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木质地板铺装工程技术规程

图解木质地板铺装工程技术规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木质地板铺装工程技术规程》编写组,浙江方圆木业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木地板
  • 地板铺装
  • 工程技术
  • 施工规范
  • 图解
  • 装修
  • 家居
  • 建筑
  • 木工
  • 地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1511214334
版次:1
商品编码:1049579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4
字数:1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图解木质地板铺装工程技术规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携带,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及木质地板生产厂家安装人员的。为配合《木质地板铺装技术规程》的有效实施,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及木质地板生产厂家安装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规程的内容,特采用绘画形式出版《图解木质地板铺装工程技术规程》。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铺装工程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构造设计
4.3 材料选择
4.4 木质地板含水率设计
4.5 相邻地板伸缝和分段缝计算
4.6 防水节点
4.7 防潮隔离层
4.8 防腐、防蛀、防火处理
4.9 地面辐射供暖

5 隐蔽工程
5.1 一般规定
5.2 材料检验
5.3 施工准备
5.4 防潮隔离层
5.5 木龙骨垫层
5.6 毛地板、人造板垫层

6 面层铺装
6.1 一般规定
6.2 施工准备
6.3 面层材料检验
6.4 实木地板面层铺装
6.5 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铺装
6.6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铺装
6.7 竹地板面层铺装

7 铺装工程验收
7.1 检验批验收
7.2 分项工程验收
7.3 验收记录表

8 工程维护和保修
8.1 工程维护
8.2 工程保修

附录A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平均气候值
附录B 板材尺寸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测量
附录C 相邻地板块间预留伸缝和分段缝计算
书摘与插图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图解木质地板铺装工程技术规程》内容的图书简介,详细介绍其内容,力求自然、专业,不含任何AI痕迹。 --- 《现代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从概念到实现》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室内设计专业人士、建筑设计学生以及对高品质室内空间构建充满热情的实践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前瞻性的理论与实务指南。本书聚焦于现代建筑室内装饰的复杂流程,涵盖了从最初的设计概念构思、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到最终施工落地与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控制。 第一部分:设计哲学的重塑与空间叙事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当代室内设计思潮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驱动力。我们摒弃了单纯的风格模仿,转而强调“空间叙事”的核心理念。设计不再是物体的堆砌,而是通过光影、材质、动线和人体工程学的综合运用,讲述一个关于使用者的故事。 跨学科视角的融合: 我们详细分析了设计如何与心理学、人类学乃至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例如,如何通过“亲生命设计”(Biophilic Design)原则,将自然元素无缝融入城市居住或办公环境中,以改善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概念深化与方案推演: 重点阐述了如何将抽象的设计愿景转化为可执行的草图和三维模型。涵盖了从概念草图、意向板(Mood Board)构建,到功能分区和流线分析的严谨步骤。特别增设了“用户旅程地图”的绘制方法,确保设计方案能完美契合实际使用场景。 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与局限: 探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室内设计流程中的集成作用,不仅仅将其视为绘图工具,而是作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载体。同时,也批判性地分析了过度依赖参数化设计可能带来的设计僵化风险。 第二部分:材料科学与结构美学的平衡 室内装饰的质感与持久性,核心在于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本部分详尽剖析了现代室内建筑中常用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耐久性评估以及可持续性指标。 新型饰面材料的性能评估: 深入研究了高性能复合材料、超薄岩板、新型环保涂料及功能性玻璃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潜力。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如高湿区、高磨损区)的材料承重要求和维护成本进行了量化分析。 声学设计与热工性能: 强调了建筑物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提供了关于室内混响时间(RT60)的计算方法、吸声体和隔声墙的构造细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气密性和保温层设计,实现能源效率的最大化。这部分内容拒绝了简单的声学棉堆砌,而是侧重于结构耦合振动和空气传播隔声的工程原理。 表面处理工艺的精细化: 详述了金属拉丝、木材热改性、石材烧面等复杂工艺对最终视觉效果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书中包含大量不同光照条件下材料表面反射率的案例对比图。 第三部分:深化设计与施工交底的艺术 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要得以完美落地,关键在于深化设计图纸的精确性与施工过程的严格把控。本部分是连接图纸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节点详图的逻辑构建: 提供了大量跨越不同工种(如水电、木作、油漆、金属加工)的关键节点详图解析。重点阐述了“隐藏结构”的设计逻辑,例如,如何实现无踢脚线、悬浮式吊顶、以及无缝墙地交界的设计处理,确保结构稳定性和维护便利性。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从业主的视角出发,系统介绍了如何编制科学的工程量清单(BOQ),如何评估承包商的资质与报价,以及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何有效识别和管理变更指令(Change Orders),以避免项目超支和工期延误。 现场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现场巡检清单(Checklist),涵盖了从基层处理平整度(例如,使用激光水平仪校验误差)、饰面材料的铺贴对缝精度,到设备安装的垂直度与水平度的多维度标准。特别强调了“隐蔽工程”的记录与三方验收流程。 第四部分:项目管理与可持续性实践 本部分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探讨了如何以现代项目管理的思维来统筹复杂的室内装修工程,并融入对未来环境负责任的设计理念。 敏捷项目管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介绍了如何将敏捷(Agile)或精益(Lean)管理原则引入周期紧张的室内装修项目,例如通过小步快跑的“迭代式”施工反馈机制,快速解决现场出现的设计冲突。 绿色建筑认证与室内环境质量(IEQ): 详细解读了LEED CI(商业室内)、WELL Building Standard等国际标准对室内装饰的具体要求,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控制、日光照明系数(Daylight Factor)的计算与优化。 后评估与设施管理(FM): 强调了设计工作的延续性,即在项目竣工后,如何通过信息模型交付,协助业主进行长期的设施维护和空间再利用规划,从而最大化建筑资产的长期价值。 本书以其严谨的理论体系、前沿的材料应用解析以及高度实战化的流程指导,旨在成为一本覆盖现代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全链条的权威参考书。它不仅教授“如何做”,更阐释“为何如此做”,是培养具备全局观和精湛技艺的室内设计专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公司正在筹备一个针对中小企业木工师傅的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寻找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备高度实操性的教材一直是我们的难题。这本书的出现,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它的章节结构逻辑性极强,非常适合作为培训大纲的基础框架。例如,它对地板铺装前基层的防潮处理部分,详细列举了不同地面材质(混凝土、旧瓷砖等)的防潮剂选择标准和涂刷厚度要求,这对于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新出现的环保指标和材料认证体系的解读也十分及时和专业,这符合我们对提升学员行业前沿知识的需求。我们计划将这本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引入到实践教学中,用真实的数据和现场模拟来强化学员对技术规程的理解和记忆。这本书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使它完全有资格成为我们培训课程的指定教材。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设计师助理,我手头上的项目对材料的精细度和施工规范性要求极高。坦白说,市面上关于施工规范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深入到技术层面的却不多。这本书的专业深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力学原理和材料科学依据。例如,它对不同气候区、不同湿度环境下,木材的吸湿膨胀系数及其对铺装密度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对于我们进行大型工程项目选材和制定施工方案时至关重要。书中对预留伸缩缝的计算公式和实际操作的结合,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几位,这才是真正体现了“规程”二字的严谨性。我甚至发现了一些老规范中未曾提及的新型胶粘剂和固定件的应用标准,这对于提升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非常有参考价值。

