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资产证券化:法律实务操作要点与难点 湖北新华书店 2017

图解资产证券化:法律实务操作要点与难点 湖北新华书店 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喆,陈府申 著
图书标签:
  • 资产证券化
  • 金融
  • 法律
  • 实务
  • 投资
  • 理财
  • 湖北新华书店
  • 2017
  • 图书
  • 金融工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09280
商品编码:14679562900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图解资产证券化:法律实务操作要点与难点 作者 胡喆,陈府申
定价 98.00元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 9787519709280 出版日期 2017-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由有着丰富的资产证券化实务操作经验的律师执笔,从中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概述到中国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一般法律问题,再到不同类型资产证券化交易的法律关注点,由浅入深,严谨细致,并辅以大量图表,加入典型案例,更加直观具体的分析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操作要点,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指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用性。


   作者简介

  钟鑫,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图融学院专家导师。钟鑫律师自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并开始从事金融法律服务,在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银行信贷、私募股权投资、并购重组、不良贷款处置领域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在加入金杜之前,钟律师曾在小松o狛o西川律师事务所、通力律师事务所及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工作。钟律师擅长重大、复杂的跨境和境内交易,对多个行业有自己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并参与和主办了许多重要的资产证券化和金融科技项目。钟律师连续六年(2011-2016年)被IFLR(国际金融法律评论)评选为IFLR1000的银行及融资领域的杰出律师。

  胡喆,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外部咨询专家,图融学院专家导师。胡喆律师于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并开始从事金融法律服务, 在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银行信贷、结构性融资、金融机构设立、债券发行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胡律师自2011年起参与了众多重启后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主办了包括重启后首单或批的汽车金融、融资租赁、财务公司、外资银行、银团贷款、购房尾款、物业费、票据、PPP、银行间市场类REITs等诸多资产证券化交易,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胡律师还同时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资格和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资格。

  陈府申,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新媒体图解金融创始人。陈府申律师于2012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并于同年开始从事金融法律服务行业, 在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私募股权投资、结构性融资及新媒体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陈律师自2012年起参与了众多重启后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主办了包括重启后首单或批汽车金融、融资租赁、财务公司、银团贷款、购房尾款、物业费、票据、银行间市场类REITs等诸多资产证券化交易。陈律师于2014年创办了新媒体'图解金融',2017年图解金融的已经覆盖专业用户数十万人,并和其矩阵品牌'图融学院'在金融可视化专业知识的传播与出版发行领域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录

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概述
节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界定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二、资产证券化的历史沿革
三、交易场所的引入
(一)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需求
(二)非标转标需求
(三)公募资产证券化产品无异议函的取得及备案
(四)私募资产证券化产品仍需备案
四、资产证券化的特殊交易目的
(一)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流动性
(二)结构设置较为灵活
(三)主体信用转化为资产信用,降低融资成本
(四)优化财务报表,合理管理资产负债表
(五)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殊优势
(六)其他
第二节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体系及监管沿革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及监管沿革
