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尚领域专家玛尼·弗格率领国际专家团队联合编撰,内容可靠。
2、遴选2500年时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聚焦图文细节。
3、大事年表梳理重大历史事件,将时尚发展和社会历史变革相对照,多维阐释时尚风潮。
4、超过1000幅高清图片,哑粉纸全彩印刷,版式新颖,完美呈现。
时尚总是有着不同的定义。为了解答时尚是什么,《时尚通史》雄心勃勃地追溯了各个时代、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尚历史,从古希腊罗马的垂裹服饰和中国唐朝的宫廷丝绸服饰到当代运动服设计和日本街头文化,追溯每一个时尚时期和潮流的演变。它将带领我们见识印度莫卧儿帝国令人赞赏不已的宫廷服饰和19世纪的钢箍裙撑,经典套装的线条设计和超短裙的政治隐喻,垫肩的出现过程和全新“智能”面料中融合的科学理念。书中提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将时尚发展与社会历史变革相对照,为读者揭示出时尚并非高不可攀。翻阅这部赏心悦目的美好读物,不但能掌握2500年的时尚精髓,也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玛尼·弗格(Marnie Fogg),时尚专家、时尚媒体顾问,纺织业资深讲师,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硕士。她著有大量时尚类图书,包括《时装店:60年代的文化现象》(2003)、《时装印花设计》(2006)、《时装店内部设计》(2007)、《古着针织衫》(2010)、《时装设计型录》(2011)和《时尚通史》(2013)。
◎ 序
◎ 引言
-----
◎ 1、17世纪前
古希腊和古罗马服饰
美国西南部早期原住民的纺织物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的美洲纺织物
中国唐朝服饰
日本平安时代服饰
中世纪服饰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
奥斯曼宫廷服饰
印度莫卧儿帝国时代服饰
-----
◎ 2、17和18世纪
日本江户时代服饰
查理一世和共和国时期
中国清朝初期服饰
法国宫廷服饰
王位复辟时期的服饰
现代时尚的诞生
苏格兰格子呢
优雅的洛可可风格
英国绅士
新古典主义风格
-----
◎ 3、19世纪
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
西非肯特织物
拉丁美洲服饰
维多利亚时代的服饰
英国剪裁工艺
非洲蜡染和花式印花布
中国清朝晚期服饰
缅甸服饰
高级定制时装的诞生
日本明治时代服饰
艺术类和唯美主义服饰
美国风格原型
法国美好年代的时装
-----
◎ 4、1900至1945年
实用着装
时尚插画艺术
东方风情的唯美颓废派服饰
大众服饰
中国现代服饰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
现代派风格
裁剪和结构试验
运动服饰设计
针织服饰设计
时尚和超现实主义
男装的借用
好莱坞的魅力
美国成衣
战争年代的时装设计
美国高级定制时装
美国黑人时装
-----
◎ 5、1946至1989年
高级定制时装的黄金年代
大学生和学院风
年轻女性风格
好莱坞完美典范
日装的端庄风格
战后意大利时装
战后工作服
现代简洁风格
尼泊尔东部的织物
零售业的革命
英国男装革命
非洲中心主义风格的时装
未来主义时装
新式成衣
嬉皮士奢华风格
时髦缝纫
一站式购衣
现代日本设计
华丽摇滚和迪斯科时装
营销一种生活方式
朋克革命
时尚瓦尔基里
第二层肌肤般的服饰
激进设计
成功人士着装
设计师的10年
嘻哈文化和街头时尚
定制时装的再生
外衣形式的内衣
-----
◎ 6、1990年至今
颓废与过度
低调奢华风格
反时尚
可持续发展及道德时装
工艺的复兴
解构主义时装
日本街头文化
现代高级定制时装
时尚印花设计
运动服与时尚
奢chi品成衣
低调的美国风格
电子商务的兴起
当代非洲时尚
-----
◎ 术语
◎ 引文来源
◎ 图片来源
◎ 致谢
序
讲述时尚的整个历史,这能做到吗?时尚,是一个如此复杂的概念。一切事物都有时尚,不仅仅是服装,就连思想,甚至人们的名字都有。确实如此,时尚似乎是一种通用机制,它适用于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尤其是涉及品位的方面。比如,我们不会和父母以及祖父母穿着同样的服装,也不会聆听同样的音乐。
时尚也是个动词,记住这一点很有用。让某物“时尚”起来,也就是说,要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制作。我们要让外表看起来时尚,不仅要挑选服装,还要搭配特定的发型、身体语言和举止行动。我们制作物品(例如服装)方式的变化,明显与更大层面上的社会经济变化相关,其余影响因素还包括制衣行业的发展和个人选择的作用。
即便我们把“时尚”这个词的范围界定得狭窄一些,就界定为服装的流行式样,变了主语(例如变为“时装”),要讲述其整个历史仍然不可能做到,因为这个词涵盖的信息如此之大(还在不断地扩大),它涉及新出头的设计师、新的流行趋势、新的作品以及新的理念。更甚的是,学者们无法达成一致,时装到底起源于何时,如何将它与其他形式的服装和装饰区分开来。
时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约公元前5世纪)的服装风格,同样也可以从古代中国、埃及以及印度开始。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不同风格的服装和装饰,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维持了相当的稳定性。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促使缝纫重视变化的规律。这通常被视作时装的“开端”。然而,近年来,学者们也强调在许多非欧洲国家中也存在着类似时装的产物。比如说,中国早在7世纪的唐朝就已经有了生产复杂的丝绸织物的工厂,这些织物被制作成各种款式精美的服装,随着时间的更迭而变化显著,并且与之前或后世的朝代风格迥异。
