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书 学诚法师 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漫画系列

人生三书 学诚法师 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漫画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学诚法师 著,贤书 贤帆 绘
图书标签:
  • 人生哲理
  • 佛教
  • 心灵成长
  • 人生感悟
  • 漫画
  • 学诚法师
  • 苦乐人生
  • 认识人生
  • 自我提升
  • 正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瑞景天宏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国文传媒出版社
ISBN:0161000646
商品编码:1064755986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推荐1: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漫画,师承弘一大师佛法精髓,开示读者人生真谛,启发人们获得对生命的佛性感悟。
推荐2:
“人生三书”是漫画与佛学思想的完美融合!用可爱谐趣的漫画将深邃的佛家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风格幽默谐趣,内容通俗易懂,引领僧俗读者走上人生明达、智慧、自在、清静之路。
推荐3:
弘一法师手写书名,“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四字选自弘一法师李叔同亲笔手写《华严集联三百》。《集联》集高超的哲理美、文学美于一体,给人以极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看到之人可顿得无穷“法味”,顿生“无上清凉”之感,弘法利生,作用殊胜。
推荐4:
一代高僧,一颗慈悲佛心,一套佛语开示,一群可爱的小和尚,一幅幅人间百态图,寓教于乐、融情于理,沐浴“幸福能量寺庙”龙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问佛,洞察世事,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行走人生的点滴启发,对生命乃至生死获得更深刻的体悟,走向觉悟的道路。

内容简介
“人生三书”系列为学诚法师所著,是一套用漫画的形式阐释佛法的绘本书。
《感悟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第1本。
2006年9月到12月期间,学诚法师在北京龙泉寺作了题为《感悟人生》的系列开示。《感悟人生》系列开示共十讲,法师从生命的本源讲起,结合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教我们把握未来的方向,过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苦乐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第二本。
2007年2月17日,学诚法师第1次在北京龙泉寺过春节,做了题为《苦乐人生》的系列开示。《苦乐人生》系列开示共十二讲,法师从人的本性讲起,结合生活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等,告诉我们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人类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活着的目的是为了离苦得乐。法师还教我们如何完全脱离苦海,获得永恒的快乐。
《认识人生》为学诚法师“人生三书”系列的第三本。
2007年12月29日至31日,北京龙泉寺元旦法会期间,学诚法师为僧俗二众密集开示三天,结集为《认识人生》。《认识人生》系列开示共十讲,法师从修心讲起,结合日常
生活、工作和修行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如何实践佛法,怎样观待众生,教我们认识人生,体悟佛法的真正内涵。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
196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于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
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行政学名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2011年被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三藏大法师”称号。
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学诚法师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法音》杂志主编等职。

贤书法师
俗名刘书红,1970年出生,2010年5月在北京龙泉寺于上学下诚法师座下剃度。2012年11月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受具足戒,师父学诚法师为得戒和尚。

贤帆法师
俗名王一帆,1987年出生,2012年2月在北京龙泉寺于上学下诚法师座下剃度。2012年11月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受具足戒,师父学诚法师为得戒和尚。