(一)监管体系及历史沿革
1.课题研究阶段
2.轮试点阶段
3.常态化发展阶段
4.审批制变备案制
(二)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业务指引汇总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及监管沿革
(一)监管体系及历史沿革
1.研究阶段
2.轮试点阶段
3.第二轮试点阶段
4.启用备案制,快速发展阶段
(二)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业务指引汇总
三、资产支持票据监管体系及监管沿革
(一)监管体系及历史沿革
(二)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业务指引汇总
第三节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第四节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及其法律关系
一、概述
二、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
(一)原始权益人
1.原始权益人定性
2.原始权益人的分类
3.原始权益人的资质要求
4.对于原始权益人的尽职调查要求
5.对于原始权益人的信息披露要求
(二)特殊目的载体及其管理人
1.特殊目的载体的定性
2.特殊目的载体的主要功能
3.管理人主体资格要求
4.管理人主要义务
5.管理人禁止事项
(三)销售机构
1.证券公司或其子公司管理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2.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四)资产服务机构
1.资产服务机构的定性
2.对资产服务机构的尽职调查要求
3.后备资产服务机构及继任资产服务机构
(五)监管/托管银行
1.监管银行
2.托管银行
3.主体信用触发事件
(六)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
1.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定性
2.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权利
3.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义务
(七)登记托管机构/支付代理机构
(八)增信机构:差额支付承诺人、人、流动性支持机构、维好机构
1.差额支付承诺人
2.人
3.流动性支持机构
4.维好承诺人
(九)中介机构:会计师/审计师、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
1.会计师/审计师
2.评级机构
3.资产评估机构
4.律师事务所
三、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主要法律关系
(一)管理人与特殊目的载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投资者与特殊目的载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1.信托
2.委托
(三)原始权益人与特殊目的载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四)销售机构、服务机构、监管/托管银行、登记托管机构/支付代理机构、中介机构与特殊目的载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五)增信机构与特殊目的载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五节交易流程
一、资产证券化项目实际操作流程
(一)确定中介机构,沟通交易结构
(二)项目正式启动,开展尽职调查
(三)补充尽职调查,定稿交易文件
(四)完成首轮上报,准备反馈答复
(五)资产支持证券的销售、募资及专项计划的设立
二、资产证券化项目所涉主要工作模块
(一)基础资产遴选
1.关于融资及平台融资
2.关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3.关于不动产
4.关于现金流的产生
5.资产组合的限制
6.穿透核查
(二)特殊目的载体设立
1.破产隔离的对象
2.实现破产隔离的要求
3.法律上的破产隔离与会计、税务上的破产隔离
(三)资产转让及交割
1.基础资产能否转让
2.基础资产转让需履行相应手续
3.真实出售
4.权利完善
5.基础资产追索及处置
6.不合格基础资产赎回
(四)资产支持证券发行
1.发行方式选择
2.发行市场选择
3.发行审核制度
(五)信用增级
(六)偿付
1.现金流归集
2.证券本息偿付
第二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一般法律问题
节特殊目的载体
一、特殊目的载体的选择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性质
三、特殊目的载体的特征
(一)运营独立
(二)财产独立
(三)债务独立
第二节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
一、真实出售的要点
(一)真实的意思表示
1.标的
2.价款
3.履行
(二)公允的购买价款
1.公允价格的认定
2.违反公允性的不利影响
(三)明确的交割方式
二、破产隔离的要点
(一)与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隔离
1.真实出售
2.资产服务机构
(二)与管理人的破产隔离
1.潜在的风险
2.破产隔离的实现
(三)与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破产隔离
1.潜在的风险
2.破产隔离的实现
第三节资产证券化中的信用增级机制
一、增信措施概述
(一)内部增信措施
1.优先/次级分层
2.超额机制
3.储备金账户
(二)外部增信措施
1.
2.利率互换
3.利率下限
4.信用违约互换
(三)内外部增信措施的优势与弱点
二、中国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常见的增信措施
(一)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增级机制的构建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增级机制的构建
1.保证
2.差额支付承诺
3.基础资产的措施
第四节服务机构与备位服务机构
一、资产服务机构概述
(一)资产服务机构的选择
(二)资产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1.资产服务内容概述
2.基础资产的处置
二、资产服务机构的解任
(一)资产服务机构解任事件
