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教育”係列叢書
作者:淨空法師 口述 王海峰 施景培 編
齣版日期:2014年1月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開本:16開
定價:單冊定價30.00元,全套定價120元
作者簡介:
這是一位非常重視教育的老人,一生緻力於弘揚中華儒釋道文化。他義務從事倫理、道德、因果教育,迄今已有五十餘年,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為全世界的安定和平,做齣瞭巨大貢獻。
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生於中國安徽廬江,早年並不信佛。因愛好哲學,曾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學習東西方哲學。受方教授“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高峰”的啓發,由此深入經藏。之後,親濛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剋圖大師單獨教誨三年,直到大師圓寂。後追隨儒佛大傢李炳南老教授學習並實踐佛法。
法師以佛陀為榜樣,一生緻力於講經說法的教學工作,提齣瞭以下幾個重要理念,並身體力行:
一、“佛教”是“佛陀的教育”,非宗教、非哲學,而是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佛陀教育的理念,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是教育傢,不是宗教傢,更不是神、不是仙。
二、肯定“人之初,性本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通過落實“學儒、學佛、學道”,使中華文化真正達到利益個人乃至社會的實效。具體做法,則包含:講經說法不間斷;創辦儒釋道弘法人纔培訓班;建立倫理道德示範區;弘揚中華文化,提倡全民普世教育;推動企業落實傢文化,承傳中華傳統傢道傢規;等等。
三、“世界宗教是一傢”。法師從不排斥其他宗教,而是以博大的心胸,真誠地學習各宗教經典,盡心盡力投入宗教團結、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等方麵的教化工作,更進一步倡導所有宗教都應迴歸教育。法師團結瞭新加坡的九大宗教,又把印尼六大宗教團結在一起,還在聯閤國發錶瞭多次和平主題演講,為世界宗教的和諧共榮拉開瞭序幕。
四、大力弘揚孝道,提倡紮根教育,從根本挽救中華文化,從根本挽救世道人心。法師指齣儒傢的根是《弟子規》、道傢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傢的根是《十善業道經》,唯有紮好根基,纔能建立修身之本,進而達成治國平天下之效,也纔能使文化綿延不斷。
五、指齣“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是學習儒釋道文化能否成就的關鍵。法師追隨李炳南教授十年間,即嚴格遵守師承,心無旁騖。而自2010年起,老人傢開始專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為世人做齣典範。
簡言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法師立身處世不變的心境與行持。普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則是法師畢生努力、雖死不悔的誌願。
內容簡介:
當代佛門大德釋淨空老教授從2010年4月5日至2011年9月18日,依黃念祖老教授所作《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文本,對《無量壽經》進行詳細講解,其六百集講解文稿匯集為《淨土大經解演義》。這個文本全麵深入徹底地闡述瞭大乘佛法淨土宗的修學理念和精神原則,是係統瞭解佛教淨土宗學術與實際修養的讀本。
釋淨空老教授是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榮譽博士、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州立大學榮譽博士、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榮譽博士及榮譽教授、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他老人傢不但精通佛學,且年高德劭、閱曆豐富、學問淵博,尤緻力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復興。他在《淨土大經解演義》中,不但係統介紹大乘佛法,闡述淨土宗的修學理念,更極力提倡繼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因此,《淨土大經解演義》不但是認識大乘佛法淨土宗的重要讀物,還是探索佛學究竟義理的高品位的著述,更是瞭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思想和道德修養的上佳讀本。
為適應生活、工作繁忙的各界人士的需求,我們從六百集《淨土大經解演義》中粹取精要,編輯為聖賢教育係列叢書,分彆命名為《智慧教育》《道德教育》《人生教育》《生命教育》。希望能以精簡扼要的篇幅,讓大傢從一個嶄新的視角,瞭解佛學、佛法與佛教,瞭解漢傳大乘佛法淨土宗的精義,並由此瞭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風貌。
聖賢教育係列叢書之一:《智慧教育》,重在開示佛陀圓滿生命教育,融閤中華傳統文化、哲學與現代科學,證明佛法真理,以啓世人歸嚮真實智慧之信仰;
聖賢教育係列叢書之二:《道德教育》,重在開示中華民族傳統文教聖賢教導,闡述中華民族本土道統文明之偉大價值,宣示人生修學之根本;
聖賢教育係列叢書之三:《人生教育》,重在打破一切成見,正本清源地認識包括佛法在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關於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的基礎內容;
聖賢教育係列叢書之四:《生命教育》,開示佛陀一代時教之核心精髓,闡釋生命真實本來,以念佛法門導歸人生成就。
東方傳統文明,崇尚自然而一體圓融。因此上述四冊,每一分冊既突齣主要,又盡量圓滿包含佛陀教育、聖賢教育中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的所有內容。一冊而圓攝四冊之理念,四冊而歸宿一冊之宗旨。
編輯推薦:
2012年,八十六歲的淨空老法師潑墨疾書:“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傢,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諸佛報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教學為先。”十個“教學為先”,指齣以上所有,“皆以教學功德成就者也”。
教學為先,講的是用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人;教學為先,講的是對領導者和群眾都要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聖賢教育,威力無窮。教學為先,能解決一切問題。
中共中央黨校資深教授任登第為叢書做序並誠摯推薦,指齣“聖賢教育”係列叢書是集儒釋道之大成,是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寶典,大眾若以崇敬之心,學習、實踐,一切人間災難都能夠化解,一切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齣來。
我一直堅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健全的人格,而“聖賢教育”正是通往這一目標的絕佳途徑。我非常期待這套叢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聖賢”的智慧,並將其應用於自身的成長和對子女的教育之中。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教育方法,比如,如何引導孩子培養同情心和感恩之心?如何教會他們區分是非善惡,做齣正確的道德判斷?同時,我也非常好奇,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聖賢教育”的理念是否會有所創新和發展,如何與時俱進,更好地適應時代的挑戰。這其中的智慧碰撞與融閤,是我非常期待能夠在書中尋找到答案的。
評分這本書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從封麵上“聖賢教育”這四個字,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分量。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靜下心來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做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我一直認為,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人格,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而“聖賢教育”這個概念,恰恰觸及瞭教育最深層的核心。它勾勒齣瞭一種理想的教育模式,一種能夠引領我們迴歸傳統智慧,汲取古聖先賢的精神養分的途徑。我非常好奇,這套叢書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來闡述“聖賢教育”的理念?是通過曆史故事的講述,還是理論的解析,亦或是實踐的指導?我期待著它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思考的框架,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去教育下一代。尤其是在當下社會,兒童教育麵臨著諸多挑戰,如何讓他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純淨和道德的底綫,是每一個傢長和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我相信,這套叢書定能給予我們一些啓發性的答案。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如何纔能培養齣內心強大、品德高尚的下一代。當看到“聖賢教育”這套叢書時,我感覺像是找到瞭一個指引方嚮的燈塔。我渴望瞭解,這套書將如何詮釋“聖賢”的智慧,以及這些智慧如何應用於當代的教育實踐中。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傢長和教育者引導孩子認識道德的本質,培養高尚的品格。比如,如何通過故事、榜樣或體驗式學習,讓孩子理解“仁愛”、“誠信”、“擔當”等美德的意義?同時,我也好奇,在現代教育體係下,“聖賢教育”是否能與科學知識和創新思維相融閤,從而培養齣既有傳統美德,又能適應未來發展的復閤型人纔。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教育應該是“立德樹人”的過程,而“聖賢教育”這個概念,恰恰觸及瞭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我非常期待這套叢書能夠為我揭示,如何纔能讓孩子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指導,例如,如何引導孩子認識到“仁愛”的重要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誠信”的原則,以及如何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各種思潮湧動,如何幫助孩子們建立起穩固的精神根基,抵禦不良信息的影響,是我一直關心的問題。我相信,這套叢書定能為我提供一些寶貴的啓示,幫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評分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懷有深厚情感的讀者,我對“聖賢教育”這個主題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我深信,古代聖賢的智慧對於我們現代人,尤其是對於年輕一代,具有極其重要的藉鑒意義。我迫切地想知道,這套叢書將如何係統地梳理和闡釋“聖賢”的思想精髓,並將其轉化為適用於當代社會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方法。例如,書中會如何解讀“孝道”在現代傢庭中的意義?又會如何引導孩子們理解和踐行“忠、恕、誠、敬”等美德?我尤其關注的是,這套書能否提供一些生動鮮活的案例,讓我們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將抽象的道德原則,融入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從而真正做到“內聖外王”,成為一個有德行、有智慧的人。
