
十四、灵凤村第六村民小组诉郑炳娇土地补偿款返还案
十五、董建平诉绥德县石家湾镇石家湾村第七村民小组征地补偿款分配案
十六、杨建明诉刘明林等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案
十七、江兴传诉福鼎市秦屿镇建国村村民委员会支付生活补助费案(公民平等权)
十八、同安区西柯镇西浦村第六村民小组诉同安区西柯镇西浦村村民委员会等土地征用协议案(征地补偿协议性质)
十九、李文奎诉乐都县国土资源局支付林木补偿款案
二十、廖新道等诉新余市经济开发区水西镇宠江村村民委员会等土地补偿款分配案(开垦荒山牧益归属)
二十一、陈云钦诉陈坤枞返还赔青款案
二十二、张海蓉诉迟卫莉等支付青苗补偿款案
二十三、周樵子等诉德化县雪峰镇荐解村村民委员会侵权案(合同效力的认定)
二十四、吴海生等诉南靖县龙山镇东爱村村民委员会等财产损害赔偿案
二十五、吴福威诉宁明县昇晖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财产损害赔偿案
二十六、韦济东诉韦纪群等相邻关系纠纷案

精彩书摘

二、法院认定事实
德化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陈梅、黄乔松系被告湖坂村第三生产组的组员,原告李秀英、黄琼环、黄琼琪户口原也落在第三生产组。原告李秀英、黄琼环的户口因“农转非”分别于1993年11月27日、1997年6月1日迁往南埕镇政府,现落户于龙浔镇园丁新村1组;原告黄琼琪户口因升学于1998年9月3日迁往安溪培文师范学校,2002年9月10日因毕业由安溪培文师范学校迁入龙浔镇园丁新村1组,2006年11月27日因婚嫁迁往惠安县净峰镇莲峰村。1996年10月间,被告湖坂村第三生产组在分配责任田时确定的方案主要内容为:1.责任田的承包期为10年,10年内生无补,死无扣;2.耕地按生产组284人口平均分配,陈梅一家按5口参与分配;3.生产组的田地如被征用,所得的补偿款归生产组全体成员所有等等。1999年12月20日,陈梅作为户代表与湖坂村经济联合社、湖坂村第三生产组签订了耕地承包合同书,并领取了德化县人民政府1999年3月1日核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载明:户主陈梅,家庭成员为琼环、乔松、琼琪、秀英,承包地为下洋水田3.2 15亩、后垅旱地0.3 02亩,承包期限30年(自1997年8月27日至2027年8月27日)等。因德化县涌口水电站建设用地需要,德化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11月16日发布2005年第2号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决定对被告第三生产组的部分耕地依法征收,征收范围包括原告在下洋的承包地,被征收地以每亩18000元(包括安置补助费及土地补偿款)的标准给予补偿,没有对失地的农户进行统一安置。被告湖坂村第三生产组领取相应补偿款后按规定上交村提留10%,余款在组员之间进行分配。

前言/序言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依托,农村土地纠纷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极大。及时、依法、妥当地处理好农村的土地纠纷,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和稳定,因而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目前,农村的土地纠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一类则是涉及土地征收所带来的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的纠纷。
  本书所选编的是近几年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审理的土地征收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例。
  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边郊大片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就土地补偿款的分配问题发生争议的情形不断出现。与其他涉农纠纷相比,此类纠纷往往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双方的矛盾激烈且难以化解,争执的重点往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定,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仅仅提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对其成员资格的认定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也只是规定:“发包方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发包方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而对于如何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没有明确规定,从而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大的困难。

