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谈判力

内向谈判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威廉·尤里(WilliamUry)著陈柳译 著
图书标签:
  • 内向者
  • 谈判技巧
  • 沟通
  • 人际关系
  • 职场
  • 自我提升
  • 心理学
  • 影响力
  • 情商
  • 高效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9206
商品编码:10451926368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地图上的古希腊史(第二版)

定价:24.00元

作者:陈超 刘衍钢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47309391

字数:200000

页码: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本书接续了传统史述“左图右史”的优良传统,以丰富的地图结合一篇篇千字文,史地结合、文图对应地讲述历史。
  2. 本书形式独特,所绘地图在其他中文世界史图书中很难找到,且与文字对应,有所说明,填补了目前市面上此类图书缺乏的空白。
  3. 本书地图力求简明,文字力求通俗,世界历史初学者一开始就形成结合地图来阅读历史,甚至自己动手绘制历史地图的习惯。
  4.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听取各方意见进行了修订,第二版得到史学界诸多学者的推荐,也得到中学教育界众多特级教师的推荐。

本书看点:

《地图上的古希腊史》遵循整套“地图说史”丛书的创作理念,左图右史,直观历史,与套书中其他单本一样,本书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深厚的底蕴,由关心公众历史教育的老将新秀撰写。书中收录了五十多幅原创绘制矢量地图,所配文字也非常简明易懂,既适合历史教师教学辅助之用,也适合学生自学入门,是了解古希腊历史的入门书。

同类书参考:

《希腊史》、《牛津古希腊史》、《荷马史诗》、《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与传说》、《理想国》、《伊索寓言》

内容提要


本书以五十多幅原创绘制地图加简短说明文字的形式,文图对应地讲述了古希腊自克里特岛文明初萌到希腊化时代终结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黑暗时代后城邦的逐步崛起、希腊民主赖以形成的改革三部曲、“历史之父”带你游览希腊人身处的世界、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的纠缠、全盛时期雅典的荣光、古希腊的多处神域圣所与四大运动会、亚历山大的东征壮举和所开启的希腊化时代……古希腊说不完道不尽的种种传奇,将在地图和文字的交融中,得到直观、简明的呈现,便于随时快速查阅,简明扼要理解。第二版在版的基础上,对文字和地图都作了修订。