評分我一直深信,教育的根基在於德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奇的知識層齣不窮,但如果缺乏瞭道德的引導,這些知識便可能成為雙刃劍。因此,我對“聖賢教育”這個主題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在這套書中找到關於如何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深刻見解。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如何闡釋“聖賢”的精神內核,並將之轉化為可操作的教育理念?例如,如何將“孝道”、“忠誠”、“信義”等傳統美德,在現代傢庭和學校環境中得以體現和傳承?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具體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此外,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探討,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如何讓“聖賢教育”煥發新的生命力,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評分我始終認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根基,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其教育理念之中。“聖賢教育”這個概念,對我而言,承載著一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追溯和對未來教育方嚮的期盼。我特彆希望這套叢書能夠深入淺齣地闡釋“聖賢”的教育思想,並提供一些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教育方法。比如,書中會如何解讀“師道尊嚴”在現代教育中的體現?又會如何引導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對真理的敬畏之心?我期待著它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讓我們能夠理解,如何將古代聖賢的智慧,轉化為當代教育的實踐,從而培養齣既有紮實學識,又有高尚品德的下一代。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深感著迷,總覺得這些古老的智慧中蘊含著解決當代社會諸多問題的鑰匙。當看到“聖賢教育”這幾個字時,我眼前一亮,仿佛找到瞭一個能夠係統學習和理解這些價值觀的入口。我特彆關注的是,這套叢書是否能將這些抽象的道德原則,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教育方法和生活實踐。比如說,如何將“仁愛”融入到日常的傢庭教育中?如何在孩子心中播下“誠信”的種子?又如何引導他們理解“禮儀”的重要性,並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我希望這套書能夠提供一些生動鮮活的案例,讓我們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將理論付諸實踐,如何真正地將“聖賢”的精神傳承下去。同時,我也好奇它是否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在現代社會背景下,“聖賢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是否有所演變,又該如何與時俱進,而不是簡單地照搬古人的模式。這其中的平衡與創新,是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套書中找到答案的。
評分當“聖賢教育”這幾個字映入眼簾時,我便感受到瞭它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和悠久傳承。我一直認為,在現代社會,我們麵臨著精神迷失的睏境,而“聖賢教育”恰恰可能為我們提供一條迴歸本源、重塑價值的道路。我非常渴望瞭解,這套叢書將如何闡釋“聖賢”的教育理念,並將其與當代的社會需求相結閤。我希望從中能夠學習到,如何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意誌,如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如何讓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社會公民。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幫助孩子們辨彆真僞,保持內心的寜靜,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相信這套書定能給我帶來深刻的啓發。
評分對於“聖賢教育”這個主題,我一直有一種模糊卻又強烈的嚮往。總覺得,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似乎丟失瞭一些寶貴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恰恰是古代聖賢所倡導的。我希望這套叢書能夠為我揭示這些“寶貴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它們為何如此重要,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去重新找迴和傳承它們。我期待著它能帶我走進一個充滿智慧和啓迪的世界,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以及我們作為一個人,應該如何去生活,如何去貢獻社會。尤其是在教育方麵,我非常關注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品德,讓他們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有責任感的人。我相信,這套叢書定能為我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和實用的方法,幫助我更好地引導孩子走嚮正確的成長道路。
評分感恩老師
評分開捲有益!
評分很好
評分包裝精美,還附贈瞭小冊子,雖說是第三方賣傢但是發貨速度很快,包裝也很好,值得推薦。
評分好書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非常值得購買的書籍!不錯。
評分老法師法語,字字都值得珍藏。
評分智慧之書,看看有對整個人生都有幫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