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养花专家解惑答疑

芍药:养花专家解惑答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凤祥 编
图书标签:
  • 芍药
  • 养花
  • 花卉栽培
  • 园艺
  • 植物病虫害防治
  • 花艺
  • 新手入门
  • 养花技巧
  • 园林绿化
  • 花卉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61802
版次:1
商品编码:1081874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
字数:63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如果你喜欢芍药,又对它的种植、管理存在诸多疑问,那么你就可以来看看由王凤祥主编的这本《芍药养花专家解惑答疑》。该书以问答的形式,回答了有关芍药的形态、习性、繁殖、栽培、病虫害防治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内容简介

为排解在芍药生产、栽培养护中常遇到的问题,由王凤祥、蓝民、刘书华、王立新等以问答方式编写《芍药》分册,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芍药:养花专家解惑答疑》概括芍药的形态、习性、繁殖、栽培养护、病虫害防治、应用等多方面知识,语言通俗易懂,不受文化程度限制,适合广大花卉生产者、花卉栽培专业学生、业余花卉栽培爱好者阅读,为专业技术工作者提供参考。

目录

形态篇

1.芍药还有其它名称吗?是哪个科哪个属的花卉?

2.芍药的根是什么样的?

3.芍药茎干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4.芍药的叶片是什么形态的?

5.芍药花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6.芍药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7.花卉专业学生询问怎样综述芍药的形态?

8.怎样识别草芍药?

9.怎样识别赤芍?

10.怎样识别毛叶芍药?

11.如何识别毛果芍药?

12.怎样区分芍药与牡丹?

13.什么叫混合芽?芍药的芽是混合芽吗?

14.芍药的主根大致可分为几个类型?

15.芍药芽的形态有几种?

16.什么叫复叶?

17.芍药的花蕾有哪些形状?

18.芍药按花型怎样分类?



习性篇

1.栽培好芍药需要什么环境?

2.光照、通风、温度与水分有哪些相互作用?

3.什么叫土壤墒情?墒情与芍药栽培有

什么联系?

4.什么叫土壤质地?怎样分类?

5.温度影响芍药的花期吗?

6.光照与芍药花芽形成有什么关系?

7.什么叫光周期?按光周期分类,芍药属于哪一类型?



繁殖篇

1.芍药无性繁殖有什么优缺点?

2,有性繁殖芍药小苗有什么优缺点?

3.芍药种子何时采收?如何贮藏?

4.芍药怎样露地播种?

5.怎样用容器播种芍药?

6.楼房环境如何播种芍药?

7.8月由外地邮购来的芍药种子播下后为什么1棵苗未出?播下1个月后检查,发现种子已腐烂是怎么回事?

8.芍药怎样分株繁殖?

9.我酷爱芍药,去年由花卉市场购买的盆栽芍药是栽植在口径60厘米的花盆中的,共有6株苗。想在深秋初冬之际分株,我住的地方全部是硬地面。该如何分株?

10.早春将去年播种于大田、小钵、木箱中的芍药苗进行分栽。其中小钵苗、木箱苗很快恢复生长,而露地越冬的大田畦播苗掘苗栽植后不但缓苗不好,夏季还发生死苗,是什么原因?

11“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这句谚语是否有些夸张,真的到老不开花吗?

12.怎样利用枝插繁殖芍药?

13.怎样根插繁殖芍药?

14.怎样进行芽插繁殖芍药?

15.怎样压条繁殖芍药?

16.单位绿地中有一丛半重瓣的玫红色芍药,每年只见开花未见结实是什么原因?

17.什么叫人工辅助授粉?怎样进行?

18.怎样利用芽头秋植芍药?

19.怎样嫁接繁殖芍药?

