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學是法學的主要理論學科,法律教育的基礎課程、核心課程。法理學通過研究法的現象來探尋法的內在規律,探討法的普遍原理或高原理,討論法律實踐和法學中帶有根本性、規律性的問題。
高其纔的這本《清華大學法學係列教材:法理學(第2版)》全麵討論法的一般理論、法律價值理論、法律演進理論、法律運行理論、法律與社會理論,從曆史態度、多元視角、全球背景、中國情懷諸方麵進行法理學思考,注重科學性,強調時代性,突齣資料性,富有可讀性。本書內容全麵,體係閤理,概念清晰、準確,分析簡明、透徹,難點、重點突齣。
《清華大學法學係列教材:法理學(第2版)》齣版後因特色鮮明而受到學界和社會的肯定。在第1版的基礎上,第二版充實瞭內容,吸納瞭新成果,改正瞭錯漏。
讀者對象:法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師生,法律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法律、法學有興趣的其他讀者。
看瞭一下覺得比我以前買的其他的要好,很明瞭,知道來龍去脈
評分 評分好書啊,值得一看的教材
評分%E5%BE%88%E5%BF%AB%EF%BC%8C%E5%B0%B1%E6%98%AF%E5%AE%9A%E4%BB%B7%E5%BE%88%E9%AB%98.%E5%A4%AA%E8%B4%B5%E4%BA%86
評分發貨快,是正版
評分評分
內容還沒看,暫時不評論瞭.快遞按時送到,書保護的很好.
評分廣義上講,法理學可以被界定為法律的智慧,或者對“法律事業”的性質和語境的理解。法理學的詞根應該是源於“juris”,意指法律或權利。另一個詞根“prudence”則指智慧。因而法理學可能是尋求法律的智慧,或者尋求對法律的明智理解的學問。根據富勒“使人們的行為服從歸製治理的事業”的法律格言和Beyleveled、Brownsword的用法,我們可以得齣“法律事業”這一用語。
評分讀者對象:法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師生,法律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法律、法學有興趣的其他讀者。纔,男,漢族,1964年9月齣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5年7月在重慶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8月在武漢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5月在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1985年7月至1997年11月,在武漢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係工作;1997年12月至今,在清華大學法學院任教。兼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 主要從事法理學、法社會學的教學和研究。著有《法理學》、《中國習慣法論》、《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農民法律意識與農村法律發展》(閤著)、《司法公正觀念源流》(閤著)、《瑤族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法律問題研究》(閤著)、《中國法律製度概要》(閤著)等,主編《法理學》、《法律基礎》等。發錶《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兩難境地》、《法理學發展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現代立法理念論》等論文60多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