读者及购买者
读者:学佛的僧人、居士以及对佛教信仰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购买者:佛教人士以及对佛法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目录
《感悟人生》
第1讲 感悟人生/ 001
一、人生何去何从/ 002
二、善恶在心/ 006
三、云何降伏其心/ 010
四、环境对人的影响/ 014
五、不忘初心常省思/ 016
六、愿力和智慧/ 021
七、超yue自我/ 022
第二讲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025
一、佛法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026
二、佛法与世间法/ 030
三、名相无自性 善法是良药/ 033
四、圆满的信仰/ 038
五、学佛的方法和路子/ 042
六、如何与佛法相应/ 047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051
一、佛陀开创了生命教育/ 052
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 057
三、无常是苦/ 061
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相续无限/ 066
五、无明与智慧/ 068
六、生命教育 从心开始/ 074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081
一、信仰淡化的原因/ 082
二、欲乐与法乐/ 085
三、以善法欲对治私欲/ 094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104
第五讲 建立终ji信仰的意义/ 111
一、终ji信仰与经验传承/ 112
二、自他一体惜因缘/ 116
三、佛法是心地法门/ 123
四、世间善法与出世间法/ 128
五、成佛的阶梯/ 136
六、发长远心/ 139
七、利他与如理听闻/ 141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145
一、生命,一道深奥的命题/ 146
二、智慧对治烦恼心/ 150
三、心上用功得解脱/ 163
四、分享佛法这束阳光/ 169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173
一、融入团队 利人利己/ 174
二、培养良善的习惯/ 180
三、生命真正的价值/ 182
四、走进佛法/ 188
五、正见破无明 五蕴成假我/ 194
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98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205
一、次第修学/ 207
二、如何得解脱/ 211
三、珍惜生命/ 221
四、共业增上/ 227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239
一、修行菩萨道/ 241
二、依师学修/ 247
三、饶益有情/ 251
四、依师践行莫空过/ 257
五、把握缘起 离苦得乐/ 261
六、贵人引路 依教奉行/ 264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267
一、阿底峡尊者/ 268
二、佛法是自觉觉他/ 279
三、善观缘起 深信业果/ 285


《苦乐人生》
第1讲 苦乐人生/ 001
第二讲 不被六根蒙蔽/ 027
第三讲 细心体会佛法/ 053
第四讲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079
第五讲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103
第六讲 怎样认识病相/ 129
第七讲 佛光普照众生心/ 153
第八讲 正确辨析心相/ 179
第九讲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205
第十讲 舍利弗的功德/ 231
第十一讲 所缘境与所知障/ 255
第十二讲 怎样发心修行/ 279

 

《认识人生》

第1讲 以清净心听闻正法/ 001
一颗清净的心才能与佛法相应/ 003
了知生灭相,体会无常法/ 008
发慈悲心,积累福德智慧资粮/ 011
第二讲 如何趣入经论的真实意趣/ 021
听闻佛法不能断章取义/ 022
依法亦依人,方为真相应/ 023
依照次第实践佛法/ 030
培养直下承担的信心和能力/ 034
从心而发,实现吉祥与和谐/ 038
第三讲 如何实践佛法/ 041
忏悔与修善,守护清净心/ 042
烧香许愿之误区/ 047
怎样才能学好佛法/ 049
禅,直指人心/ 053
如何对治烦恼/ 057
把握佛法意趣,应机而说/ 061
第四讲 娑婆与极乐/ 065
净土法门三殊胜/ 066
把握生命自主权/ 069
断恶修善,清净三业/ 073
怎样认识净土与秽土/ 075
修戒定慧,除烦恼草/ 079
如理讲闻解佛义/ 084
第五讲 依师学法/ 089
智慧觉观,快乐自得/ 090
坚固定力,全心全意实践佛法/ 094
如理依止善知识 圆满成办功德资粮/ 098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佛法/ 109
第六讲 怎样观待众生/ 115
用什么心去面对一个陌生人/ 116
有情分上修六度/ 119
用佛法去观待众生/ 122
外缘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129
佛法是一种内心的境界/ 135
第七讲 破除我执,融入团队/ 143
如何认识“我”/ 144
芸芸众生差别相/ 147
用慈悲心来消融我执/ 151
种种法门修自心/ 156
认识同行善友的重要/ 160
广发正愿,净罪集资/ 166
第八讲 认识人生/ 171
怎样认识自我/ 173
不同的苦乐观/ 176
佛法观“真相”/ 183
不离世间,超yue世间/ 188
什么是修行,如何去修行/ 195
第九讲 佛法修行的总纲/ 203
认识自己的心/ 204
空有不二/ 206
空烦恼,有菩提/ 211
戒定慧是修行佛法的总纲/ 214
第十讲 体悟佛法的内涵/ 227
勿贪功德,应求智慧/ 228
往生极乐的方法与目的/ 234
禅之境界,打破妄想的束缚/ 237
学教重在行持/ 240
愿力为根本——鉴真大师的启迪/ 242
知幻即离,勿入魔道/ 251
修菩萨心,舍凡夫心/ 253