时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随时间而变化。但不能确定的是,服装流行的变化得有多么迅速、规律和广泛,我们才能将这种现象称为时尚。时尚或许只存在于18世纪,当时风格定期变化(“时尚”)的服装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特权物,而开始为西欧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所接受。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及殖民主义的发展,西欧的时尚逐渐被推广到全球。同时,时尚也有其他一些发展方向,而且当今时尚系统已经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现象。
时尚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艺术、商业、消费、技术、人体、身份、现代性、全球化、社会变化、政治和环境。时尚的审美性极为重要,现代时尚都聚焦在时装设计师身上。无论时尚能否被视作艺术,设计师们通常都被认为是时尚的zui初创造者。然而,设计师们只是提出新的款式,zui终决定它“入时”还是“过时”的是消费者。
因为衣服穿在我们的身体上,而服装又能表现出我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所形成的个人品位,因此时尚在个人身份感上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第二层皮肤”,向他人传达着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想成为谁的信息。
时尚还是一个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全球性产业,雇佣了各国无数的劳动力。事实上,我们zui好将其视为一个产业网,因为时尚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原材料、加工、分销、营销从高级晚礼服到牛仔裤的各种潮流服饰。而且,时尚不仅只作为物品存在,它还拥有影像和意义。除了时装设计师,还有许多其他人(例如时装摄影师、记者,甚至是博物馆馆长们)创作影像,宣传理念,由此来告诉我们那些特定的服装可能意味着什么。时有说法,时尚系统与其说是贩售服装,不如说是贩售生活方式和梦想。
时尚经常被视为微不足道、无聊的话题,不值得认真对待。这种说法大大贬低了时尚的价值。时尚远非无意义的循环变迁,而是现代社会和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得不说,《包邮 时尚通史》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读物。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的介绍,更是将时尚置于全球化的视角下进行审视。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非西方文化对西方时尚影响的部分。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了解到西方时尚如何影响世界,但这本书也揭示了东方美学、非洲图案等元素是如何被西方设计师借鉴、吸收,并最终融入到全球时尚体系中的。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我看到了时尚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同时,书中对 80 年代和 90 年代消费主义、品牌文化兴盛的分析,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当代时尚的运作机制。快时尚的兴起、明星效应的膨胀、以及社交媒体如何重塑时尚潮流,都被梳理得有条不紊。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服装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穿什么”,而是更深入地思考“为什么穿”以及“时尚背后隐藏的社会、经济、文化力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时尚世界。
评分如果说之前的时尚史书籍让我对“美”的定义感到模糊,那么《包邮 时尚通史》则让我看到了“美”的多样性和历史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将现代的审美标准强加于过去的时代,而是努力还原每一个时期特有的时尚逻辑。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 60 年代“摇摆伦敦”和青年亚文化的描写。迷你裙的出现,不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代表着一种反叛精神,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以及年轻一代渴望表达个性的声音。书中对当时音乐、电影和艺术如何与时尚相互影响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文化潮流是如何汇聚并最终体现在服饰上的。而当我读到 70 年代朋克风潮的兴起时,那种粗糙、DIY、带有社会批判意味的设计,又一次颠覆了我对“时尚”的认知。这本书教会我,时尚从来都不是单调的,它包含了自由、反叛、社会评论,甚至是政治宣言。它让我明白,每一个时代的“流行”,都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社会动因,而这本书,正是解开这些密码的钥匙。
