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19700010
條碼:9787519700010
圖書名稱:競爭法(第三版)
定價:34/42元 隨機發貨
作者:種明釗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6-09
編輯推薦:
精煉闡述國內與國外的競爭法律製度,兼顧反不正當競爭與反壟斷法製度
內容簡介:
全書四編十六章,在精煉的闡述中兼顧國內與國外的競爭法律製度,亦兼顧反不正當競爭與反壟斷法製度,更兼顧實體與程序內容。對於已有定論詳而言之,爭議之處點到為止。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符閤競爭法教學之客觀需要。
作者簡介:
種明釗,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谘詢專傢。主要著作和論文有:《中國農村經濟法製研究》(主編)、《經濟法概論》(主編)、《社會保障法律製度研究》(主編)、《競爭法》(主編)、《競爭法學》(主編)、《試論用法律辦法管理經濟》、《論社會主義生産目的與經濟立法》等。
前言:
修 訂 說 明
1997年6月,由種明釗教授主編的《競爭法》被司法部列入“95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經濟法係列”叢書之一,2002年2月進行瞭第1次修訂。2005年6月,經全麵修訂後作為“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齣版。2006年8月,本教材列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傢級規劃教材。2008年,我們以《反壟斷法》的實施為契機,對該教材進行瞭全麵修訂。
此次修訂在2008年版的基礎上進行。我們在結構上調整瞭部分章節,在內容上吸收瞭國內外競爭法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同時,我們還適當增加瞭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典型案例,關注瞭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的立法動態,迴應瞭互聯網時代對競爭法的影響。本書主要為高等院校法學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用書,同時也適閤於高等院校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本書由種明釗教授擔任主編,盛學軍、江帆擔任副主編。參加本書的撰稿人員及分工如下:
種明釗第1章
葉明第二章、第三章
盛學軍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江帆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曹陽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鄭鵬程第十四章
葉衛平第十五章
李劍第十六章
編者2016年8月
目錄:
目錄
第1編總論
第1章競爭法律製度概述
第1節競爭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競爭法的産生和發展
第三節競爭法的概念、調整對象及體係
第四節競爭法的性質
第五節競爭法的基本原則
第六節競爭法的多元化目的
第七節競爭法與相關法律的關係
第二章主要資本主義國傢的競爭法律製度
第1節美國的競爭法律製度
第二節德國的競爭法律製度
第三節英國的競爭法律製度
第四節日本的競爭法律製度
第五節俄羅斯的競爭法律製度
第三章國際競爭法律製度
第1節《巴黎公約》中的競爭法律製度
第二節歐盟競爭法律製度
第三節世貿組織競爭法律製度
第四節聯閤國競爭法律製度
第二編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四章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
第1節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概念、特徵與發展現狀
第二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定、特徵與類型
第三節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反壟斷法、知識産權法的關係
第四節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不足與完善
第五章市場混同行為
第1節市場混同行為概述
第二節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
第三節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的行為
第四節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姓名的行為
第六章虛假商業宣傳行為
第1節虛假商業宣傳行為概述
第二節商品上的虛假標識行為
第三節虛假廣告宣傳
第四節其他虛假宣傳行為
第七章不正當有奬銷售行為
第1節有奬銷售行為概述
第二節對有奬銷售行為的法律規製
第三節對不正當有奬銷售行為的認定
第八章商業賄賂行為
第1節商業賄賂的法律界定
第二節商業賄賂的構成及法律責任
第三節商業賄賂的錶現形式
第四節禁止商業賄賂的法律規定
第九章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第1節商業秘密的法律界定
第二節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構成及方式
第三節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第十章商業詆毀
第1節商譽的一般理論
第二節商業詆毀的認定及錶現形式
第三節商譽損害的認定及賠償額的計算
第四節商業詆毀的規製與商譽的保護
第三編反壟斷法
第十一章反壟斷法概述
第1節壟斷的基本含義和類型
第二節反壟斷法的基本含義和立法形式
第三節壟斷規製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四節壟斷行為的認定原則及法律責任
第五節反壟斷法的適用及適用除外製度
第六節我國《反壟斷法》的製定及爭議問題
第十二章壟斷協議
第1節壟斷協議概述
第二節橫嚮壟斷協議
第三節縱嚮壟斷協議
第四節行業協會壟斷
第五節壟斷協議的法律規製
第六節我國關於壟斷協議的規定及完善建議
第十三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第1節市場支配地位的概念及認定
第二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概述
第三節公用企業壟斷
第四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規製
第五節我國關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及完善建議
第十四章經營者集中
第1節經營者集中概述
第二節經營者集中規製的實體與程序規則
第三節我國經營者集中的法律規製
第十五章行政性壟斷
第1節行政性壟斷概述
第二節行政性壟斷規製沿革與立法模式
第三節我國行政性壟斷的法律規製
第四編競爭法的實施
第十六章競爭法的實施
第1節競爭法執行機構的類型和性質
第二節競爭法執行機構的獨立性與程序保障
第三節我國競爭法執行機構
第四節我國競爭法的執行程序
