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舉證責任與證明度 | 作者 | 薑世明 |
| 定價 | 65.00元 | 齣版社 | 廈門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1560211 | 齣版日期 | 2017-02-01 |
| 字數 | 290 | 頁碼 | 276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8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舉證責任與證明度》收錄五篇關於民事證據法學之學術論文,包括:消極事實之舉證責任分配、舉證責任轉換、證明度之研究、釋明之研究、錶見證明之研究。學說及實務上對於消極事實舉證責任之分配嚮存在一誤解,亦即以為主張消極事實者不用負舉證責任,本書對於此一問題,引據德國證據法學之討論資料,區分類型,進行個彆評估,用以厘清此一證據法上之難題。對於舉證責任轉換,本書亦厘清對於舉證責任必要移轉與舉證責任轉換之區彆,而在法定舉證責任轉換與意定舉證責任轉換之區彆亦提齣詳細分析,研究者應可藉此書而對於相關概念獲得厘清之效果。就證明度及釋明之證明度而言,在颱灣本對於此一問題甚為陌生,本書提齣反駁部分學者引用美國所稱優勢證據理論之十餘種理由,並提齣鄰近於真實之較為高度蓋然性作為基準(90%),詳細論證,應可供大陸法係之法製運作參考之用。關於錶見證明之研究,本書對於其要件及在德國所發生過之案例,特彆係關於典型事象經過之意義及操作方式,與經驗原則在此之作用,均有詳細介紹,用供參考。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作者名字“薑世明”讓我感到一絲熟悉,又似乎是初次謀麵。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與一位素未謀麵的智者即將開啓一場深刻的對話。我腦海中勾勒齣一位沉穩、睿智的學者形象,他可能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也可能在理論研究上有著獨到的見解。我相信,通過他的筆觸,我能夠瞭解到關於舉證責任和證明度方麵更加深入、更加人性化的理解,而不隻是冰冷的法律條文。這本書無疑是我近期最期待的一本。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學術的魅力。“舉證責任與證明度”,這兩個詞組閤在一起,立刻點燃瞭我對法律背後邏輯的探究欲。我一直覺得,法律不僅僅是條文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結晶,是社會運行規則的精妙設計。而“舉證責任”和“證明度”,無疑是這些精妙設計中的核心環節。我常常思考,在法律的天平上,誰來承擔舉證的重任,又該如何衡量證據的“輕重緩急”,纔能做齣公正的裁決。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給我一種既莊重又充滿挑戰的感覺。它不像一些暢銷書那樣,用聳人聽聞的標題來吸引眼球,而是直接點明瞭其關注的核心問題,這本身就代錶瞭一種自信和學術擔當。我常常在想,一個案件的最終走嚮,往往就取決於誰能有效地履行舉證責任,以及法官或陪審團如何評估證據的證明力。這其中的微妙之處,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法理,是多麼值得深入研究。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來說,無異於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就被它那厚重的分量所震撼。這絕對不是一本輕鬆的消遣讀物,而是一部值得細細揣摩、反復研讀的學術專著。翻開扉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這種實體書的閱讀體驗,是電子書無法比擬的。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位老教授,在燈下伏案疾書,字斟句酌的畫麵。我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在相關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學者,他的文字中一定承載著多年的研究與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彆緻的,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單憑這簡潔而又不失力量感的裝幀,就已經勾起瞭我極大的興趣。它讓我想起很多年前在書店裏偶然翻到的一本關於法學理論的書,當時同樣是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所吸引。封麵上那深邃的藍色調,以及燙金的標題,都透露著一種嚴謹與權威。我不禁猜測,書的內容是否也如這封麵一般,蘊含著深刻的洞見和精闢的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