评分读了《包邮 时尚通史》,说实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些曾经只出现在 T 台、杂志封面,或是被贴上“高冷”、“遥不可及”标签的时尚元素,在这本书里变得鲜活、可触及了。它并没有像许多时尚史籍那样,枯燥地罗列年代、设计师和品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穿越时空的尘埃,去探寻每一件华服背后的故事。比如,书里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紧身胸衣的描写,不仅仅是关于束缚和痛苦,更深入地剖析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期望、阶级差异以及这种服饰如何成为一种社会符号。你能感受到那种将身体塑造成特定理想形态的压力,以及在那个时代,服饰所承载的复杂情感和权力关系。而当我翻到 20 世纪初,看到香奈儿如何用自由、简洁的设计颠覆了人们对女性着装的固有认知时,那种解放感几乎扑面而来。书中对“小黑裙”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女性独立精神的解读,都让人拍案叫绝。它让你明白,时尚不仅仅是衣裳,更是时代的缩影,是人们思想观念、社会变革的视觉化表达。这本书的文字流畅,信息量大,但又不会让你感到信息过载,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开启了一扇新的视野,让你对“美”和“风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认为,时尚是一种与时代精神对话的语言,而《包邮 时尚通史》这本书,正是这种对话的最佳记录者。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按部就班,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现场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时尚变化的解读。在战争的阴影下,女性的服装不再追求繁复和奢华,而是转向了实用、简洁甚至带有军事风格的设计,这不仅仅是为了适应战争时期的物资匮乏,更是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扮演角色的转变——她们开始承担更多公共责任,也获得了更多的独立空间。书中关于“战时时尚”如何展现女性的坚韧和力量的描写,让我深受触动。而战后,尤其是 50 年代,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女性魅力的重新强调,又通过迪奥的“新风貌”(New Look)等设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时尚如何在历史的巨浪中起伏,如何在最艰难的时期传递希望,又如何在和平年代绽放光彩。每一页都充满了洞察力,让我对服装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包邮 时尚通史》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把宏大的历史叙事巧妙地融入到了服饰的细枝末节之中。我一直对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很感兴趣,而这本书里对那个时期服装制造技术革命的描述,让我大开眼界。机器生产如何降低了服装的成本,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时尚”,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催生了新的消费文化和审美取向,都被梳理得清晰明了。书中关于“成衣”概念的兴起,以及它如何挑战了过去手工定制的贵族特权,让我看到了技术进步与社会阶层流动的微妙关系。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将服饰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思潮、艺术运动紧密联系。例如,在谈到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时,不仅仅是展示那些几何图案和华丽的材质,更是将其与那个时代对未来主义的憧憬、对享乐主义的追求以及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联系起来。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体验历史。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将那个时代的风貌、人们的心情,以及最重要的,他们如何通过服饰来表达自我,都呈现在我眼前。
评分一般
评分满意!!!!!
评分一句顶一万句
评分找了很久的图书,很棒!
评分很权威,送给喜欢设计的女儿
评分一般
评分书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很厚不错 就是发货速度太慢
评分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