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筑制图习题集(第2版)

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筑制图习题集(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浙江大学金方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制图
  • 建筑学
  • 规划
  • 习题集
  • 高校教材
  • 工程绘图
  • 制图基础
  • 建筑设计
  • 专业指导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17819
版次:2
商品编码:1032600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筑制图习题集(第2版)》内容包括建立在投影概念基础之上的画法几何基本内容,建筑图的画法及基本制图规范;轴测图、透视图的绘制原理及在建筑表达上的应用等。

目录

练习1 三视图(1)
练习2 三视图(2)
练习3 三视图(3)
练习4 三视图(4)
练习5 三视图(5)
练习6 三视图(6)
练习7 三视图(7)
练习8 三视图(8)
练习9 三视图(9)
练习10 点、直线和平面(1)
练习11 点、直线和平面(2)
练习12 点、直线和平面(3)
练习13 定位问题(1)
练习14 定位问题(2)
练习15 定位问题(3)
练习16 定位问题(4)
练习17 定位问题(5)
练习18 定位问题(6)
练习19 定位问题(7)
练习20 量度问题
练习21 曲线曲面(1)
练习22 曲线曲面(2)
练习23 曲线曲面(3)
练习24 曲线曲面(4)
练习25 建筑图(1)
练习26 建筑图(2)
练习27 建筑图(3)
练习28 建筑图(4)
练习29 建筑图(5)
练习30 轴测图(1)
练习31 轴测图(2)
练习32 轴测图(3)
练习33 轴测图(4)
练习34 轴测图(5)
练习35 轴测图(6)
练习36 透视图(1)
练习37 透视图(2)
练习38 透视图(3)
练习39 透视图(4)
练习40 透视图(5)
练习41 透视图(6)
练习42 透视图(7)
练习43 透视图(8)
练习44 透视图(9)
练习45 透视图(10)
练习46 透视图(11)
练习47 透视图(12)
练习48 透视图(13)
练习49 透视图(14)
练习50 透视图(15)
练习51 阴影(1)
练习52 阴影(2)
练习53 阴影(3)
练习54 阴影(4)
练习55 阴影(5)
练习56 阴影(6)
练习57 阴影(7)
练习58 阴影(8)
练习59 阴影(9)
练习60 阴影(10)