国文传媒出版社


《觉悟的旅程:品味生命的风华与哲思》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如同舟楫,在名为“人生”的江河上缓缓前行。这条河流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风平浪静,时而夹杂着尖锐的礁石,时而又舒缓地流淌过宁静的港湾。我们都在这条河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航向,体验着潮起潮落,感受着四季更迭。而《觉悟的旅程:品味生命的风华与哲思》,正是这样一本试图为你点亮航灯,引领你深入探索生命海洋的著作。它不拘泥于单一的视角,不局限于刻板的说教,而是以一种多元而深刻的方式,邀请你一同踏上一场关于人生本质的探索之旅。 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励志手册,它没有包罗万象的“人生秘籍”,也不会承诺你唾手可得的成功。相反,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一位风趣幽默的伙伴,用真诚的语言、贴切的比喻、生动的场景,与你共同探讨那些构成我们生命底色的关键要素:生命的真谛,苦乐的真相,以及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认识和接纳这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世界。 第一部分:生命的深邃回响——触及存在的核心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学命题,无数的思想家、哲人、艺术家为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你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生命的本质。它不会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本就是一种个体化的体验和追寻。 我们将一同深入探讨“存在”的意义。从宏观的宇宙法则,到微观的细胞律动,从个体生命的诞生与消亡,到人类文明的繁衍与演进,本书将引导你思考我们作为生命体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位置。你是否曾仰望星空,感到自身的渺小?你是否曾凝视一草一木,惊叹其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对“存在”的敬畏与好奇,正是开启生命觉悟的第一步。 本书将挑战你对于“意义”的固有认知。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的目标所驱动:事业的成功、财富的积累、名誉的获取。然而,这些外在的追求是否就能填补内心的空虚?本书将引导你反思,真正的生命意义,或许隐藏在那些不被量化的体验之中:一次深刻的情感连接,一次纯粹的助人行动,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一次对自我内心的诚实面对。它将鼓励你跳出功利主义的藩篱,去发现那些真正能滋养灵魂、带来长久满足感的价值所在。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无常”的哲学。生命中的一切,从身体的健康到人际的关系,从事业的顺遂到个人的情感,都处不住在永恒不变的状态。理解并接纳无常,是成熟人生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非导向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帮助我们珍惜当下,减少不必要的执着,并在变动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书中将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反思,帮助读者体会无常的必然性,从而学会以更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 第二部分:苦乐交织的旋律——理解心灵的韵律 人生之路,并非总是坦途。苦难,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如同磨砺石,雕刻着我们的性格,也考验着我们的韧性。而快乐,则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它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体验到幸福。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聚焦于“苦”与“乐”这两个看似矛盾却又紧密相连的概念。 书中将深入剖析“苦”的根源。它会引导读者认识到,许多的痛苦并非来自于外部的客观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执念、欲望、恐惧和评判。当我们紧紧抓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我们对现实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当我们沉溺于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担忧,苦便悄然而至。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的思考工具和心理学视角,帮助你识别并解构这些内在的“苦因”。 同时,本书也将探讨“如何与苦同行”。苦难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通往成长的桥梁。它将介绍多种应对痛苦的积极策略:如何培养强大的内心韧性,如何在逆境中寻找积极的意义,如何学习放下和宽恕,如何通过正念和冥想来安抚躁动的心灵。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会将苦难视为一种学习的机会,一种深化自我理解的契机,而非仅仅是一种需要逃避的折磨。 当然,本书同样不会忽略“乐”的珍贵。它将引导读者去发现和品味生活中的点滴快乐。这种快乐,可能来自于微小的善举,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来自于与亲友的温馨时光,来自于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书将强调,真正的快乐并非总是轰轰烈烈,更多时候,它隐藏在那些细微而真切的瞬间。它会教你如何保持一颗敏感而感恩的心,去捕捉和放大这些美好的体验,从而让生命更加丰盈。 书中还将讨论“苦乐平衡”的智慧。人生并非追求完全的“无苦”或“常乐”,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理解苦乐的相互依存,学会接纳生活中的阴影,才能更好地拥抱光明。本书将提供一些实践性的建议,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这种平衡点,让你的生命乐章既有跌宕起伏的旋律,也有悠扬舒缓的乐章。 第三部分:洞悉人生的智慧——认识自我与世界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认识”这一核心主题,它既包含了对自我内在的深入理解,也包括了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洞察。 本书将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很多人一生都在追寻外部的认可,却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书中将提供一系列的自我反思练习,帮助你识别自己的价值观、优点、缺点、潜能和局限。它会引导你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在动力,以及是什么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决策和人生轨迹。 “认识他人”也是人生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理解他人的视角、动机和情感,有助于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增进理解。