這本《競爭法》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厚重,翻開書頁,厚實紙張帶來的質感就足夠讓人安心。我一直對市場競爭的規則和背後的邏輯深感興趣,尤其是那些看似“潛規則”但又被法律所規製的領域。這本書的編排結構很清晰,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什麼是公平競爭,什麼是壟斷,以及為什麼需要競爭法來維護市場秩序。我很喜歡其中對一些經典案例的剖析,那些真實發生在市場中的故事,通過法律的視角被解讀得淋灕盡緻,讓我對抽象的法律條文有瞭更具象的理解。特彆是關於“不正當競爭”的章節,書中列舉瞭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或聽說的行為,例如虛假宣傳、仿冒混淆、商業詆毀等等,並詳細解釋瞭它們為何構成不正當競爭,以及相應的法律後果。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許多商業行為,在競爭法的框架下,都需要審慎對待。而且,書中對不同國傢和地區競爭法的比較也很有價值,這讓我能夠跳齣單一的視角,理解競爭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不同法律體係的優劣之處。雖然作為一本教材,它可能側重於理論的闡述,但其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為我深入理解競爭法的精髓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一本教材,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百科全書。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競爭政策目標和理論基礎的論述印象深刻。作者們並沒有迴避那些關於競爭法“度”的爭論,例如,在什麼情況下,限製性行為纔應該被禁止,以及如何在保護競爭的同時,不扼殺創新和效率。這些深入的理論探討,讓我對競爭法的製定和實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對“不正當競爭”的分析,更是細緻入微。它不僅僅羅列瞭法律禁止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這些行為之所以被禁止的深層原因——它們對市場秩序的破壞,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以及對整個社會創新活力的抑製。例如,書中關於“商業秘密侵權”的章節,詳細分析瞭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以及權利人可以采取的保護措施。這對於我理解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支持。此外,書中對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的結閤分析,也讓我看到,兩者雖然有不同的側重點,但都服務於維護公平競爭的終極目標。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機製有瞭更全麵的認知,也更加理解瞭法律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作者們似乎很清楚讀者的需求,所以在講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法律概念時,總是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來闡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案例的選取,它們很多都來源於實際的商業活動,比如企業間的互相詆毀、産品包裝的模仿,甚至是網絡上的虛假評論。這些案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將書中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聯係起來,從而加深理解。在談到“不正當競爭”時,書中不僅詳細列舉瞭各種典型的行為,比如引人誤解的宣傳、侵犯商業秘密、低價傾銷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分析瞭這些行為為何會被視為“不正當”,以及它們可能對市場造成的實際危害。這讓我明白,競爭法並非是僵化的條文,而是為瞭維護市場公平和效率而不斷發展的動態規則。書中對一些前沿的競爭法律問題,例如平颱經濟下的競爭問題,也有所涉及,這讓我感覺到本書的內容是緊跟時代步伐的,並非停留在過去的理論。總的來說,這本書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也注重知識的可讀性和實用性,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過程中,掌握瞭紮實的競爭法知識,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中去。
評分這本書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部非常友好的入門指南。它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競爭法知識,變得生動且易於消化。我尤其喜歡書中在講解每一個法律概念時,都會輔以具體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並非都是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文摘錄,而是選擇瞭那些貼近現實生活,或者具有代錶性的商業糾紛。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細緻解讀,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法律條文的適用場景,以及法官在判決時所考量的因素。比如,在關於“虛假廣告”的章節,書中就分析瞭不同類型的虛假宣傳,如誇大産品功效、隱瞞重要信息等,以及如何判斷其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這讓我對市場營銷中的一些灰色地帶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加警惕那些看似誘人的廣告宣傳。同時,本書在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分類和闡述上也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列舉瞭諸如仿冒、詆毀、搭便車等傳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還對一些新興的、更具技術性的不正當競爭方式進行瞭探討,這顯示瞭其內容的與時俱進。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競爭法的整體框架有瞭紮實的把握,並且能夠自信地麵對和理解一些在現實中遇到的競爭法律問題。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停留在對《反不正當競爭法》條文的機械解讀,而是深入挖掘瞭競爭法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和社會價值。我特彆欣賞作者們在解釋一些復雜概念時所采用的清晰易懂的語言,即使是對於沒有法律背景的讀者,也能較好地理解。例如,在探討壟斷行為的危害時,書中不僅列舉瞭價格壟斷、産量限製等直接後果,還進一步分析瞭其對創新動力、消費者福利和社會整體效率的長期負麵影響。這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維護公平競爭環境,並非僅僅是為瞭保護少數企業的利益,更是為瞭整個社會的繁榮和進步。對於“不正當競爭”的論述,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全麵的視角,不僅僅涵蓋瞭常見的欺詐、侵權行為,還觸及瞭一些更隱蔽的手段,比如商業秘密的非法獲取和使用,以及對市場秩序的潛在破壞。書中對這些行為的法律認定標準和救濟措施都做瞭詳細的說明,這對於企業在日常經營中規避風險,以及遭遇不正當時如何維權,都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在競爭法的復雜世界中,一步步地探索前進,並撥開迷霧,看到其內在的邏輯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