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5部分:通用事件和订阅(GES)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5部分:通用事件和订阅(G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电力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能量管理系统
  • API
  • 事件驱动
  • 订阅模式
  • 通用事件
  • EMS
  • 智能电网
  • 物联网
  • 数据接口
  • 工业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083.2223
版次:1
商品编码:1049221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
字数: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DL/T 890.2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 第2部分:术语;DL/T 890.30l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301部分:公共信息模型(CIM)基础;IEC 61970-302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302部分:公共信息模型(CIM)财务、能量计划和备用;
DL/z 890.401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l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框架;
IEC 61970-402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2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公共服务;
IEC 61970-403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3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通用数据访问;
IEC 61970-404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4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高速数据访问;
DL/T 890.405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5部分:通用事件和订阅(GES);
IEC 61970-407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7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时间序列数据访问;
IEC61970-453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53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图表定义交换(公共图形交换);
DL/T 890.501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501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公共信息模型的资源描述框架(CIM RDF)模式。

目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通用事件和订阅(规范性)
5 通用事件订阅——告警与事件
附录A(资料性附录)代理事件订阅顺序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1 范围
DL/T 890.405通用事件和订阅(GES)规定了一个用于高效交换消息的通用接口。本部分考虑了由提供有效数据交换的局域网(LAN)以及跨越局域网引起的时延。通用事件和订阅(GES)API被期望能够为实现应用集成提供一种主要手段。在GES API范围之外,其他API解决运行系统中应用的高性能、实时性交互要求,以及面向请求/应答的通用数据访问等问题。
DL/T 890.405来源于对象管理组织(OMG)工业系统数据采集告警和事件(DAIS A&E;)规范。OMG DAIS A&E;依赖于OMG数据访问设施(DAF)与OPC告警和事件(A&E;)规范。OMG DAIS A&E;是一个采用(;ORBA为平台的平台相关模型(PSM:),而OPC A&E;为采用COM为平台的PSM。想要了解OMG DAIS A&E;以及OPC A&E;的实现者应该阅读这些文档。
GES接口的目标是要与其他基于DL 890的接口进行互操作。因此,它可能使用从其他接口获得的信息来访问相同的信息,例如:
——对象标识符;
——属性名或标识符;
——类名或标识符。
在实现GES接口的服务器上,数据组织方式可通过数据与元数据浏览接口查看。如果客户端事先知道对象、类和属性标识符,那么也可以直接使用数据访问接口而不通过浏览接口。对象标识符可以从其他接口获取的数据中提取,例如一个CIM XML文件或DL 890.404接口。文档DL 890.45×将描述哪些类和属性是可用的。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主题的图书简介,旨在避免提及您提到的《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5部分:通用事件和订阅(GES)》的内容。 --- 图书名称:《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控制与实时优化》 图书简介 在现代制造业与基础设施领域,工业自动化系统已成为驱动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本书深入探讨了当代工业网络化控制架构的设计、实现与优化,重点关注系统间的互操作性、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以及整体系统的鲁棒性。 第一部分:工业网络通信协议的演进与标准化 本部分详尽回顾了工业通信协议从传统现场总线(如Profibus, Modbus)向现代以太网基础架构演进的历程。我们着重分析了基于以太网的控制网络(如EtherNet/IP, PROFINET)在带宽、确定性与安全方面的提升。详细阐述了时间敏感网络(TSN)技术在确保实时性与确定性通信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比了不同TSN配置方案在实际工厂环境中的应用优劣。此外,本书还深入解析了OPC UA作为跨平台信息集成框架的架构及其在设备与上层应用数据交换中的标准化优势。 第二部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与模型 现代自动化解决方案日益倾向于分布式和模块化的结构。本部分聚焦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基于控制器的网络化架构(如PLC-to-PLC通信)。我们构建了面向服务的控制架构(SOA for Control)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如何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范式来管理复杂系统的功能模块。书中详细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同步与协调机制,包括状态同步、任务调度以及故障隔离策略。特别地,本书对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在控制回路中的集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将部分控制逻辑和数据预处理下沉到操作层级对系统响应时间的影响。 第三部分:基于先进算法的实时过程优化 控制的终极目标是优化。本部分超越了基础的PID控制,专注于高阶的实时优化技术。我们详细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理论基础、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数据驱动模型与第一性原理模型)以及在复杂多变量系统中的应用。书中提供了如何利用在线优化算法在生产波动、约束变化的环境下,实时调整控制策略以最小化能耗、最大化产出或提升产品质量的案例分析。此外,对非线性系统和不确定性系统下的鲁棒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论述,确保系统在面对模型误差或外部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第四部分:系统级安全与功能安全集成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ICS)的网络化程度加深,网络安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核心议题。本书在安全章节中,系统性地梳理了工业控制系统特有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分层防御策略,涵盖了物理隔离、网络分段(DMZ设计)、访问控制以及对特定工业协议的深度包检测。功能安全方面,我们结合IEC 61508和IEC 61511标准,重点分析了安全仪表系统(SIS)的可靠性评估、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确定过程,以及如何将功能安全要求无缝集成到整体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生命周期管理中。 第五部分:面向数据驱动的诊断与预测性维护 数字化转型要求控制系统不仅要运行,还要“学习”和“预警”。本部分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自动化系统生成的海量时间序列数据。我们介绍了用于过程监控的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进阶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如异常检测算法、状态分类器)来识别早期设备故障特征。本书提供了构建基于健康状态的预测性维护(PHM)模型的实践指南,包括特征工程、模型训练与在线部署,旨在实现从被动维修向主动干预的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第六部分:人机交互与操作员辅助界面设计 系统的有效性最终依赖于操作员的正确理解和操作。本部分着重于现代HMI/SCADA系统的设计原则,遵循人机工程学标准。我们探讨了如何设计高信息密度但低认知负荷的监控界面,如何有效地可视化复杂动态过程,以及如何利用报警管理系统(IEC 62682/ISA 18.2)来减少“报警泛滥”现象,确保关键事件能被及时、准确地处理。 本书面向自动化工程师、系统集成商、过程控制研究人员以及希望深入了解下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架构的专业人士。通过详尽的理论阐述与丰富的实践案例,读者将能够掌握构建、维护和优化高度可靠、高效能、网络化工业控制系统的必备知识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就让我眼前一亮,"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5部分:通用事件和订阅(GES)"。首先,我得承认,这个领域对我来说并不完全陌生,但又带着一种深邃的神秘感。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充斥着晦涩难懂的API调用规范和数据结构定义。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时,那种感觉立刻就被颠覆了。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复杂系统的核心。他没有急于抛出那些令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近乎叙事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能量管理图景。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站在一个巨大的城市规划蓝图前,而这本书就是那把为你解读各个功能模块如何协同工作的钥匙。尤其是在描述“通用事件”的部分,作者的笔触充满了洞察力,他似乎能预见到在实际部署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和需要即时响应的场景,并通过GES的设计,提供了一个优雅的、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我对这种平衡——技术深度与可读性——印象极其深刻。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使用API,更是在塑造你对“事件驱动型”能源系统架构的整体理解。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特定规范的工程师,也能迅速找到切入点,并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有所准备。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一堆代码示例。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开发者体验角度来看,这本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极其清晰的沟通桥梁。在很多API规范中,我们经常被各种版本迭代和兼容性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但这本书在描述GES时,似乎将这些痛点提前预见了。它的示例代码——如果我能这么称呼那些结构清晰的伪代码和模型描述的话——非常实用,没有丝毫的冗余。它们直接针对核心功能,让读者能够迅速地在自己的项目中定位到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更让我赞赏的是,作者在解释特定设计选择背后的“为什么”时,毫不吝啬篇幅。例如,为什么某个事件的负载结构必须采用特定的格式,而不是更简洁的替代方案。这种深层次的解释,远超出了API参考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份设计哲学指南。它教会我们如何写出面向未来、易于维护的接口,而不是只为解决眼前问题而匆忙上线的代码。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提升了我在设计整个系统组件时对“接口契约”的严肃性认知。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EMS的架构视野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复杂性方面展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克制感。能量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充斥着大量的物理约束和实时要求,而试图用一套通用的事件机制来应对这种多样性,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然而,作者通过GES的设计,成功地找到了一个“足够通用,又不失精准”的平衡点。我注意到书中对事件的分类、命名规范以及优先级处理的逻辑,都经过了极其审慎的考量。这不像是匆忙赶工的文档,而更像是经过多次打磨、最终提炼出的精华。尤其是关于“订阅生命周期管理”的那几页,它详细描述了如何安全地取消订阅、如何处理系统重启后的状态恢复等边缘情况。这些往往是在实战中导致系统崩溃的元凶,但在这本书中却得到了详尽且专业的梳理。对于需要构建高度可靠、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能源监控平台的人员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规范,更是一种规避风险的知识体系。它让你在设计之初,就能对潜在的系统不稳定性因素有所防范,这远比事后打补丁来得有效得多。