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例选编 导言:土地征收的复杂性与案例的重要性 土地,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基础资源,其征收与补偿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重大利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土地征收活动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补偿款分配纠纷也愈发复杂和突出。这些纠纷不仅关乎法律条文的适用,更涉及社会公平、历史沿革、地方习惯乃至人情世故的微妙平衡。 本书《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例选编》,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需求的深刻洞察而编纂。它并非一部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而是一本精选了近年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前瞻性的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判例的实务参考书。本书旨在通过对鲜活案例的深入剖析,为法律从业者、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土地权属人以及所有关注土地权益保障的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清晰、直观、可操作的学习和借鉴平台。 第一部分:基础框架与理论困境的直观体现 土地征收补偿,其核心在于如何界定补偿的范围、标准和对象。然而,理论上的清晰界定,在实践中往往遭遇“灰色地带”。本书的开篇部分,精选了数个在补偿权益主体认定上产生争议的案例。 例如,涉及家庭成员关系的复杂性。在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宅基地使用权往往依附于特定的家庭成员身份,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分化、婚姻关系的变迁(如子女成年后独立或出嫁),甚至成员的长期外出务工,谁有权享有最终的补偿份额,便成了法庭上争论的焦点。书中收录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法院如何运用《民法典》中关于物权和继承的原则,结合地方性法规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对这些复杂情况进行裁决。我们重点分析了“户籍迁移对补偿权的影响”、“事实上的扶养关系与补偿分配”等议题下的判决逻辑。 另一个基础性困境在于补偿款的性质认定。补偿款究竟是“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的替代性对价,还是“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体现?两者的分配主体和法律属性截然不同。本书精选了涉及征收时点认定和补偿款入账后处置的案例。这些案例揭示了在补偿协议签订前后,不同法律主体(如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具体农户)之间因对补偿款性质理解不同而引发的诉讼冲突。通过对比不同省份法院对类似案件的处理差异,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地域性政策对司法裁判倾向的影响。 第二部分:利益平衡的艺术——群体性纠纷的精选 土地征收往往涉及一个村庄或一个村民小组的集体利益。当补偿款数额巨大时,如何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地在集体内部进行二次分配,是引发群体性纠纷的“高危地带”。本书的这一板块,侧重于剖析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决策程序合法性与分配方案合理性之间的博弈。 我们精选了以下几类典型案例: 1. 程序瑕疵型纠纷: 针对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程序的效力挑战。例如,部分原告主张会议通知不到位、投票比例不符合规定、或决策过程存在“暗箱操作”。这些案例的判决书详细阐述了法院审查集体组织内部治理行为的司法能动性边界。 2. 分配标准差异型纠纷: 当集体内部决定采取“平均分配”与“按份共有(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原有宅基地使用权面积)”两种模式时产生的冲突。本书特别关注了法院如何衡量“一户一宅”政策的历史遗留问题与集体经济组织自主权之间的关系。 3. 特定群体利益保障案例: 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与一次性补偿的衔接。部分案例反映了因补偿款分配不公,导致部分村民的未来生活保障陷入困境,法院在判决时是否会考虑社会政策目标的倾向。 通过这些群体性案例的分析,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在处理集体内部矛盾时,“程序正义”往往与“实体公正”同等重要,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可能导致司法救济的介入。 第三部分:法律适用与前沿探索——司法裁判趋势研判 随着《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的法律适用也在不断发展。本书的第三部分聚焦于那些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的判例,它们为未来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系。 1. “新老法衔接”中的补偿适用: 针对在旧法框架下启动征收程序,但在新法实施后才达成补偿协议或发生纠纷的案件,法院如何选择适用的法律规范?本书选取了相关判例,探讨了“行为发生时地法优于结果发生时地法”的基本原则在征收补偿中的具体体现。 2. 区分“征收”与“收购”的补偿权益: 随着部分地方鼓励市场化土地利用转型,商业化“收购”与行政性“征收”的界限在特定区域变得模糊。案例分析展示了法院如何通过补偿协议的性质、政府的干预程度等要素,来判断补偿责任的归属,进而影响分配主体。 3. 证据规则与司法证明责任: 补偿分配纠纷往往缺乏明确的书面证据。本书特别挑选了依赖历史档案、口头证言、以及地方习惯证据来支持判决的案例。这对于一线办案人员在收集和运用间接证据方面,具有极高的实务参考价值。例如,如何有效证明某块土地的历史承包权归属,或者某笔补偿款原先的约定用途等。 结语:工具书的定位与价值 《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例选编》不是一部纯理论著作,它立足于司法实践的前沿,以案说理,以事实为基础,深度挖掘了每一个判决背后的社会逻辑和法律适用技巧。本书旨在成为: 律师和法官手中,快速锁定裁判思路、预判诉讼风险的“活地图”; 政府和开发商在制定征收方案时,规避法律风险、实现案结事了的“风控手册”;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了解自身权益、维护合法诉求的“权利指南”。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细致梳理和精当评述,本书期望能推动土地征收补偿分配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进程,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终极目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以一种非常直接、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揭示了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我读到了许多令人唏嘘不已的案例,有因为对政策理解的偏差而错失良机的人,也有因为个人贪婪而破坏亲情的例子。作者在案例的选择上,可以说是做足了功课,每一个案例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警示意义。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案例分析中加入的一些“旁观者视角”,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案件之中,与当事人一同经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对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需要具备怎样的法律素养和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法律的局限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它鼓励我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评分