本书将探讨同理心、沟通的艺术以及人际交往的原则,帮助读者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理解力的人。 此外,本书还将引导读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世界”。它会鼓励你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挑战狭隘的偏见,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阅读历史、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深刻洞见,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从而培养一种更加包容和尊重的世界观。 本书还将触及“认识真相”的意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洞察本质显得尤为重要。它将鼓励读者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轻信,学会独立思考,并从多方位的证据中去构建对事物的认知。 最终,本书的目标是帮助读者达成一种“自我接纳”的状态。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过去,肯定自己的价值,这是通往内心平静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地接纳自己,他就能以更坦然、更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觉悟的旅程:品味生命的风华与哲思》是一场心灵的远足,一次智慧的探索。它期待与你一同,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找到属于你的独特坐标,品味生命的风华,领悟智慧的哲思,最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这本书不会给你现成的答案,但它会点亮你的思考,激发你的潜能,让你成为自己人生旅程中最优秀的导航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它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描绘了人类情感光谱中那些微妙的波动。但超越文字美感的是,它对“意义”的追寻给出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它没有给出一个宏大的、普世的“人生意义”,而是引导你去挖掘埋藏在自己生命体验深处的微小火花。我读到关于“接纳不完美”的那一部分时,感触尤深,它没有美化痛苦,而是直面了痛苦的必然性,并教导我们如何与这种必然性共存,甚至从中汲取力量。这是一种非常成熟和勇敢的态度,它让你知道,跌倒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你如何选择站起来的姿势。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似乎在引导读者完成一次由外而内的探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独特解读。我们总习惯于把时间视为线性的、不可逆转的资源,但在书中的某些章节里,时间被描绘成一种可以被我们意识所塑造的维度。这种描述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它鼓励我们去关注“当下”的质量,而不是被“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焦虑所裹挟。这种叙事不仅富有诗意,而且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琐事的心态都变得更加平和与从容,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更注重过程中的体悟和积累。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带着一种寻找“快速解决方案”的心态,希望它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我的一些困惑。但这本书给我的回馈却是:真正的成长是一个持续发酵、需要耐心的过程。它不像一本操作手册,而是更像一面高精度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你内心的真实图景。书中对于“内在平静”的探讨尤为深刻,它不是靠隔绝外界喧嚣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建立强大的内心秩序来实现的。我特别欣赏它对于“知行合一”的强调,那些道理如果不能在生活中去印证和践行,就永远只是空洞的口号。这本书成功地将深刻的洞见与日常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我感受到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力量。

评分

这套书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旅程。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总能在最不经意的地方,点醒你一些过去忽略的道理。比如,书中对于“选择”这个主题的探讨,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得失,而是深入到选择背后的价值观和恐惧。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日常生活中那些纠结的瞬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被动地应对,而是可以主动地去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内心指南针。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很难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就像是拨开一层层迷雾,看到了远方清晰的灯塔。它不给你标准答案,而是给你一套工具,让你自己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知识。

评分

坦率地说,我一开始对这种偏向“哲思”的书籍抱有一些保留态度,总觉得可能晦涩难懂,或者过于说教。然而,这套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其到位,仿佛是带着你慢慢走过一条蜿蜒的小径,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风景。它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你应该怎么样”的语气,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分享一些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生活化的例子,非常贴近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烦恼,比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感,或者面对挫折时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些内容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可以直接拿来实践的小窍门,让我感觉这本书不是摆在书架上供着的,而是可以放在床头随时翻阅的良师益友。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书本有一个角磕到了,内容还是很赞的

评分

师父的书值得看

评分

非常好的书

评分

非常好的书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好评

评分

非常好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