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读节气》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先生近两年来、在微博中随 节气变化而发表的生活随笔。随笔谈天说地,既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 气的新解读,又是在现代生活中返朴归真的新经历。为了完整地把古人随季 而变的生活方式展现给读者,朱伟先生不但系统地阐释了一年中二十四节气 和七十二候的内涵和风俗习惯,而且还把我们中华老祖宗们留下的随春夏秋 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每两个节气历时一个 农历月,每个农历月*是千姿百态,既有吃喝玩乐的各种活法,又有很多中 国人必备的文史知识。这些内容,以每段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体来描述,引 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和共鸣,上千次的转发和评论的背后,渐渐兴起了随着 朱伟过节气的新时尚。《微读节气》一书配以“网络*美节气图片”摄影师 青简的作品,用现代的镜头画面感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妙,使 洗练、大气的文字有了水墨似的画面效果,而这些画面其实就在我们每天有 滋有味的日子里。《微读节气》是作者两年来对天气、草木变化的细心观察 与亲身经历,集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是一本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生活智 慧的百科全书。
自序
四季
立春
雨水
正月
惊蛰
春分
二月
清明
谷雨
三月
立夏
小满
四月
芒种
夏至
五月
小暑
大暑
六月
立秋
处暑
七月
白露
秋分
八月
寒露
霜降
九月
立冬
小雪
十月
大雪
冬至
十一月
小寒
大寒
十二月
后记
我最近刚读完《微读节气》,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对二十四节气知识的了解,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洗礼和心灵触动。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将无形的时光凝固成触手可及的画面。他/她没有用生硬的学术语言来堆砌,而是将节气的背后故事、民俗风情、天文地理,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巧妙地融为一体。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时间画卷前徐徐展开,每一个节气都是一幅精美的插画,每一个文字都是一首动听的乐章。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个节气时,总会穿插一些古人的生活片段。比如,讲到“白露”时,会描绘古人如何“露沾衣,寒侵袭”,然后引申到这个时节的养生之道;讲到“霜降”时,会讲述 farmers 如何根据霜降来判断是否要收割,以及民间流传的关于霜降的谚语。这些鲜活的例子,让节气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概念,而是真正融入了人们的日常,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智慧的传承。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月下吟诗,看到了辛勤的农夫在田间劳作,感受到了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微读节气》还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农业的知识,更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从古代的占星术,到后来的农历体系,再到各种与节气相关的习俗,无不展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对自然的敬畏。作者在书中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明白,我们所熟知的许多节日,比如清明、端午、中秋,都与节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让我对“中国风”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理解。 而且,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也十分愉悦。作者的语言风格典雅而不失活泼,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时而诙谐,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新鲜感。他/她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将抽象的节气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意象。比如,将“惊蛰”比作春雷唤醒沉睡的大地,将“小雪”比作大地盖上轻柔的绒毯。这些精妙的比喻,让节气的特征跃然纸上,也让我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总的来说,《微读节气》是一本充满智慧和诗意的书。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重新认识了自然,也重新认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节气的变化,感受季节的轮回,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书,我相信任何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共鸣。
评分老实说,《微读节气》这本书,我一开始是被它的书名吸引的,觉得“微读”两个字,暗示着一种轻松、碎片化的阅读体验,很适合我这种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人。然而,当我翻开书,才发现它远不止如此。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却又极其深刻的方式,将二十四节气这个宏大的主题,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充满诗意的篇章。 我非常喜欢作者对每个节气所进行的“个性化”解读。他/她没有采用那种流水账式的讲解,而是为每一个节气都赋予了独特的“性格”和“故事”。比如,讲到“寒露”时,书中会细致地描写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以及秋风渐凉带来的那种略带忧伤的美感,然后引申到这个时节应该如何调整心情,如何养生。这种“情感化”的叙述方式,让节气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个“老朋友”。 《微读节气》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在介绍节气时,会巧妙地穿插各种与节气相关的民俗、诗词、故事。我以前对很多节气的习俗,比如“祭月”、“扫墓”等等,都只是知道大概,但在这本书里,我了解了它们背后深厚的文化渊源和象征意义。作者就像一位导游,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探寻那些被历史尘封的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时间”有了新的认知。我们常常在时间的长河中匆匆而过,而《微读节气》则提醒我,要去感受时间的流逝,去体会四季的轮回。作者通过对不同节气下自然景物、物候变化的细腻描绘,让我学会了“慢下来”,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生命的美好。 总而言之,《微读节气》是一本能够触动心灵的书。它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让我更加懂得感恩自然,更加珍惜当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节气,更是一种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宁静的智慧。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好与诗意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月了,总算看到了尾声,心里还有点不舍。说实话,刚拿到《微读节气》的时候,我压根没抱多大希望,觉得这主题实在太小众了,市面上关于节气、农耕的书籍也不在少数,总担心会是那种枯燥乏味、泛泛而谈的读物。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文字深深吸引了。他/她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友,用一种极其细腻、富有诗意的方式,娓娓道来每个节气的由来、习俗,以及它们如何与自然万物、乃至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尤其喜欢的是作者对“时间”的解读。他/她没有简单地将节气视为一个冷冰冰的时间节点,而是将其融入了季节的流转、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周期之中。读到“立春”时,我仿佛能感受到泥土苏醒的脉动,看到嫩芽挣扎着破土而出;读到“夏至”时,我能体会到骄阳似火的热烈,听到蝉鸣的喧嚣;读到“秋分”时,我能闻到稻谷成熟的芬芳,看到落叶翩跹的诗意;读到“冬至”时,我能感受到万物蛰伏的宁静,期待着新一轮的生机。