前言/序言


建筑制图基础与实践:从草图到规范的系统训练 本书是一本旨在为高校建筑学专业学生提供系统、全面、深入的建筑制图基础训练的习题集。作为“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系列中的一员,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行业标准、教学理念以及一线教师的反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与完善,力求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练习的针对性上,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 本书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掌握扎实的建筑制图技能,理解并运用相关的国家及行业规范,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本书旨在达成以下目标: 1. 建立规范的制图意识: 通过系统性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建筑制图的通用语言和表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线型、图例、标注、比例等,形成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化制图习惯。 2. 掌握多维度的表达能力: 建筑设计需要从平面、立面、剖面等多个维度进行表达。本书的习题将涵盖各类基本图纸的绘制,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视角下建筑的形态、空间关系以及结构构成。 3. 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 习题内容涉及建筑的墙体、门窗、楼板、楼梯、屋顶等基本构成要素的绘制与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这些要素的功能、尺寸以及相互连接关系。 4. 熟悉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建筑设计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建立在严谨的数据和规范之上。本书的练习将引导学生关注并运用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参数,如房间净高、墙体厚度、门窗洞口尺寸、坡度等,理解这些参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5. 培养空间想象与逻辑思维: 制图不仅仅是技术的操作,更是空间思维的体现。通过绘制不同复杂度的建筑部件和节点,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学会如何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形表达。 6. 对接工程实践与行业标准: 本书的习题内容严格参照中国国家标准(如GB 50001系列建筑制图标准等)及行业惯例,确保学生所学的技能与未来的实际工作紧密对接,为他们顺利进入设计院、施工单位等行业领域做好准备。 7.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筑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制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一步。本书的习题设计注重贴近实际项目中的常见问题,例如如何清晰地表达某个复杂节点,如何有效地标注尺寸以避免误解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内容构成与特色: 本书遵循从基础到进阶、从局部到整体的逻辑顺序,共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以及必要的指导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制图基础(Drawing Fundamentals) 线条与图例(Lines and Symbols): 介绍不同线型(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画线等)的含义与用途,以及常用的建筑图例(如墙体、门、窗、楼梯、材料等)的规范表示方法。习题包括使用不同线型绘制简单图形,识别和绘制各种标准图例。 尺寸标注与比例(Dimensioning and Scale): 重点讲解建筑制图中尺寸标注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包括基准尺寸、累加尺寸、尺寸链的绘制,以及建筑图纸的常用比例(如1:50, 1:100, 1:200等)的选取与应用。习题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尺寸绘制图形,并在图纸上进行规范标注。 常用平面图绘制(Basic Plan Drawing): 从最基本的房间平面图开始,引导学生绘制不同形状的房间,包括内部墙体、门窗洞口等的布置。习题难度循序渐进,从简单的矩形房间到带有多个功能区域的复杂平面。 第二部分:建筑基本要素的表达(Representation of Basic Building Elements) 墙体、楼板与天花(Walls, Floors, and Ceilings): 深入讲解不同类型墙体(承重墙、隔墙、外墙等)在平面、立面和剖面图中的表达方式,以及楼板、天花的构造和绘制要点。习题将涉及绘制不同墙体组合的平面图,以及展示楼板、天花剖面构造的练习。 门与窗(Doors and Windows): 详细介绍各类门窗在平面、立面和剖面图中的表示方法,包括开启方式、尺寸标注、节点大样等。习题将涵盖绘制带有不同类型门窗的房间,并要求标注准确的尺寸和类型。 楼梯与坡道(Stairs and Ramps): 重点讲解楼梯的构成要素(踏步、平台、栏杆等)、尺寸计算原则(如舒适的步高、步宽)以及在平面、立面和剖面图中的绘制方法。同时,也包含坡道的表达。习题将要求学生绘制不同形式的楼梯,如直梯、L型梯、U型梯等,并进行必要的尺寸标注。 屋顶与构件(Roofs and Components): 介绍不同类型的屋顶(平屋顶、坡屋顶等)及其构造,以及屋顶上的构件(如烟囱、老虎窗等)的绘制。习题将涉及绘制简单的屋顶平面和剖面图,展示其构造细节。 第三部分:多视图表达与综合图纸(Multi-view Representation and Integrated Drawings) 立面图绘制(Elevation Drawing): 讲解立面图的绘制原则,包括投影方向、高度标注、外饰面表示等。习题将要求学生根据平面图或模型绘制建筑的正面、侧面、背面立面图,并进行准确的尺寸标注。 剖面图绘制(Section Drawing): 详细介绍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剖切位置的选择、可见与不可见线条的区分、剖面线的使用以及剖面内部构造的表达。习题将引导学生绘制建筑不同方向的剖面图,展现内部结构和空间关系。 节点详图绘制(Detail Drawing): 讲解节点详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绘制包含关键构造细节的详图,如墙体与楼板连接节点、门窗洞口节点、屋顶泛水节点等。习题将要求学生绘制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局部节点大样,体现设计的精细化。 第四部分:常用建筑部件与案例分析(Common Building Elements and Case Studies) 常用构件图示(Illustrations of Common Components): 包含一些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标准构件,如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在平面、立面和剖面图中的典型表达方式。 综合案例练习(Integrated Case Exercises): 提供一些小型建筑单体或局部空间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章节学到的知识,绘制完整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并辅以必要的节点详图。这些案例的设计要求会逐步提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本书的修订亮点(第2版): 更新国家标准: 全面参照并更新了最新的国家建筑制图相关标准,确保习题的规范性和前沿性。 精选与优化习题: 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反馈,优化了习题的难度梯度和针对性,删减了部分陈旧或重复的习题,增加了更具代表性和挑战性的新题。 强调数字化制图基础: 虽然本书仍以手工制图为基础进行训练,但鼓励学生将纸面练习与辅助性的数字化工具(如AutoCAD, SketchUp等)结合,为向BIM等更先进技术过渡打下基础。部分习题会引导学生理解数字化制图中参数化表达的逻辑。 增加图解说明: 对一些关键的概念和难点,增加了更直观的图解说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拓展应用场景: 部分习题的案例背景更加丰富,涵盖了住宅、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拓宽学生的视野。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最适合作为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低年级学生的必修教材或配套练习册,也可供建筑学专业相关方向(如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等)的学生参考。 课堂教学: 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选取相应的章节和习题进行讲解和布置。 课后练习: 学生应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动手实践是掌握制图技能的关键。 自我学习: 学生可以利用本书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与比对: 完成习题后,可参考书中提供的部分参考答案(如适用)或教师的讲解进行比对和纠正。 学习建议: 1. 勤动手,多练习: 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各种制图技巧和规范。 2. 重理解,不死记: 在练习的同时,要深入理解每一条线、每一个图例、每一个标注背后的含义和逻辑,避免机械记忆。 3. 勤思考,善总结: 在绘制过程中,多思考建筑的构成、空间关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及时总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对照规范,精益求精: 始终将自己的图纸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对照,力求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5. 发挥想象,勇于创新: 在掌握基本规范的前提下,也鼓励学生在图纸表达上发挥创意,用最清晰有效的方式来传达设计意图。 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系统的训练,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将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建筑制图基础,培养出严谨细致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建筑设计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教材的排版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一改我对传统教科书那种刻板、沉闷的印象。打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清晰、专业的版式布局,大量的图例和示例穿插得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制图规范和技巧讲解变得生动起来。尤其赞赏的是,它在关键知识点上使用了不同字号和加粗处理,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墨迹清晰不晕染,这对于需要大量做笔记和反复翻阅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不过,我注意到在某些复杂的节点图例中,线条的粗细区分度可以再加强一些,特别是在打印输出的A3图纸上,有时候会略显模糊,希望下一版能在这方面有所优化,毕竟建筑制图的精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再细微的差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理解和实践效果。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视觉传达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设计精美的专业手册,让人愿意捧在手里细细研读。