(二)解任资产服务机构的程序
(三)后续义务
三、备位资产服务机构
(一)备位资产服务机构与替代资产服务机构
(二)备位资产服务机构的选任
(三)备位资产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第五节证券分层和现金流安排
一、证券分层
(一)证券分层概述
(二)证券分层方案设计
二、现金流安排
(一)资产证券化现金流关系概述
(二)现金流的归集
1.债务人将应付款项划转至收款账户
2.资产服务机构将回收款划转至监管账户
3.监管银行将回收款划转至专项计划账户
(三)现金流的分配
1.违约事件发生前的现金流分配顺序
2.违约事件发生后的现金流分配顺序
3.专项计划终止后的现金流分配顺序
第六节资产赎回
一、资产赎回概述
二、不合格基础资产赎回主要流程
(一)通知赎回
(二)确定价格
(三)支付价款
(四)转移风险
三、资产赎回的法律关注点
(一)资产赎回的法律定性
(二)资产赎回与原始权益人的破产
第七节清仓回购
一、清仓回购机制概述
二、清仓回购的前提条件
三、清仓回购的操作流程
四、清仓回购的商业目的
五、清仓回购的注意要点
1.存在公允价值的定价争议
2.影响次级收益
3.不希望将剩余资产回表
第八节发行与交易
一、发行
(一)挂牌转让的申报
1.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申请流程
2.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申请流程
(二)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
1.目标投资者
2.路演推介
3.发行定价——簿记建档与招标发行
(三)多次发行与分期发行
(四)发行失败的处理
(五)备案
(六)挂牌与登记申请
(七)信息披露
二、交易
第三章 不同类型资产证券化交易的法律关注点
节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主要分类
一、基础资产要求及分类
(一)基础资产的要求
1.合法合规性
2.权属明确
3.可特定化
4.独立性
5.可预测性及持续稳定性
6.无权利负担
7.规模及存续期限与资产支持证券匹配
8.可组合性
9.不属于负面清单
(二)基础资产的分类
二、主要交易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
(二)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三)公共事业收费权资产证券化
(四)购房尾款资产证券化
(五)物业费资产证券化
(六)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
(七)票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
(八)信用证资产证券化
(九)CMBS(Commercial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抵押型REITs
(十)类REITs
三、专项计划其他分类及现状
(一)单原始权益人模式与集合发行模式
(二)单次发行与储架发行
(三)单SPV结构与双SPV结构
(四)套利型资产证券化业务和批量模式化资产证券化业务
第二节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及实操要点解析
一、交易结构
二、交易流程
(一)专项计划设立
(二)基础资产购买
(三)基础资产服务
(四)现金流的管控
(五)保证金的转付/归集
(六)回收款的识别
(七)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八)提前退租情况下专项计划端的提前终止
三、融资租赁业务的法律框架
(一)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
(二)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三)其他
四、融资租赁法律关系
(一)简述
(二)融资租赁的各相关主体
(三)融资租赁债权形成的前提条件
1.租赁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2.租赁物选择的特殊限制
3.租赁物所有权的取得/转移
4.租赁物的接收:验收报告或收货确认书的效力
5.租赁物价值评估与租赁物价款的支付结算
(四)以不动产作为租赁物的特殊性
1.适格的不动产融资租赁物的选择
2.不动产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防范建议
(五)融资租赁债权
1.融资租赁债权的形成
2.融资租赁债权的履行和触发
五、专项资产支持计划
(一)基础资产遴选
(二)特殊交易机制设计
1.保证金的管理及使用
2.提前退租情况下的触发机制安排
3.回收款的识别
第三节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和实操要点解析
一、应收账款的内涵及外延
二、贸易项下应收账款证券化
(一)交易结构
(二)交易流程
1.专项计划设立
2.基础资产购买
3.基础资产服务
4.现金流监管
5.基础资产的循环购买
6.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三)贸易项下应收账款的法律框架
(四)贸易项下应收账款法律关系
1.贸易项下应收账款法律关系的各相关主体
2.贸易项下应收账款债权的形成
3.贸易项下应收账款债权的转让
4.已经开立票据的贸易项下应收账款债权
(五)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1.基础资产的遴选
2.特殊交易机制设计
三、嵌套保理通道的应收账款证券化
(一)嵌套保理通道的动因与运用
1.商业保理公司主导的保理资产证券化
2.应收账款债务人主导的保理资产证券化
(二)交易结构
(三)交易流程
1.保理债权的形成
2.专项计划设立
3.基础资产购买
4.基础资产服务
5.现金流监管
6.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四)保理法律框架
1.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2.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
(五)保理法律关系
1.概述
2.保理商
3.保理融资债权的形成
(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1.基础资产的遴选
2.特殊交易机制设计
第四节公用事业单位收费权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及实操要点分析
一、交易结构
二、交易流程
(一)专项计划设立
(二)基础资产购买
(三)基础资产服务
(四)现金流的管控
(五)必备金额的设置
(六)回售与赎回
(七)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三、公用事业单位收费权法律框架