栽培篇

病虫害防治篇

应用、杂谈篇

前言/序言


《芳姿解语:国色天香的养成之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有一种花卉,以其雍容华贵、色彩缤纷而独树一帜,被誉为“花中之王”。它便是国色天香的芍药。自古以来,无论是文人墨客的笔下,还是皇家园林的锦绣,芍药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获了无数人的心。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园艺指南,而是一次沉浸式的芍药探索之旅。我们将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芍药在中华文明中的深厚底蕴;我们将深入植株的奥秘,理解其生命的律动与需求;我们将走进种植的实践,解锁让芍药绽放出绝世芳华的秘密。 第一章:历史长河中的芍药身影 芍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诗经》中,就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的记载,可见其作为赠礼的悠久历史。从汉代开始,芍药就已成为宫廷御苑中的名贵花卉,备受皇室喜爱。唐代更是芍药盛开的时代,白居易的“妒花天气犹嫌晚,强出头来作牡丹”,将芍药比作与牡丹争艳的姿态,足见其地位之高。宋代的《花经》等园艺典籍中,也对芍药的品种、栽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标志着其栽培技术已日趋成熟。 历史上,芍药不仅仅是赏玩的植物,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它象征着吉祥、富贵、美满,常常出现在婚嫁、节日等重要场合。其花语“情有独钟”、“离愁别绪”,也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学意境。本书将带您穿越时空,从古籍、壁画、诗词中,寻觅芍药的身影,感受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意义。我们将了解不同朝代对芍药的审美偏好,以及它如何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第二章:芍药的生命密码 要真正理解芍药,就需要深入了解它的生命本质。本章将从植物学的角度,为您揭示芍药的奥秘。我们将详细介绍芍药的分类,从草芍药到木芍药,了解它们在形态、生长习性上的差异。我们将探讨芍药的繁殖方式,无论是种子繁殖的漫长等待,还是分株扦插的快速增殖,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注意事项。 深入解析芍药的生长发育规律,从休眠期的养精蓄锐,到春季的萌发抽枝,再到花期的绚烂绽放,直至秋季的落叶归根,我们将逐一剖析每一个关键时期,了解芍药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光照、水分、土壤、养分,这些看似基础的要素,却是影响芍药生长状态的关键。我们将细致讲解如何为芍药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如何掌握浇水的度,如何辨别和改良土壤,以及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养分补充。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研究芍药的病虫害防治。了解常见的病害,如根腐病、叶斑病,以及虫害,如蚜虫、红蜘蛛,并掌握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我们将引导您学会观察,及时发现植株的异常信号,并在问题萌芽之际,找到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从盆栽到地栽的精湛技艺 无论您是拥有宽敞庭院的园艺爱好者,还是蜗居于都市的阳台一族,本书都将为您提供详尽的种植指导。本章将从盆栽和地栽两个不同的维度,为您呈现芍药的养成之法。 对于盆栽爱好者: 选择合适的盆器是第一步。我们将指导您根据芍药的品种和生长潜力,选择大小适宜、透气性好的花盆。土壤的配制至关重要,我们将分享多种适合盆栽芍药的配方,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和植株状态进行调整。移栽换盆的技巧,无论是幼苗的初次定植,还是成株的定期翻盆,都将一一讲解,确保芍药根系的健康生长。 在日常养护方面,我们将详细阐述盆栽芍药的浇水频率与水量控制,强调“见干见湿”的原则,以及冬季休眠期的特殊管理。施肥是促进芍药开花的重要环节,我们将讲解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肥料种类和施用方法,从基肥到追肥,从有机肥到化肥,做到科学施用。修剪同样是保持盆栽芍药优美株型和促进花芽分化的关键,我们将教授您如何进行疏枝、短截,以及花后修剪的注意事项。 对于地栽爱好者: 选择理想的种植地点是成功的基石。我们将分析影响芍药生长的光照、通风、土壤等因素,帮助您为芍药找到最适宜的“安居之所”。土壤改良是地栽芍药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我们将教授您如何对土壤进行深翻、施肥、改良酸碱度,为芍药提供肥沃疏松的生长环境。 移栽的技巧同样重要,我们将详细指导您如何进行芍药的移栽,包括最佳的移栽时间、挖掘方法、栽植深度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植株的损伤。定植后的管理,包括初期的浇水、覆盖,以及日常的病虫害防治,都将为您一一阐述。分株是地栽芍药繁殖和更新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详细讲解分株的最佳时机、操作步骤和后期护理。 第四章:名品鉴赏与繁殖奥秘 芍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品种之中。本书将为您精选数十种国内外著名的芍药品种,从传统名品如“赵粉”、“大富贵”,到现代培育的精品,如“海黄”、“粉中冠”,我们将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为您展现它们的独特风姿。 每一款品种的介绍,都将包含其花色、花型、花期、香气、生长习性等关键信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个性,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种植条件进行选择。我们将探讨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园林应用中的不同效果。 除了欣赏,我们还将深入探讨芍药的繁殖奥秘。除了前面提到的分株,我们还将介绍芍药的嫁接技术,这是繁殖优良品种、改良植株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详细讲解嫁接的原理、工具、材料,以及不同嫁接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有志于培育新品种的爱好者,我们还将初步介绍芍药的杂交育种概念,以及其中蕴含的挑战与乐趣。 第五章:芍药的艺术与生活 芍药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姿态万千的花朵,更在于它所能营造出的生活意境。本章将带您领略芍药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多重表现。 我们将探讨芍药在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分析艺术家们如何捕捉芍药的形态美,并赋予其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从古人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芍药的典雅与端庄;从现代的插花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芍药的浪漫与活力。 在生活应用方面,我们将为您提供芍药在庭院设计中的搭配建议,如何将芍药与其他花卉、景石、水景巧妙结合,营造出富有诗意的园林景观。我们还将探讨芍药的切花技巧,如何延长其观赏期,以及如何利用芍药制作精美的花束和花艺作品,为生活增添一份芬芳与雅致。 最后,本书并非止步于知识的传授,更希望成为您与芍药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将鼓励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与芍药的互动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独到之处。芍药的养成,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与自然对话,与美好相遇的体验。愿您通过本书,开启一段与芍药的美丽缘分,让这份国色天香,成为您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对于一本专业园艺书籍来说,清晰的图片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芍药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写,还是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图例,都达到了高清级别,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纤毫毕现。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品种时,采用的对比图模式,直观地展示了不同花型、花色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我计划下一步扩充我的芍药园时,是一个极佳的参考工具。此外,书中的术语解释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园艺新手也能迅速理解那些复杂的专业词汇,说明编者在用户体验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让阅读过程顺畅无碍。