评分

在习题设计的实用性和挑战性之间,这本书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初期的练习题主要侧重于基础技能的巩固,比如各种尺度的运用、标准符号的记忆和手绘草图的快速表达能力,这些都是打好地基不可或缺的步骤。而随着章节深入,题目的难度曲线明显抬升,开始要求我们将不同专业(如结构、设备)的图纸要素进行整合表达,甚至加入了对BIM模型信息的提取和二维化表达的要求,这极大地锻炼了跨专业协作的思维。我甚至觉得,一些后期的大型综合练习,已经可以作为小型课程设计或实践作业来使用,它提供的场景设置非常贴近真实的工作环境,迫使读者不仅要完成“画图”的任务,更要思考“为什么这么画”。当然,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后期的挑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挫败感,但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它推着你必须去主动查阅规范和参考资料,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或许比习题本身更有价值。

评分

从教辅资料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讲解清晰度和示例的完备性是令人称赞的。它没有将答案直接堆砌在后面,而是采取了一种“引导式”的反馈机制,很多关键步骤的解析是穿插在例题说明中的,这有效地防止了学生产生“抄袭答案”的惰性。在错误分析部分,它会深入剖析常见制图错误背后的认知偏差,例如,为什么新手容易混淆平面图和立面图的表达逻辑,然后针对性地给出修正的建议和练习。这种“对症下药”的教学思路,体现了编者对教学实践的深刻理解。我个人认为,对于自学或者辅导班的老师来说,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友好,它本身就提供了一套完整且逻辑自洽的教学路径。如果能增加一些针对不同软件平台(如AutoCAD、Revit基础操作)的制图辅助说明或快捷键提示,作为辅助工具的参考,那将是锦上添花,能让初次接触软件的学生更快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支持是其一大亮点,这在传统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虽然我主要依赖纸质版进行学习,但其附带的在线资源链接(如规范查询入口、在线模型演示等)极大地拓宽了学习的边界。特别是那些动态演示的图纸生成过程,对于理解复杂的透视和投影变化简直是神器般的存在。它清晰地表明了,现代建筑制图早已不是孤立的绘图行为,而是与数字信息模型紧密相连的过程。此外,书中在每章末尾推荐的延伸阅读和行业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它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放置在了更宏大的行业背景下进行审视。这些补充材料不仅丰富了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种持续学习和关注行业前沿的习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起点,但更鼓励学习者向外探索更广阔的专业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是为有志于建筑行业深耕的学子量身打造的,它涵盖了从最基础的几何投影到复杂建筑全过程的制图表达要求,内容体系结构非常严谨。我特别欣赏它对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紧密结合,每一个练习题的设置,都严格遵循了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这保证了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是“活的”,而非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线条绘制,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表达方式背后的设计意图和信息传递逻辑,这一点对于培养我们的“制图思维”至关重要。比如,关于剖面图和详图的逻辑关系,书中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练习,将复杂的空间关系层层剥开,让人豁然开朗。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种由浅入深、注重逻辑链条构建的编排方式,远比单纯罗列规则要有效得多,它真正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图”和“如何画图”背后的原理。

评分

《高校建筑l学专l业指导o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y筑E制图习题集(第H2版)》(L浙江大学金方)【摘要 书评 XYY试读】- 图书

评分

书评

评分

《高校建筑l学专l业指导o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y筑E制图习题集(第H2版)》(L浙江大学a金方a)【摘要

评分

《高校h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p会r规划推荐tk教材:建筑制图习题集E(第2版J)》(浙江大学金方)mR【摘要

评分

书评

评分

《高t校建筑tl学专l业指导o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y筑E制图习题集(第Hu2版)》(L浙江大学金方)【v摘要v

评分

《高校建筑学专k业指nn导o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筑y制Ap图习D题集(第2p版)》(浙L江大Nr学金Q方)【摘要

评分

图书

评分

试读Z】b-G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