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首先涉及伦理学中的进化论、价值论、义务论、代价论、成效论、律令论、功利论、幸福论、实然、应然与能然的关系理论,如此等等。同时也涉及到例如社会政治理论中的“权力”和“强力”、“共同体”与“社会”等等概念范畴。例如第五篇第6章中对“自身谋杀”的讨论,对“宽恕”的讨论,对“良知”的讨论,对“责任”的讨论,都丝毫不逊于诸如涂尔干、德里达等等当代思想家。第五篇第9章中对“需求”的分析更可以被看作是现象学描述的典范。
目录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一部分
引论性的说明
第一篇 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与善业伦理学或目的伦理学
第1章 善业与价值
第2章 “善”与“恶”价值与其他价值以及与善业的关系
第3章 目的与价值
追求、价值与目标
意愿目的、追求目标与价值
第二篇 形式主义与先天主义
A.先天与形式一般
B.伦理学中的先天质料
第1章 形式的本质联系
第2章 价值与价值载体
第3章 “更高的”与“更低的”价值
第4章 在价值高度与“纯粹”价值载体之间的先天联系
a.人格价值与实事价值
b.本己价值与异己价值
c.行为价值、功能价值、反应价值
d.志向价值、行动价值、成效价值
e.意向价值与状况价值
f.基础价值、形式价值与关系价值
g.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
h.自身价值与后继价值
第5章 价值样式之间的先天等级关系
第三篇 质料伦理学与成效伦理学
志向(纯粹愿欲)与意图、打算、行动作为质料价值的载者
行动统一的各个阶段和纯粹意愿内容与做的实施内容
(“成效”)之间的关系
志向的价值结构对于“实践对象”所具有的意义,以及环境的状况
本能调整——本能萌动——感性的感受状态
康德的各个学说及其对伦理学的效应
第二部分
第四篇 价值伦理学与律令伦理学
第1章 关于价值概念之起源与伦常事实之本质的不充足理论
第2章 价值与应然
a.价值与观念的应然
b.规范的应然
c.能然与应然
第五篇 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与幸福主义
第1章 价值与快乐
第2章 感受活动与感受内容
第3章 关于价值之“相对性”(与“主体性”)命题的意义
第4章 价值对于人所具有的相对性
第5章 价值对于生命所具有的相对性
第6章 伦理学的价值评价及其维度的历史相对性
第1点 伦理的变更
第2点 伦理学的变更
第3点 各种类型的变更
第7章 所谓伦常价值的良知主体性
第8章 关于情感生活的层次划分
幸福主义的问题
第9章 感受状态与伦常价值的关系
a.在“更深的”情感自我规定性的否定规定性情况下对替代物的倾向法则
b.所有朝向肯定的和相对更高的价值实现的意愿方向原初都永远不会发源于作为源泉的否定性
感受状态,而是发源于作为源泉的肯定性感受状态
第10章 幸福与伦常价值的联系与制裁和报复之观念的关系
通过正价值对幸福的奠基与通过幸福对正价值的追求与意愿的奠基
第六篇 形式主义与人格
A.对人格一般的理论理解
第1章 人格与理性
第2章 人格与先验统觉的“自我”
第3章 人格与行为人格与具体行为的心理物理中性人格以内的本质中性阶段
a.人格与行为
b.人格的存在永远不是对象人格及其行为的心理物理中性它们与“意识”的关系
c.人格与世界
d.微观宇宙和宏观宇宙与上帝的观念
e.身体与周围世界
“身体”与“周围世界”不是区分“心理”与“物理”的前提
f.自我与身体(联合与分离)
g.说明心理学的先天质料原理
B.伦常关系中的人格
第1章 伦常人格的本质
第2章 人格与个体
第3章 人格的自律
第4章 我们的人格概念与人格主义伦理学的其他形式的关系
第1点 人格的存在作为在历史和共同体中的自身价值
第2点 人格与本己价值意向
第3点 人格与个体(人格主义与“个体主义”)
第4点 个体人格与总体人格
第5点 私密人格与社群人格
第6点 a.各种流行的伦理之起源法则榜样与效法
b.纯粹价值类型之等级秩序的观念
附录
编者对正文与脚注的附注
作者著述索引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再次买了一堆书!囤书,慢慢看看!
评分
☆☆☆☆☆
在京东上这本书的卖价比较便宜,书的质量挺好
评分
☆☆☆☆☆
汉译经典,值得珍藏。
评分
☆☆☆☆☆
倪梁康的译文应该能信任
评分
☆☆☆☆☆
好厚一本…磕坏了一个角
评分
☆☆☆☆☆
这书是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批评专著,对于理解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书很不错,只是不理解为什要装订成这么大一册,比这薄的都会分为上下,这翻起来不仔细,书脊得坏成什么样。不过价格定得着实厚道,这年头这样的定价很少见了。
评分
☆☆☆☆☆
好厚一本…磕坏了一个角
评分
☆☆☆☆☆
书也很不错。服务很好,很实惠
评分
☆☆☆☆☆
孔狄亚克把观念分为单纯观念和复合观念两类,由某一感觉产生的观念如白色,就是单纯观念,由几个感觉组合而成的就是复合观念。一切观念都是通过感觉而形成的,不过第一次得到的感觉还不是观念,“当我正在尝到痛苦的时候,我是不会说我有痛苦的观念的,我只会说我感到痛苦”,观念则是心灵通过反省活动而获得的,或者是现实的知觉,或者是由记忆保存下来的过去的知觉。孔狄亚克又称前者为感性观念,称后者为理性观念。感性观念是知识的来源,理性观念则是知识的基础。而所有的观念,不论是单纯的还是复合的,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都只是就事物与我们的关系来描绘事物,仅只表象对象的性质,而不能说明事物的本性或本质。从这种经验论的立场出发,孔狄亚克得出了与巴克莱类似的观点:“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一个形体,就应当回答他说:这就是对象出现时你所摸到、看到……的那些性质的集合;当对象不出现时,这就是你摸到过、看到过……的那些性质的回忆。”当然,孔狄亚克并不同意巴克莱的唯心主义态度,他根据机械论的观点认为广延是物体的根本属性,我们只要能够确知广延,就可以证明外物的存在。然而,我们虽然通过感觉确知有外物的存在,但是却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感觉观念“并不能使我们认识事物本身是什么,它们只是就事物与我们的关系来描绘事物,仅此一端,就可以证明哲学家们企图探究事物的本性实在是多余的”。孔狄亚克象与洛克一样陷入了既承认心外有物,同时又坚持心中只有观念的矛盾之中,从而走向了不可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