评分

这本书在解决疑难杂症方面的表现,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我曾面临一个困扰了三年都未能解决的问题——我的重瓣芍药总是出现“花头打不开”的现象,像个紧实的球。市面上的很多资料都归咎于“通风不良”,但我的种植环境通风极佳。然而,在这本书的“疑难问答”章节里,作者详细剖析了这可能是由于花芽分化期营养积累不均或夏季高温胁迫导致的,并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夏季控水降温”实验方案。这种精准到位的分析能力,让我感到作者不仅经验丰富,而且对植物生理学的理解非常透彻。我立刻按照建议进行了调整,虽然效果需要时间检验,但至少我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突破口,这比漫无目的地尝试有效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标价,它带来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是无价的。它建立了一个从基础认知到专业实践的完整知识框架。作者的行文风格非常沉稳、可靠,没有丝毫夸张或故作高深的语气,完全是以一个资深前辈的身份,耐心地引导读者步入芍药养护的殿堂。它让我明白了,养好一棵芍药,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观察和对细节的尊重,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与植物共处”有了更深一层的哲学思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好书的真正魅力所在。我非常推荐给所有对芍药有深厚情感,并渴望将其养护水平提升到专业境界的花友们。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预期的“答疑”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全景式的芍药百科全书。最吸引我的是其中关于芍药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探讨。作者没有将视角局限于种植本身,而是追溯了芍药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的地位,以及不同朝代对芍药的审美变迁。这种人文层面的挖掘,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种花卉的理解,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养殖者”升华为一个“欣赏者”和“守护者”。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回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园林之中,感受那种“花开正好,清风徐来”的意境。这种结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叙事方式,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愉悦且有层次感,绝非市面上那些只有干巴巴技术手册可比拟的。

评分

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清新淡雅的粉色调,配上精美的芍药花图样,一看就知道是为真正热爱园艺的人准备的。我特地去书店翻阅了一下,发现它在内容编排上非常注重实用性。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养护知识,而是深入到了不同品种芍药的特性分析,比如对光照、土壤酸碱度的细微要求,甚至还有针对不同气候带的养护策略。对于我这种在北方地区,每年春天都要为芍药的准时开花而操心的人来说,这种“对症下药”的指导简直是雪中送炭。书里详尽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的修剪和施肥,来延长花期并提高开花率,尤其是关于如何处理病虫害的部分,图文并茂,步骤清晰,让我对自己的花园更有信心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介质配比时,那种近乎“工匠精神”的严谨态度,这让我明白,养花绝不是凭感觉,而是需要科学的知识做支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