评分

我带着一种近乎挑剔的眼光来审视这本书的结构,因为这类技术文档往往容易陷入“为文档而文档”的误区。但《EMS-API 第405部分》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没有将GES设计成一个孤立的模块,而是巧妙地将其置于整个EMS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组织上的精妙布局,尤其是在处理“订阅机制”的细节时。那种对状态同步、心跳机制以及错误重试逻辑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摸爬滚打多年后的沉淀。我仿佛能看到,在某个深夜,无数传感器和控制器正通过这些API进行着毫秒级的通信,而这本书正是为确保这场“对话”不中断所写的“操作指南”。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订阅”,更是深入探讨了“订阅什么”、“何时订阅”、“如何处理订阅失败”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负责系统健壮性和实时性的架构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是无法估量的。它迫使你重新思考传统轮询(Polling)模式的局限性,并清晰地论证了为什么基于事件的推送模型在现代能源调度中是不可或缺的。书中对延迟和抖动的分析尤为精辟,直接关系到能源调度的成败。

评分

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可理解性”上的巨大成功,这对于一本专注于特定API部分的专业书籍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通常,涉及“通用事件和订阅”的部分,往往会陷入抽象概念的泥潭,让读者感觉自己像是在阅读一份法律条文。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抽象的异步通信协议,具象化为清晰的流程图和生活化的类比。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关于“事件风暴(Event Storming)”的讨论,它不仅解释了GES如何防止系统过载,还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系统性能瓶颈的深刻理解。这本书没有回避任何技术难题,反而将其视为展示其设计优越性的机会。它不像是冷冰冰的规范文档,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坐在你身边,耐心地为你拆解每一个复杂概念的底层逻辑。读完它,我不仅掌握了GES的具体用法,更重要的是,我开始以一种更加结构化、面向解耦的视角去审视我正在参与的其他项目。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EMS这个特定的应用范畴,它提供了一种在任何分布式系统中处理异步通信的普适性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