(一)国家层面
(二)地方层面
四、法律关注点
(一)收费权的特征
1.收费权区别于特许经营权
2.收费权是一种将来应收账款债权
3.收费权对应未来现金流入的相对不确定性
4.收费权对应债务人的不特定性
(二)收费权的可转让性
1.收费权的转让限制
2.收费权不得附带权利负担
3.收费权对应标的资产的权利负担情况
(三)原始权益人的特殊性
1.特定资质要求
2.后续运营安排
(四)负面清单限制
1.收支两条线
2.补贴
(五)收费定价
五、专项资产支持计划
(一)基础资产遴选
(二)特殊交易机制安排
1.必备金额
2.回售与赎回
第五节购房尾款证券化交易结构及实操要点解析
一、购房尾款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概述
(一)交易结构
(二)交易流程
1.专项计划设立
2.基础资产认购
3.基础资产管理
4.现金流的管控
5.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三)交易动因
二、商品房销售业务的法律框架
三、购房尾款的法律界定
(一)购房尾款的定义
(二)购房尾款的类型
(三)购房尾款的形成
1.认购
2.草签
3.合同网签及备案
4.申请贷款
5.贷款审批
6.放款
(四)购房尾款的法律性质
1.购房尾款法律关系的主体
2.购房尾款法律关系的法律界定
3.网签备案对购房尾款法律关系的影响
四、购房尾款证券化的法律实务要点
(一)基础资产的遴选
(二)交易机制的安排
1.基础资产的内部归集
2.循环购买
3.不合格基础资产的赎回
4.开发贷或预售资金监管导致的资金截流
5.增信措施
五、购房尾款证券化案例梳理
第六节物业费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和操作要点解析
一、交易概述
(一)交易结构
(二)交易流程
1.专项计划设立
2.基础资产购买
3.物业收益归集与分配
4.不合格资产赎回与循环购买
5.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二、物业管理的法律框架
三、物业服务法律关系
四、物业费资产的关注点
(一)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
(二)不同类型的物业合同
1.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2.物业服务合同
3.案场合同
4.停车管理服务合同
(三)不同种类的收费方式
(四)物业合同的备案
五、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一)两类交易结构
1.物业费债权模式
2.物业费质押模式
(二)物业费资产的入池标准
(三)专项计划层面的特殊机制
1.物业费债权的内部归集
2.不合格基础资产的赎回与循环购买
3.补充质押和保证金
4.不合格基础资产的置换
第七节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及实操要点解析
一、两种交易结构的商业动因和应用场景
(一)存量转出结构的动因和应用
(二)增量设权结构的动因和应用
二、交易结构
(一)存量转出结构
(二)增量设权结构
三、交易流程
(一)存量转出结构
1.专项计划设立
2.基础资产购买
3.贷款本息偿付和信托利益分配
4.专项计划资产的托管
5.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二)增量设权结构
1.信托计划设立
2.专项计划设立
3.基础资产购买
4.信托计划资产的托管
5.信托利益分配
6.专项计划资产的托管
7.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四、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框架
(一)法律法规
(二)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五、存量转出结构的法律关注点
(一)存量转出结构的基础法律关系
1.信托法律关系
2.贷款/转让法律关系
(二)基础资产的选择
1.基础资产的要求
2.底层资产的要求
(三)基础资产的转让
1.信托受益权的转让限制
2.基础资产不得附带权利负担
(四)权利完善机制的设计
1.基础资产层面
2.底层债权层面
六、增量设权结构的法律关注点
(一)基础资产的形成
1.以募金形成基础资产的可行性
2.基础资产的形成时间
3.信托贷款/债权的形成时间
4.措施的设定
(二)基础资产的选择
1.信托的类型
2.底层资产要求
(三)特殊联动机制设计
1.现金流机制
2.权益流机制
3.信息流机制
第八节票据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及实操要点解析
一、交易概述
(一)交易结构图
(二)交易流程
(三)将票据介入证券化交易的法律优势
二、票据业务的法律框架
三、不同票据类型的操作
(一)银票与商票
1.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
2.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
(二)电子汇票与纸质汇票
四、票据作为基础资产
(一)真实交易背景限制
(二)乱办金融业务的风险
五、以票据作为质押物,以其他财产权利作为基础资产
(一)《物权法》的要求
(二)《法》的要求
(三)《票据法》及《电票管理办法》的要求
(四)质押票据与主债权到期先后安排
1.票据先于主债权到期
2.票据兑付日后于主债权到期日
六、以票据对应的基础交易关系债权作为基础资产
七、以票据对应的保理合同为基础资产
八、以票据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
(一)收益权的性质
(二)票据收益权的内涵与外延
(三)票据收益权与票据质押可以分立
(四)票据收益权与票据保贴/保证金相结合
1.保贴模式
2.保证金模式
九、票据服务银行的操作
(一)竞合下的相斥问题
(二)服务银行的操作
十、票据资产池的运行
(一)资产池的构成
(二)前端归集模式
(三)代理人模式
第九节信用证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及实操要点解析
一、交易结构与步骤
(一)交易结构
(二)交易步骤
二、基础资产的选择
(一)信用证的法律性质
(二)信用证的各相关主体
(三)信用证与基础交易
1.具有真实合法的基础交易背景是信用证开立的前提
2.单证相符是信用证付款的先决条件
3.引致信用证止付的情形
4.信用证项下的上述止付基于流转存在例外
(四)基础资产与附属权益定性
(五)信用证转让中的权利完善
第十节CMBS法律问题及操作要点分析
一、CMBS概述
二、CMBS的交易动因
三、CMBS交易结构
四、CMBS交易流程
(一)信托端交易流程
1.设立单一资金信托计划
2.发放信托贷款
3.物业资产抵押和物业运营收入质押
(二)专项计划交易流程
1.设立专项计划
2.购买基础资产
