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9700010
条码:9787519700010
图书名称:竞争法(第三版)
定价:34/42元 随机发货
作者:种明钊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6-09-01
编辑推荐:
精炼阐述国内与国外的竞争法律制度,兼顾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制度
内容简介:
全书四编十六章,在精炼的阐述中兼顾国内与国外的竞争法律制度,亦兼顾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制度,更兼顾实体与程序内容。对于已有定论详而言之,争议之处点到为止。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符合竞争法教学之客观需要。
作者简介:
种明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主要著作和论文有:《中国农村经济法制研究》(主编)、《经济法概论》(主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主编)、《竞争法》(主编)、《竞争法学》(主编)、《试论用法律办法管理经济》、《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经济立法》等。
前言:
修 订 说 明
1997年6月,由种明钊教授主编的《竞争法》被司法部列入“95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经济法系列”丛书之一,2002年2月进行了第1次修订。2005年6月,经全面修订后作为“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出版。2006年8月,本教材列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我们以《反垄断法》的实施为契机,对该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
此次修订在2008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在结构上调整了部分章节,在内容上吸收了国内外竞争法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适当增加了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典型案例,关注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立法动态,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对竞争法的影响。本书主要为高等院校法学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同时也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由种明钊教授担任主编,盛学军、江帆担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的撰稿人员及分工如下:
种明钊第1章
叶明第二章、第三章
盛学军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江帆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曹阳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郑鹏程第十四章
叶卫平第十五章
李剑第十六章
编者2016年8月
目录:
目录
第1编总论
第1章竞争法律制度概述
第1节竞争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竞争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及体系
第四节竞争法的性质
第五节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第六节竞争法的多元化目的
第七节竞争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第二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1节美国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二节德国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三节英国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四节日本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五节俄罗斯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三章国际竞争法律制度
第1节《巴黎公约》中的竞争法律制度
第二节欧盟竞争法律制度
第三节世贸组织竞争法律制度
第四节联合国竞争法律制度
第二编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四章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第1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特征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第四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足与完善
第五章市场混同行为
第1节市场混同行为概述
第二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第三节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
第四节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的行为
第六章虚假商业宣传行为
第1节虚假商业宣传行为概述
第二节商品上的虚假标识行为
第三节虚假广告宣传
第四节其他虚假宣传行为
第七章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第1节有奖销售行为概述
第二节对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三节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认定
第八章商业贿赂行为
第1节商业贿赂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商业贿赂的构成及法律责任
第三节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定
第九章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第1节商业秘密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及方式
第三节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第十章商业诋毁
第1节商誉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商业诋毁的认定及表现形式
第三节商誉损害的认定及赔偿额的计算
第四节商业诋毁的规制与商誉的保护
第三编反垄断法
第十一章反垄断法概述
第1节垄断的基本含义和类型
第二节反垄断法的基本含义和立法形式
第三节垄断规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四节垄断行为的认定原则及法律责任
第五节反垄断法的适用及适用除外制度
第六节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及争议问题
第十二章垄断协议
第1节垄断协议概述
第二节横向垄断协议
第三节纵向垄断协议
第四节行业协会垄断
第五节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第六节我国关于垄断协议的规定及完善建议
第十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第1节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及认定
第二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概述
第三节公用企业垄断
第四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
第五节我国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及完善建议
第十四章经营者集中
第1节经营者集中概述
第二节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实体与程序规则
第三节我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制
第十五章行政性垄断
第1节行政性垄断概述
第二节行政性垄断规制沿革与立法模式
第三节我国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第四编竞争法的实施
第十六章竞争法的实施
第1节竞争法执行机构的类型和性质
第二节竞争法执行机构的独立性与程序保障
第三节我国竞争法执行机构
第四节我国竞争法的执行程序
作为一名在高校任教的教师,我对《竞争法》第三版有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期待。从教学角度来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更新的竞争法知识体系。因此,我希望书中能够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精练,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章节内容的编排应该符合教学的规律,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我非常看重书中是否包含丰富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条文。从科研角度来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体现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前沿的理论思考。我期待书中能够对当前竞争法领域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比如数字经济下的竞争执法、反垄断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国际竞争法的最新发展等,有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此外,如果书中能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竞争法理论和实务发展,并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启示,那将更具价值。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既是对我教学内容的更新,也是对我科研视野的拓展。
评分我是一名对社会经济发展保持高度关注的普通读者,虽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我深知公平竞争对于社会繁荣的重要性。《竞争法》这本书,我希望它能以一种更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方式,向我们揭示市场经济中那些看不见的“潜规则”。我希望它能够解释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公平竞争,为什么需要竞争法来维护它。比如,书中是否会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解释垄断是如何扼杀创新,不正当竞争又是如何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我特别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作为消费者,如何运用竞争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简单的辨别方法,让我们能够识别那些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让我们了解,政府是如何通过竞争法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如果书中能够通过图示或者简化的案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比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卡特尔”,那就太好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解公平竞争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竞争法》第三版,我从书架上把它请下来的时候,就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我对竞争法这个领域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它关乎市场公平,关乎消费者权益,更关乎经济的健康发展。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就让我觉得很舒服,印刷也很清晰,这一点对于阅读体验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看重一本法律书籍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结构清晰,章节划分合理,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复杂的竞争法理论。作者种明钊主编,相信其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见解。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最新司法解释和行政判例非常感兴趣,因为法律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最新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对一些前沿的竞争法问题,比如平台经济下的垄断、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竞争挑战等,有深入的探讨和独到的分析。如果书中能够辅以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图表,那无疑会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总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和信心,希望它能成为我学习竞争法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作为一名在市场一线工作的从业者,我对《竞争法》的需求更多是实用性和指导性。平日里,我们公司在市场活动中,总是会小心翼翼地规避各种潜在的竞争法风险,但有时对于一些模糊地带,我们确实缺乏清晰的判断依据。因此,我非常关注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操作的建议和案例。第三版,意味着它应该吸纳了最新的立法和执法动态,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读《反垄断法》等核心法律的条文,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精神。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评估和规避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用指南,例如在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并购交易等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有对不同行业特性的分析,比如针对平台经济、高科技行业等,那就更好了。当然,法律文本的严谨性是基础,但如果能在保持严谨的同时,加入一些“干货”,比如常见违规行为的处罚案例分析,以及如何建立合规体系的建议,那这本书的价值就真的体现出来了。
评分我对《竞争法》这本书的期待,更多是源于对其内容深度和学术前沿性的追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经济法律发展动态的研究者,我希望能够在这本第三版中,看到关于竞争法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前沿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快速变化,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竞争法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希望书中能够对诸如“数字平台经济下的反垄断难题”、“绿色发展与竞争法”、“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对竞争格局的影响”等具有前瞻性的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对于国内外竞争法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借鉴他国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竞争法律制度。当然,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除了理论的深度,也离不开严谨的论证和翔实的资料支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用最新的学术文献和重要的法律文件,并且对一些复杂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和深刻的阐释。如果书中能够为读者提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和参考文献,那就更能体现其学术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