目录


1、古希腊文明的地理范围

2、克里特岛的宫殿

3、迈锡尼文明

4、荷马时代

5、城邦的崛起

6、希腊人的大殖民

7、斯巴达的与伯罗奔尼撒

8、梭伦改革

9、僭主政治的兴起

10、庇希特拉图的僭政

11、克里斯提尼改革

12、希罗多德眼中的世界

13、希波战争·伊奥尼亚起义

14、希波战争·马拉松之战

15、希波战争·温泉关传奇

16、希波战争·决战萨拉米斯

17、提洛同盟

18、伯利克里与雅典

19、全盛时期的雅典·卫城

20、全盛时期的雅典·市政广场

21、全盛时期的雅典·港口

22、诸神的居所

23、泛希腊运动会

24、伯罗奔尼撒战争·阿齐达姆斯斯战争

25、伯罗奔尼撒战争·西西里远征

26、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九年

27、伯战之后的希腊

28、色诺芬的万人远征

29、特拜的霸权

30、马其顿的崛起·称雄北方

31、马其顿的崛起·征服希腊

32、亚历山大东征·打败波斯

33、亚历山大东征·成就帝国

34、继位者战争

35、塞琉古王国

36、马其顿王国

37、托勒密王国

38、帕加玛王国

39、希腊化时代的犹太人

希腊化时代的终结

作者介绍


陈超 复旦大学历史系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社会文化史。

刘衍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希腊化时代的社会文化史。

文摘



序言



《内向谈判力》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内向者优势,在谈判中取得成功的实用指南。本书深入剖析了内向者在社交互动和决策过程中的独特特质,并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内向者克服潜在的挑战,将天生的优势转化为强大的谈判筹码。 核心洞察:内向者的谈判优势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内向并非劣势,而是可以转化为强大谈判力的独特优势。与外向者不同,内向者往往具备以下特质,这些特质在谈判中显得尤为宝贵: 深度思考与分析能力: 内向者倾向于在行动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周密的分析。在谈判前,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对方的需求、潜在的痛点和可能的让步空间,从而制定出更加周全的策略。这种深度分析能力使得内向者在谈判中不易冲动,更能做出理性的判断。 专注与倾听能力: 内向者在接收信息时更加专注,并且擅长倾听。在谈判过程中,他们能够聚精会神地听取对方的陈述,捕捉关键信息,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出色的倾听能力有助于建立信任,发现隐藏的需求,并为后续的策略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谨慎与周全的准备: 内向者通常比外向者更加谨慎,他们在参与一场重要的谈判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这包括对谈判议题的深入了解、对自身底线的清晰界定、对对方可能提出的异议的预设,以及对备选方案的构思。这种周全的准备能够显著降低谈判中的不确定性,增强自信心。 观察力与洞察力: 内向者往往是敏锐的观察者,他们善于捕捉非语言信号,如肢体语言、语气变化以及表情的微小波动。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能够揭示对方真实的情绪和意图,从而帮助内向者更准确地评估局势,调整谈判策略。 耐心与持久力: 内向者通常拥有良好的耐心,他们不会因为短期的僵局而轻易放弃。在复杂的谈判中,能够保持冷静和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或者通过迂回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对于达成长期互利的协议至关重要。 策略性思维而非冲动性反应: 内向者更倾向于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的决策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性反应,而非一时冲动的举动。在谈判中,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被对方的言语或行为所激怒,从而保持谈判的稳定性和建设性。 对细节的关注: 内向者对细节的敏感度很高,这让他们在谈判中能够注意到常人忽略的关键条款或潜在的漏洞。在审阅协议或讨论细节时,这种特质能有效避免未来的麻烦,确保协议的严谨性。 破解内向者在谈判中面临的常见误区与挑战 本书并非一味强调内向者的优势,而是诚实地剖析了内向者在谈判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不擅长表达”的焦虑: 许多内向者担心自己在辩论和表达观点时不如外向者流利和自信。本书将阐述如何通过清晰的逻辑、有力的证据以及简洁的语言来弥补表达上的不足,强调“说得多”不等于“说得好”。 “我怕冲突”的心理: 冲突往往是谈判的必然组成部分。本书将指导内向者如何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分歧,将冲突视为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威胁。学习如何在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也尊重对方的观点。 “我不擅长说服”的自我怀疑: 说服他人并非仅仅依靠巧舌如簧。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充分的准备、真诚的沟通以及提供对方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来赢得对方的认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说服效果。 “我容易疲惫”的能量消耗: 长时间的社交互动和高度集中的思维对于内向者来说可能消耗大量精力。本书将提供关于如何管理谈判过程中的能量,合理安排休息,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谈判节奏的实用建议。 “我害怕被拒绝”的心态: 谈判过程中,拒绝是常有的事。本书将帮助内向者建立更健康的应对机制,将拒绝视为反馈,而不是对个人价值的否定,并从中学习,不断优化谈判策略。 实操性策略与技巧:将内向特质转化为谈判力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提供一系列可操作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内向者将上述优势转化为实际的谈判成果: 1. 深度研究与信息收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内向实践: 如何利用内向者的专注力,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对方公司或个人的背景信息搜集。 构建信息数据库: 制定系统性的信息收集框架,确保在谈判前掌握一切可能用到的信息。 提问的艺术: 学习如何设计开放式和探索性问题,以温和但有效的方式挖掘对方的真实需求和底线。 2. 战略性准备与目标设定: 明确你的“BATNA” (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 如何在谈判前清晰界定自己的最佳替代方案,从而拥有坚实的谈判底气。 设定“TR” (Target Resolution) 与“Walk-away Point”: 精准设定谈判目标,以及不容触碰的底线,并为之制定多层次的预案。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通过内向者擅长的深度思考,预设多种谈判场景,并进行反复推演,增强应对能力。 3. 倾听与沟通的智慧: “听懂比说出更重要”的谈判原则: 如何运用内向者的专注力和倾听技巧,捕捉对方的言外之意,理解其深层需求。 积极倾听与反馈: 学习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简短的确认性回应,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从而建立信任。 有力的提问,而非强硬的反驳: 如何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而不是直接否定,从而化解对峙。 4. 非语言沟通与情绪管理: “沉默的力量”: 如何在谈判中合理运用沉默,制造思考空间,让对方感到压力或反思。 观察力的运用: 如何通过解读对方的非语言信号,洞察其真实意图和情绪状态,并据此调整策略。 平和姿态下的坚定立场: 如何在不表现出攻击性的情况下,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诉求。 5. 谈判策略的创新应用: “双赢”而非“零和博弈”的思维: 如何从内向者的全局观出发,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迂回战术”与“耐心等待”: 在遭遇僵局时,如何运用策略性的耐心,通过调整议题、引入第三方或给予合理让步来突破困境。 “文本的力量”: 如何利用内向者严谨细致的特质,在合同条款的制定和审核中,为自己争取最大的保障。 6. “后谈判”的延伸: 协议的执行与关系维护: 如何在谈判结束后,继续运用内向者的细致与真诚,确保协议的顺利执行,并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 经验总结与迭代优化: 如何通过内向者擅长的复盘与反思,不断总结谈判经验,提升未来的谈判能力。 谁应该阅读这本书? 所有希望提升谈判技巧的内向者: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商务人士,只要你是内向者,都能从中受益。 希望理解和支持内向同事或伙伴的外向者: 了解内向者的谈判风格,有助于建立更有效的跨团队协作。 致力于实现更公平、更互利的谈判环境的专业人士: 本书提供的策略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对提升组织整体谈判能力有启发。 《内向谈判力》将颠覆你对内向者和谈判的固有认知,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外向”的谈判者,而是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属于你自己的“内向”谈判者。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拥抱你的天性,发掘你独特的优势,并在任何谈判场合自信地赢得你应得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在于它完美地平衡了“内向者”的特质与“谈判”的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性格偏内敛的人,我一直觉得谈判桌是属于那些外放、声音洪亮的人的战场。然而,这本书的观点完全扭转了我的看法,它不是让你去模仿别人,而是让你去发掘自己身上那些被低估的优势。它详细阐述了内向者在倾听、深度思考、准备充分以及情绪稳定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教你如何将这些优势最大化地融入到谈判策略中。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提问的艺术”的那一章节,它提供了一套精妙的提问技巧,能够引导对方主动暴露信息,而自己却只需保持沉默和观察。这种不靠“抢话”来赢得局面的方式,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它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沉默和深思熟虑的提问,比滔滔不绝的雄辩更有力量。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对“我不是那种人”的自我设限,让我对接下来的职场挑战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罕见的、跨学科的整合视角。作者似乎融合了行为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一些神经科学的知识,来构建他的谈判模型。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证逻辑非常坚实,而非仅仅基于经验之谈。我以前读过的同类书籍,很多都是基于作者个人的成功经验,缺乏普适性,但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更为扎实,更容易被验证和推广。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关于“价值观匹配”的章节。作者深入探讨了如何识别对方隐藏的深层动机,并构建一个能同时满足双方核心价值的“第三选择”。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你退我进”的妥协,而是一种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它将谈判的境界提升到了“共同创造价值”的高度。对于那些希望在复杂的利益交织中找到优雅解决方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智慧和同理心,去解开最难的“死结”。

