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地图上的古希腊史(第二版)
定价:24.00元
作者:陈超 刘衍钢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47309391
字数:200000
页码: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看点:
《地图上的古希腊史》遵循整套“地图说史”丛书的创作理念,左图右史,直观历史,与套书中其他单本一样,本书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深厚的底蕴,由关心公众历史教育的老将新秀撰写。书中收录了五十多幅原创绘制矢量地图,所配文字也非常简明易懂,既适合历史教师教学辅助之用,也适合学生自学入门,是了解古希腊历史的入门书。
同类书参考:
《希腊史》、《牛津古希腊史》、《荷马史诗》、《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与传说》、《理想国》、《伊索寓言》
内容提要
本书以五十多幅原创绘制地图加简短说明文字的形式,文图对应地讲述了古希腊自克里特岛文明初萌到希腊化时代终结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黑暗时代后城邦的逐步崛起、希腊民主赖以形成的改革三部曲、“历史之父”带你游览希腊人身处的世界、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的纠缠、全盛时期雅典的荣光、古希腊的多处神域圣所与四大运动会、亚历山大的东征壮举和所开启的希腊化时代……古希腊说不完道不尽的种种传奇,将在地图和文字的交融中,得到直观、简明的呈现,便于随时快速查阅,简明扼要理解。第二版在版的基础上,对文字和地图都作了修订。
目录
1、古希腊文明的地理范围
2、克里特岛的宫殿
3、迈锡尼文明
4、荷马时代
5、城邦的崛起
6、希腊人的大殖民
7、斯巴达的与伯罗奔尼撒
8、梭伦改革
9、僭主政治的兴起
10、庇希特拉图的僭政
11、克里斯提尼改革
12、希罗多德眼中的世界
13、希波战争·伊奥尼亚起义
14、希波战争·马拉松之战
15、希波战争·温泉关传奇
16、希波战争·决战萨拉米斯
17、提洛同盟
18、伯利克里与雅典
19、全盛时期的雅典·卫城
20、全盛时期的雅典·市政广场
21、全盛时期的雅典·港口
22、诸神的居所
23、泛希腊运动会
24、伯罗奔尼撒战争·阿齐达姆斯斯战争
25、伯罗奔尼撒战争·西西里远征
26、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九年
27、伯战之后的希腊
28、色诺芬的万人远征
29、特拜的霸权
30、马其顿的崛起·称雄北方
31、马其顿的崛起·征服希腊
32、亚历山大东征·打败波斯
33、亚历山大东征·成就帝国
34、继位者战争
35、塞琉古王国
36、马其顿王国
37、托勒密王国
38、帕加玛王国
39、希腊化时代的犹太人
希腊化时代的终结
作者介绍
陈超 复旦大学历史系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社会文化史。
刘衍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希腊化时代的社会文化史。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在于它完美地平衡了“内向者”的特质与“谈判”的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性格偏内敛的人,我一直觉得谈判桌是属于那些外放、声音洪亮的人的战场。然而,这本书的观点完全扭转了我的看法,它不是让你去模仿别人,而是让你去发掘自己身上那些被低估的优势。它详细阐述了内向者在倾听、深度思考、准备充分以及情绪稳定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教你如何将这些优势最大化地融入到谈判策略中。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提问的艺术”的那一章节,它提供了一套精妙的提问技巧,能够引导对方主动暴露信息,而自己却只需保持沉默和观察。这种不靠“抢话”来赢得局面的方式,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它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沉默和深思熟虑的提问,比滔滔不绝的雄辩更有力量。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对“我不是那种人”的自我设限,让我对接下来的职场挑战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罕见的、跨学科的整合视角。作者似乎融合了行为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一些神经科学的知识,来构建他的谈判模型。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证逻辑非常坚实,而非仅仅基于经验之谈。我以前读过的同类书籍,很多都是基于作者个人的成功经验,缺乏普适性,但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更为扎实,更容易被验证和推广。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关于“价值观匹配”的章节。作者深入探讨了如何识别对方隐藏的深层动机,并构建一个能同时满足双方核心价值的“第三选择”。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你退我进”的妥协,而是一种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它将谈判的境界提升到了“共同创造价值”的高度。对于那些希望在复杂的利益交织中找到优雅解决方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智慧和同理心,去解开最难的“死结”。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风格,我会选择“精炼”。它没有冗余的废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案例似乎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和删减,直指核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管理”时的视角转换。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将冲突视为敌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信息富集的信号源。书中关于“情绪降温技术”的描述非常具有实操性,它不是教你如何压抑情绪,而是教你如何识别情绪的触发点,并提供了一系列即时反应的工具包。这些工具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带有明确步骤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比如在压力下如何进行“认知重构”和“身体锚定”。我尝试在最近的一次团队意见分歧中使用了一个小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同事们很快就从对立转向了合作。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极佳,每一章的结尾都有一个“关键反思点”,非常适合反复阅读和回顾。它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而不是一次性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让我叹为观止,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与人沟通的书,更像是一本剖析人性的教科书。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各种复杂情境的描摹栩栩如生,让你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那些微妙的心理博弈。我特别欣赏它没有落入那种“成功学”的窠臼,而是提供了一套更接地气、更注重内在修炼的方法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说服”这件事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以前总觉得谈判就是一场唇枪舌剑的较量,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对局面的掌控和对人心的洞察。书里提供的那套系统性的框架,从准备阶段的心态调整,到实际操作中的语言艺术,再到收尾阶段的巩固,每一步都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尤其是一些关于非语言沟通的分析,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错过了多少重要的信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从根本上改变你看待冲突和合作的视角,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面对挑战时的从容姿态。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消化完这本书的内容,因为它实在太厚实了,信息密度高到让人想一页一页地做笔记。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权力动态”的深刻解读。很多市面上的指南都避讳谈论这个敏感话题,但这本书却勇敢地把它放在核心位置进行剖析。作者用大量的案例,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僵局,都展示了权力是如何产生、如何被感知以及如何被巧妙地转移和平衡。我特别喜欢它提出的“最小阻力路径”原则,这个概念瞬间解开了我过去很多困惑——为什么有时候看似强硬的立场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沉稳、学术,带着一种老派的严谨感,但语言又足够生动,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味。读到后面,我甚至觉得这更像是一部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专著,而非单纯的实用手册。它迫使你去思考,你究竟想通过这次互动达到什么目的,以及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人性代价”。对于希望建立长期、可持续合作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稳健的道德和策略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