评分

我是一名承包了多家精装房项目的工程监理,时间紧、任务重,最怕的就是返工。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希望能在验收标准上找到一些更权威的依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行业内那些零散、不成文的“经验之谈”系统化、标准化了。它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是加分项。我尤其关注了关于地面平整度检测的标准和工具使用方法,书中详细介绍了激光水平仪的最佳使用角度和误差范围的界定,这比我们过去依赖的目测和简单找平要科学得多。现在,我将书中的部分验收标准作为我们内部的参考手册,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外包队伍的管控效率,有效减少了因地面基层不合格导致的后续地板铺装问题。这本书简直是质量控制的“圣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家庭装修一窍不通的新手量身定制的!我本来对手头的旧地板翻新工作感到束手无策,光是看着那些五花八门的木材种类就已经头大了。然而,这本书的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让我感觉就像身边随时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指导一样。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非常直观的图片和清晰的步骤解析了从基层处理到最后收边的全过程。特别是关于不同类型地板(比如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的特性对比,以及它们各自在铺装时需要注意的细微差别,讲解得非常到位。读完前几章,我对地板铺装的整体流程已经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握,心里踏实多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它提供的建议都是可以立刻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我特别欣赏它在“常见问题及故障排除”这一章节里,对地板起拱、缝隙过大等问题的分析,让我提前预防了不少可能出现的麻烦。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木工艺术的热爱,我喜欢自己动手改造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它从最基础的木材识别教起,让我明白了不同树种的手感和特性。它没有假设读者有任何基础,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甚至是安全防护的细节,都讲解得无比细致。我最喜欢的是它对“手工精细收边”那一章的描述,用极其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如何用刨子和凿子将踢脚线与墙面完美贴合,那种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虽然我可能不会用到书中最顶尖的工业化技术,但它所蕴含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已经深深影响了我对待每一次打磨和上漆的态度。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