这种对时间颗粒度的精准把握,让我对“天人合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更让我惊喜的是,《微读节气》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甚至是具体的农事谚语。这些内容让原本可能有些“阳春白雪”的节气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接地气起来。我以前总觉得这些古老的智慧离我们现代人太远,但通过这本书,我发现很多节气的习俗,比如“寒食节”吃冷食,“重阳节”登高饮酒,都依然有着痕迹,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作者就像一位考古学家,一层层剥开历史的尘埃,为我们展现了这些习俗的起源和演变,让我们在品味美食、参与节日的同时,也能追溯那份久远的文化记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常常与四季的节奏脱节,甚至不知道眼前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一年中什么时节应该吃什么最养生。作者在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不同节气下,各地不同的物候现象,以及相应的饮食起居建议。比如,在“小满”时节,文章里会提到“麦秋至,万物将秀”,并给出一些适合这个时节的清淡饮食建议。这让我意识到,遵循节气的规律,不仅仅是古代人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是一种回归健康、平衡生活的重要方式。 总而言之,《微读节气》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节气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文化传承的指南。每次读完一个节气,我都会不自觉地抬头看看天空,感受当下的季节变化,甚至会尝试书中提到的一些简单农事或饮食。感觉自己仿佛真的融入了那古老的农耕文明之中,与天地万物产生了更深的连接。这本书也让我开始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也需要放慢脚步,倾听自然的呼吸,重拾那些被遗忘的传统智慧。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节律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微读节气》这本书时,并没有立刻沉浸进去。作为一个常年混迹于都市丛林的人,我对传统的农耕文明、节气变化这些概念,总觉得有些遥远和陌生。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书中那种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作者并没有用高屋建瓴的姿态来讲述,而是用一种非常平等、亲切的口吻,将那些古老的智慧,以一种极其现代、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节气时,所注入的那种人文关怀。他/她不仅仅是在介绍节气的变化,更是在讲述节气背后,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寄托,甚至是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愈发珍贵的传统习俗。例如,在讲述“小暑”时,书中会提到古人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季,分享一些消暑的小窍门,甚至会引申到“暑气”对人情绪的影响。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述方式,让我觉得节气不仅仅是自然规律,更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载体。 《微读节气》的语言风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幅幅写意的山水画,简练而意境深远。他/她很少使用华丽的辞藻,却能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最动人的画面。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比如,描写“立冬”时,书中寥寥几笔,却勾勒出了大地沉寂、万物萧瑟,但也蕴含着生命轮回的静谧之美。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离那些古老的智慧,并没有那么遥远。很多我们现在认为的“老土”的习俗,其实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都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通过对这些习俗的细致解读,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生命力,依然能够给予我们启迪和力量。 总而言之,《微读节气》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与自然关系的读物。它用一种温和而有力量的方式,引导我慢下来,去感受四季的变化,去体会古人的智慧,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身处喧嚣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拥有一种诗意的生活,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评分最近有幸读到《微读节气》,可以说是被这本书深深地“治愈”了。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焦虑和迷失,而这本书仿佛一股清流,带领我回归内心,重新找回与自然连接的感觉。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节气知识,而是将每一个节气都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他/她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化的视角,讲述着节气如何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又如何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点滴之中。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探讨。作者没有将人类置于自然的对立面,而是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他/她通过对不同节气下动植物的变化,以及各地不同风俗习惯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例如,在讲述“立夏”时,书中会提到“人体内阳气渐盛,需顺应天时,避免过度劳累”,并给出了一些饮食建议。这种将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知识融为一体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节气不仅仅是一种时间上的划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导,一种对身体健康的关怀。 《微读节气》的文字本身也极具感染力。作者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她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我仿佛能看到春雨滋润万物,夏日蛙声阵阵,秋风萧瑟落叶,冬日梅花傲雪。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四季的美丽,更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民俗故事和历史典故,这些内容让节气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深度。我以前对一些节气的习俗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这些习俗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渊源。比如,关于“谷雨”的到来,书中不仅讲述了雨水对农作物的滋养,还提及了“谷雨节”的食俗和祭祀活动,让我对这个节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而言之,《微读节气》是一本能够滋养心灵的书。它让我更加懂得感恩自然,珍惜当下,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节气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我真心推荐给那些渴望在繁忙生活中寻找一处心灵栖息地的人们。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找了很久,发现只有京东有,买了,是正版,内容也还行,简单易懂。
评分书写得不错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找了很久,发现只有京东有,买了,是正版,内容也还行,简单易懂。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找了很久,发现只有京东有,买了,是正版,内容也还行,简单易懂。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找了很久,发现只有京东有,买了,是正版,内容也还行,简单易懂。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找了很久,发现只有京东有,买了,是正版,内容也还行,简单易懂。
评分书写得不错
评分书写得不错
评分一直想买这本书,找了很久,发现只有京东有,买了,是正版,内容也还行,简单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