3.信托贷款偿还与信托利益分配
4.现金流的管控
5.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五、基础资产的关注要点
(一)基础资产的定义和种类
(二)基础资产的构建要点
六、物业资产的关注要点
七、专项计划交易机制
(一)CMBS现金流
1.现金流结构
2.现金流流经账户
3.现金流的分配顺序
(二)专项计划的增信措施
1.物业运营收入超额覆盖
2.现金流覆盖不足的增信安排
3.评级下调的增信安排
4.增信主体提供流动性支持
5.优先权的行使
(三)专项计划的退出
1.专项计划的续发
2.专项计划的开放
第十一节类REITs法律问题及操作要点分析
一、类REITs概述
二、类REITs动因
三、类REITs交易结构
四、类REITs交易流程
(一)类REITs资产重组
(二)专项计划设立
(三)物业租金收取、委贷偿付、股东分红
(四)私募基金收益分配
(五)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五、类REITs资产重组
(一)物业资产的选择
(二)主体设立/选择
1.项目公司的选择
2. SPV的设立
3.私募基金的设立与备案
(三)股权转让
(四)租赁安排
(五)计划设立
(六)吸收合并
六、类REITs交易机制
(一)分配机制
1.一般回收款
2. REITs份额发行
3.处分分配
4.终止分配
(二)优先权与权利维持费
(三)回售安排与流动性支持
(四)物业资产抵押
(五)评级下调承诺
七、类REITs项目操作步骤及时间顺序表
第十二节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及实操要点分析
一、PPP项目资产的分类与选择
二、收费权类PPP项目的交易结构
三、PPP项目的交易流程
(一)专项计划设立
(二)基础资产购买
(三)基础资产服务
(四)现金流的管控
(五)专项计划收益分配
四、PPP项目法律框架
(一)国家层面
(二)地方层面
五、法律关注点
(一)收费权类资产证券化的一般问题
(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特殊问题
1. PPP项目的认定
2.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审查要点
六、PPP资产证券化的特殊交易机制
附件1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挂牌转让申请材料清单
附件2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挂牌转让申请材料清单
附件3资产证券化项目执行阶段关键要点(交易所市场发行)
附件4资产证券化项目执行阶段关键要点(银行间市场发行)
附件5各交易场所产品对比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融资租赁、应收账款、公用事业单位收费权、购房尾款、物业费、信托受益权、票据、信用证、CMBS、类REITs等不同类型资产证券化。

   文摘

   序言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结构化产品创新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深度聚焦于现代金融工程的前沿领域——结构化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的创新、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介绍层面,更以实务操作为导向,详细剖析了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中各类复杂金融工具的设计逻辑与应用场景。全书涵盖了从基础的信用衍生品到复杂的混合型结构化票据的构建过程,旨在为金融机构的创新部门、风险管理团队以及高级金融从业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结构化产品设计基础与理论基石 本部分是理解现代金融工程的基石。首先,本书系统回顾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演变历程,特别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市场对产品透明度与稳健性的要求如何重塑了结构化产品的设计哲学。 1. 现代金融工具的底层逻辑: 深入解析了金融工程学的核心原理,包括套期保值(Hedging)、套利(Arbitrage)与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三大支柱。重点讨论了资产池(Collateral Pool)的构建原则,强调了隔离机制(True Sale and Isolation)在结构化融资中的法律与会计重要性。 2. 基础要素的量化分析: 详细阐述了利率、汇率、波动率和相关性这四大影响结构化产品定价的核心变量。书中引入了先进的随机微积分模型,如跳跃扩散模型(Jump-Diffusion Models)和局部波动率模型(Local Volatility Models),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这些模型在对冲期权头寸和评估复杂嵌入式期权价值时的应用。 3. 现金流重组的艺术: 本部分的核心是“层级结构”(Tranching)。详细分析了不同优先级(Seniority)的证券在现金流瀑布(Waterfall)中的分配规则,包括本金偿付顺序、利息支付顺序、超额担保(Overcollateralization, OC)的计算方法以及触发提前清算(Acceleration)的条件。通过对比不同司法管辖区(如纽约法、英国法)在瀑布条款上的差异,指导读者进行跨区域产品设计。 第二部分:主流结构化产品的深度剖析与实操 本书投入大量篇幅,以案例驱动的方式,解构了当前市场中最活跃的几类结构化产品。 1.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与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再思考: 住房抵押贷款: 不仅分析了传统固定利率按揭(Fixed-Rate Mortgages),还着重探讨了可调利率抵押贷款(ARM)的预付风险(Prepayment Risk)如何通过期权嵌入进行对冲。引入了“抵押池迁移”(Pool Migration)模型,用于模拟借款人行为对证券表现的影响。 非传统资产证券化: 详细介绍了对特许经营权、租赁应收款、知识产权(IP)收入以及中小企业贷款(SME Loans)的证券化操作流程。特别关注了这类资产在信用增级(Credit Enhancement)方面与传统房贷ABS的区别,如如何构建动态的信用增级工具。 2. 信用衍生品与全能型票据(Total Return Swaps - TRS): CDS的构造与应用: 详细解析了信用违约互换(CDS)的基础合约要素、展期(Roll-over)机制,以及如何利用CDS对冲特定信用的风险敞口。 