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结构力学I:基本教程
价:69.80元
作者:龙驭球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1-01
ISBN:9787040348231
字数:
页码:42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821kg
编辑推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水利、力学等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提要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第3版)》是在第1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以本教材为基础的教学实践获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结构力学”课程被评为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第3版)》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静定结构分析、超静定结构分析、矩阵位移法、动力计算基础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第3版)》后附有光盘1张,内容包括结构力学求解器、刚架计算框图和源程序等。另外,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第3版)》配套的还有《结构力学学习指导》、《结构力学网络课程》和《结构力学电子教案》。配套的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多媒体先进的表现手段,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可作为工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完整、系统地学习结构力学课程,也可作为从事土建、水利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自学环境。《'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第3版)》配有学习卡。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结构力学教材,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它在基础概念上的严谨和深入。不同于一些过于简化概念的书籍,这本书在讲解每一处原理时,都会追溯到最根本的物理意义,比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这些,它会花大量篇幅去解释它们的来源,以及它们在实际受力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记忆公式,更是在理解力学行为背后的逻辑。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梁的弯曲,它不是直接扔出一个弯矩公式,而是先从材料的变形开始,一点点推导出内力,再到弯矩和剪力的关系,整个过程逻辑链非常清晰。而且,书中有很多配图,这些图并非简单的示意,而是包含了很多细节,比如不同截面形状下的应力分布,或者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微观形变。我经常会反复翻看这些图,结合文字说明,感觉像是亲身经历了一个力学实验,对概念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且严谨,但又不失清晰易懂。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会使用精确的术语,并且会给出明确的定义。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会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来辅助解释,让我能够快速抓住核心要点。我记得我当时对“荷载”和“内力”这两个概念一开始有些模糊,书里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木棍受到拉力的例子,清晰地展示了外部施加的荷载是如何在材料内部产生相应的内力来抵抗的。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对力学概念有了更扎实的掌握。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部分做得相当出色,数量多,类型全,而且难度梯度也很明显。从最基础的受力分析,到复杂的静不定结构,再到一些涉及到动力学和稳定性分析的内容,都能在习题中找到对应的练习。我最喜欢的是书中一些带有详细解答的例题,它不只给出了答案,还对解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特别是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符号的选取,边界条件的确定,都会有特别的提醒。有一次遇到一个关于超静定梁的计算,我反复尝试了好几次都算不对,最后对照书里的例题解析,才发现是某个约束反力的方向判断错了。这种详细的解析,比单纯的答案更有助于我巩固知识,并且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既没有牺牲理论的严谨性,也没有忽略实际工程中的一些重要考量。比如在讲解材料的塑性变形时,它会提及一些实际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超出现行弹性范围的情况,并给出初步的分析方法。我记得当时在学到弹性力学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时,比如应力集中的概念,这本书就给出了一些实际工程案例,比如桥梁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会如何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在设计中需要如何考虑这些因素。这让我觉得,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而是能真正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工程难题。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我学习结构力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基石。它不仅为我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用结构力学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即使在毕业工作多年后,我仍然会时不时地翻阅这本书,温习其中的概念和方法。我记得在我参与设计一个大型建筑项目时,遇到了一个复杂的静不定结构,当时我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书中关于位移法和力法结合的讲解,并且结合书中的一些技巧,顺利地完成了计算。这种长期的价值,远超出了课堂学习本身。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它不仅仅是教授我们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建立力学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书中的例题,很多都不是简单的“已知X求Y”的模式,而是会提供一个比较模糊的工程场景,然后引导我们一步步去分析,去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得出解决方案。这让我觉得,结构力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记得我当时为了解决一个关于悬索桥的受力分析问题,反复琢磨了书里关于曲线梁的部分,它如何引导我思考如何将复杂的受力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这个过程对我影响很大。
评分作为一本基础教程,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非常系统化,逻辑清晰,循序渐进。它从最简单的静力学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动力学和稳定性分析。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不会出现跳跃或者断层的情况。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到结构力学的时候,对各种力、力矩、约束感到非常困惑,但这本书从最基础的力的分解、合力开始,一点点把我带入到更复杂的概念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一些新的理论,比如虚功原理,书中也会先从直观的物理图像入手,然后再进行数学推导,这让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评分这本书在细节上的打磨非常到位,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作者的用心。比如,在讲解某些公式的推导时,会特别标注出一些关键的假设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在实际工程中是否成立。这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公式都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讲到材料疲劳损伤时,书中就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影响疲劳寿命的各种因素,比如应力幅、应力比、以及表面处理等,并且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公式。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是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评分我拿到的是第三版,说实话,一开始对“第三版”并没有特别的概念,以为只是内容更新一下,但读下来发现,很多地方的表述方式比之前看到的版本都要更优化。尤其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刚度、柔度,这本书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对比,让我一下子就区分开了。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经典问题的讲解,比如桁架的节点法和截面法,它不仅仅是给出解题步骤,更会详细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势,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复杂情况下的选择策略。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我记得当时为了理解一个复杂的桁架结构,反复看了书里关于截面法的一段讲解,它分析了如何巧妙选择截面,避免计算多余的杆件内力,这个技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对于结构力学这样一门高度依赖数学工具的学科,这本书在数学推导的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会将推导过程写得过于晦涩,而是力求清晰易懂。对于一些复杂的积分或者微分方程的求解,书中会给出关键的步骤和解释,并且会提示需要用到哪些数学定理或者方法。让我觉得,它在引导我们掌握力学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我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虚功原理的讲解,书中循序渐进地引入了虚位移和虚力,并且通过多个不同复杂度的例子,展示了虚功原理在求解位移和内力方面的强大威力。这个过程,让我觉得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有力武器。
评分质量非常好,快递很快就到了,非常感谢
评分书是正版,不错!
评分很喜欢这个产品,应该有十个字了吧
评分嗯不错,好书。。。。
评分东西不错,正版,很全。就是快递太慢了。
评分书很不错,快递很良心。给赞!
评分书是正版,不错!
评分感觉不错,很好,内容丰富
评分纸质很好,包装很严,没有损坏,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