对于一个对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略有耳闻但知之不深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知识上的“洗礼”。它没有冗长的法律条文解释,也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直观地展现了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的方方面面。我仿佛化身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那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感受着当事人的无奈、挣扎与希望。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既有法律人的严谨,又不失故事的吸引力。我读到了那些因为口头承诺而引发的纠纷,也看到了那些在多方博弈中逐渐明晰的真相。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认识到,土地征收补偿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涉及人情、法理、政策以及社会公平等多重维度的复杂问题。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刻思考,让我认识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每一个个体在其中的权益保障。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期待。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法律教材,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法条和冰冷的案例,但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作者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沉闷的法律知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案例故事中。每一篇案例都像是一个独立的短篇小说,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我读到了一些因为一纸协议而引发的多年恩怨,也看到了一些在法律的公正裁决下得以化解的家庭矛盾。作者在分析案例时,并没有一味地堆砌法条,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案例分析中穿插的对社会现象的洞察,比如一些地方在征收补偿过程中存在的“潜规则”,以及这些“潜规则”如何影响了最终的判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法律并非万能,但却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武器。它让我看到了法律的温度,也让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充满了希望。

评分

作为一名对社会议题颇为关注的普通公民,我一直对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心存疑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的迷雾。它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以一种质朴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的真实面貌。书中的案例,每一个都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也映射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我读到了一些家庭因为补偿款分配不均而反目成仇的故事,也看到了一些村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感人事例。这本书让我明白,土地征收不仅仅是国家行为,更与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命运息息相关。作者在案例的选取上,力求展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情况,让我看到了法律在不同社会土壤中的运作方式。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传递出的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本法律书籍,更是一部关于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它促使我去思考,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法律侦探剧,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原本对法律条文总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觉得它们晦涩难懂,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形象。每一章都像是在抽丝剥茧,带领读者一步步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作者在案例的选取上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涵盖了各种复杂且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从邻里之间的矛盾,到村集体内部的争议,再到与开发商的博弈,几乎囊括了土地征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纠纷类型。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案情,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个案例的起因、经过、判决结果以及裁判的法律依据。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案例分析中加入的一些“幕后花絮”,比如当事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地方政府的考量等等,这些细节让整个故事更加饱满,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法律的适用并非冰冷的条文,而是与复杂的人情世故交织在一起。读完这本书,我对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流程和潜在风险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感觉自己就像经历了一次法律的“实战演习”,受益匪浅。

评分

当大家看到我的这一篇评价时,表示我对产品是认可的,对价性比认可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肯定商家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因为差评我会直接说为什么的。所以大家就当作是产品质量合格的意思来看就行了。最后祝京东越做越好,大家幸福平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评分

质量不错~价格也给力,支持京东~

评分

质量不错~价格也给力,支持京东~

评分

当大家看到我的这一篇评价时,表示我对产品是认可的,对价性比认可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肯定商家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因为差评我会直接说为什么的。所以大家就当作是产品质量合格的意思来看就行了。最后祝京东越做越好,大家幸福平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评分

内容很实用,案例丰富,适于研究土地补偿分配

评分

内容很实用,案例丰富,适于研究土地补偿分配

评分

刚买的,正在看。刚买的,正在看。

评分

工作需要,天天跟别人吵这个。有了书,有了借鉴

评分

工作需要,天天跟别人吵这个。有了书,有了借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