评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风格,我会选择“精炼”。它没有冗余的废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案例似乎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和删减,直指核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管理”时的视角转换。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将冲突视为敌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信息富集的信号源。书中关于“情绪降温技术”的描述非常具有实操性,它不是教你如何压抑情绪,而是教你如何识别情绪的触发点,并提供了一系列即时反应的工具包。这些工具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带有明确步骤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比如在压力下如何进行“认知重构”和“身体锚定”。我尝试在最近的一次团队意见分歧中使用了一个小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同事们很快就从对立转向了合作。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极佳,每一章的结尾都有一个“关键反思点”,非常适合反复阅读和回顾。它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而不是一次性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让我叹为观止,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与人沟通的书,更像是一本剖析人性的教科书。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各种复杂情境的描摹栩栩如生,让你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那些微妙的心理博弈。我特别欣赏它没有落入那种“成功学”的窠臼,而是提供了一套更接地气、更注重内在修炼的方法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说服”这件事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以前总觉得谈判就是一场唇枪舌剑的较量,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对局面的掌控和对人心的洞察。书里提供的那套系统性的框架,从准备阶段的心态调整,到实际操作中的语言艺术,再到收尾阶段的巩固,每一步都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尤其是一些关于非语言沟通的分析,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错过了多少重要的信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从根本上改变你看待冲突和合作的视角,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面对挑战时的从容姿态。

评分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消化完这本书的内容,因为它实在太厚实了,信息密度高到让人想一页一页地做笔记。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权力动态”的深刻解读。很多市面上的指南都避讳谈论这个敏感话题,但这本书却勇敢地把它放在核心位置进行剖析。作者用大量的案例,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僵局,都展示了权力是如何产生、如何被感知以及如何被巧妙地转移和平衡。我特别喜欢它提出的“最小阻力路径”原则,这个概念瞬间解开了我过去很多困惑——为什么有时候看似强硬的立场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沉稳、学术,带着一种老派的严谨感,但语言又足够生动,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味。读到后面,我甚至觉得这更像是一部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专著,而非单纯的实用手册。它迫使你去思考,你究竟想通过这次互动达到什么目的,以及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人性代价”。对于希望建立长期、可持续合作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稳健的道德和策略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