TRS在结构化中的集成: 阐述了如何利用TRS将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与市场价格风险进行有效分离,这在设计利率敏感度较低的结构化产品时至关重要。书中提供了利用TRS实现“合成证券化”(Synthetic Securitization)的具体法律与会计处理方案。 3. 利率与汇率结构的复杂嵌套: 利率互换与票据挂钩: 探讨了如何通过组合使用远期利率协议(FRA)和利率互换(IRS)来调整结构化票据的浮动利率基准,以匹配投资者的特定收益曲线偏好。 货币化结构(Currency Structures): 重点分析了跨币种结构化票据的构建,如何利用货币远期或掉期(FX Swaps)来消除或转移汇率风险,并详细解析了外汇风险对底层资产现金流折现的影响。 第三部分:风险管理、估值与合规挑战 成功的结构化产品不仅需要精巧的设计,更需要严谨的风险控制和符合监管的估值方法。 1. 结构化产品估值的量化模型: 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 阐述了在处理非线性、多因子依赖的结构化产品时,如何构建高效的蒙特卡洛模拟框架,包括路径依赖性(Path Dependency)的有效处理。 敏感性分析(Greeks): 除了标准的Delta、Gamma外,重点讲解了针对嵌入式期权(如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的Vanna、Charm等高阶希腊字母在风险监控中的应用。 2. 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管理: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 提供了针对不同宏观情景(如利率快速上升、特定资产类别价格暴跌)下结构化产品表现的压力测试框架,并强调了压力测试结果如何反哺信用增级层级的调整。 流动性陷阱: 分析了在市场恐慌时期,结构化产品可能遭遇的流动性枯竭问题,并提出了在结构设计阶段预留“流动性缓冲”(Liquidity Buffer)的策略。 3. 全球监管环境与合规要点: 新监管框架影响: 剖析了巴塞尔协议III(Basel III)对资本充足率要求如何影响银行发行结构化产品的意愿和成本。 产品信息披露(Disclosure): 详细列举了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下,产品说明书(Offering Memorandum)中必须包含的风险要素清单和关键绩效指标(KPIs)。重点讨论了信息平价原则在复杂产品销售中的应用,以避免不当销售行为的发生。 总结: 本书旨在成为金融工程师和结构化产品设计师的案头工具书,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细致的实务操作步骤以及对前沿风险管理技术的讲解,帮助读者穿越结构化产品的复杂迷雾,实现金融工具的创新与稳健运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资产证券化这个概念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新闻报道中的零散信息,感觉它与我日常工作距离较远。但是,当我拿到《图解资产证券化》这本书后,我对它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变。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原理介绍,到具体的法律框架,再到实际操作中的难点解析,层层递进。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常常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将SPV比作一个“隔离池”,将资产包比作“打包好的礼物”,这样一来,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的人,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点。书中对于法律实务操作的描述,详实而具体,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合同的起草、文件的准备、监管的合规性等方面,这对于想要实际操作相关业务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的法律风险,如交易结构设计不当、资产真实性存疑、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都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规避建议。这让我意识到,在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时,法律合规性是多么重要。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差异,虽然本书的侧重点是国内市场,但这些信息也为理解国际化操作提供了背景知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将专业知识与实用技巧相结合的优秀读物,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资产证券化的全面认知,更能提供实实在在的操作指导。

评分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普通从业者,我一直对资产证券化这一概念有着既敬畏又略带神秘的感受。直到我阅读了《图解资产证券化》,这份模糊感才逐渐清晰起来。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境界,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法律条文或操作流程,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资产证券化背后的逻辑和精髓。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交易结构设计的细致解读,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要设立SPV,还详细阐述了SPV在法律上如何实现资产的隔离,以及不同类型的SPV在法律上的考量。对于那些看似复杂的法律术语,书中都配以通俗易懂的解释,并结合实际操作中的例子,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难点”的解析,例如在资产真实性存疑、法律合同存在瑕疵、监管政策变化等方面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精细的法律安排来规避和应对这些风险。这些内容对于任何想要在这个领域深入发展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引导我一步步剥开资产证券化的层层迷雾,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法律风险和操作要点。我感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严谨的法律思维和操作框架,从而在复杂的金融交易中游刃有余。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原本是对资产证券化这个概念带着模糊的认知,觉得听起来很高端但又有点遥不可及,直到我翻开了这本《图解资产证券化》。不得不说,“图解”二字真不是盖的,书中的大量流程图、示意图、以及表格,把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和操作流程,变得异常清晰直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拆解,比如RMBS(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MBS(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资产包的形成、SPV(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信用增级措施的设计等关键环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概理解其中的逻辑和风险点。而且,它并没有止步于概念的解释,而是深入到实务操作的细节,例如关于合格投资者、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违约事件发生后的处置机制,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引。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帮助我理解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比如某个项目的失败原因分析,以及成功案例的关键要素提炼。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从零开始理解一个新领域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想要入门资产证券化领域,或者对这个话题有初步兴趣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选择。它不仅能帮助你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能让你对实际操作有个初步的认识,避免掉进概念的迷雾中。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为一项涉及融资结构设计的项目而苦恼,对各种金融工具和法律框架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阅读《图解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思维的启迪之旅。书中对于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各参与方(发起机构、SPV、投资者、评级机构、服务机构等)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阐述,细致入微,让我对整个链条的运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SPV的设计和隔离风险的机制,书中用图示的方式解释了如何通过破产隔离来保护资产的独立性,这点非常关键。此外,书中对信用增级(如超额抵押、第三方担保、信用保险等)的讲解,也让我明白在资产证券化产品中是如何分散和化解风险的。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优先/次级分层结构的处理,详细解释了不同层级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收益差异。这对于理解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至关重要。虽然我对其中某些法律术语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消化,但书中提供的操作要点和潜在的法律风险提示,无疑为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本书并非一本纯理论的学术著作,它更侧重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框架。我感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一个复杂金融产品背后的法律逻辑和交易模式,从而更好地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真的把“图解”这两个字做到了极致。我是一名对金融法律领域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和复杂的交易结构。而《图解资产证券化》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清晰、最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资产证券化流程呈现在我面前。书中大量的图示,不仅展示了交易的各个环节,还标注了关键的法律要点和操作细节,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资金的流转过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风险控制和法律合规性的强调。例如,在讲解资产包的构成时,书中详细列举了合格资产的标准以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信用增级的设计,书中也通过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增级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虽然有些章节的内容对于我目前的知识储备来说,可能还需要反复研读,但书中提供的大量案例和思考题,极大地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点燃了读者的学习热情,让我对资产证券化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愿意深入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