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00年中,西方如何在发展中获得巨大优势?今天的西方危机频频,它的主导地位已经结束了吗?未来的世界新秩序又将是怎样?
英国*重要的金融历史学家之一尼尔·弗格森在新书中深入探讨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明朝时的中国在15世纪无疑是当时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其海军曾远征至非洲海岸。在此之后,中国开始走上全面下滑之路,而西方文明蒸蒸日上。这种逆转的原因是什么?今天的西方文明正在失去活力,而其他文明正在蓬勃崛起。东方是怎样学到了西方的秘密武器?作者在《文明》中深刻分析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认为世界权力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本世纪剩下的时间将会向我们展示这种转变如何完成。
在这个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点,《文明》将带领你进行一次非凡的环球旅行,从南京的大运河到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从安第斯山脉的马丘比丘到纳米比亚的鲨鱼岛,《文明》俯瞰了文明发展的历程,以大历史的视角帮你了解东西方权力转移的微妙过程,重新认识中国复兴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尼尔·弗格森,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劳伦斯·A·蒂施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帝国》、《虚拟的历史》、《**金融家》、《纸与铁》、《金钱交易》、《战争的悲悯》、《巨人》、《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为第四频道撰写并制作了五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帝国》、《美国巨人》、《世界战争》、《货币崛起》和《文明》。200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香料竞赛
在大风席卷的里斯本港口山巅上的卡斯特洛-圣乔治,新加冕的葡萄牙国王授权达伽马指挥4条船组成的船队,执行一项重要的使命。所有4艘船或许都可以轻松地装入郑和宝船舱内。他们此行的总船员仅有170人。但是他们的使命,即“展开探索之旅并寻求香料”,却有可能使整个世界向西方倾斜。
他们所寻找的香料即桂皮、丁香、肉豆蔻衣和肉豆蔻种子,这些香料欧洲人没法自己栽种,但他们又想借此为其食物提味。数世纪来,香料之路都起源于印度洋,然后北上红海,或者走陆路经由阿拉伯半岛和安纳托利亚。在15世纪中期,香料通往欧洲的有利可图的最后一段航路(陆路),牢牢地控制在土耳其和威尼斯人手中。葡萄牙人意识到,如果他们能发现另一条香料之路,即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洋,那么这个贸易就属于他们了。另外一位葡萄牙人迪亚斯,已于1488年绕过好望角,但随后因为船员哗变,强迫他返回。9年后,轮到达伽马执行远航使命了。
有关西方文明向海外扩张的方式,曼努埃尔国王的命令给我们传递了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看到,西方对东方的优势不止一个。但是,真正开始使西方超越东方的一个优势肯定是推动探索时代来临的激烈竞争。对于欧洲人而言,运航绕过非洲,并不是为了国内自大的统治者寻求象征性的贡品,而是为了超越其竞争对手——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领域。如果达伽马获得成功,那么里斯本就战胜了威尼斯。远洋探索,简而言之,就是15世纪版的“欧洲太空竞赛”。或者更确切地说,便是其香料竞赛。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扬帆出海了。4个月后,当他和他的葡萄牙水手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时,他们并没有问自己,返回时应该为国王带回些什么异族动物。他们希望知道的是,他们是否终于在其他人失败的地方——找到新的香料之路——取得了成功。他们要的是商贸,而不是贡品。
1498年4月,在郑和登陆非洲摩加迪沙整整82年后,达伽马也到了那里。中国人在此几乎没留下任何足迹,瓷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倒还有一些遗迹可循:据说有船在帕泰岛附近遭遇海难,20个中国水手侥幸游上岸,娶了非洲妻子,将中国风格的编篮和丝织品生产介绍给当地人,在当地住了下来。与此对照的是,葡萄牙人立即发现了摩加迪沙作为贸易前哨的潜力。达伽马因在那里碰到印度商人而显得格外激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他们其中之一提供了帮助,达伽马才能趁着季风向卡利卡特进发。
葡萄牙人对于商贸活动的渴望,绝非他们与中国人的唯一差别。来自里斯本的那些人都有些残忍,更确切地说,是彻底的野蛮,而这是郑和极少所展出来的。当卡利卡特国王对这些葡萄牙人从里斯本所带来的货物表示轻蔑时,达伽马便扣押了一个渔民作为人质。在第二次航行至印度时,他的旗舰一马当先,带领15艘舰船炮击卡利卡特,将所俘船只上的船员野蛮致残。还有一次,据说他将乘船前往麦加的旅客抓起来,然后点火烧死了他们。
……
本书于2010年年底完稿,其后一年间并未发生何事让我改变原先的观点,即西方与其他地区之间历时500年的“大分流”即将落幕。就在我行文之时,欧盟正经历着一场经济政治危机,在被誉为西方文明摇篮的雅典和罗马,当局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颇具象征意味的是,2011年10月,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负责人飞抵北京寻求中国投资人对欧洲货币联盟的支持。昔日辉煌的欧洲竟衰败至此。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低,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否则初读时可能会感到信息量过载。但一旦进入状态,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对细节的偏执和对宏大叙事的驾驭能力。他能在讲述一个地方性的小故事时,立刻将其提升到关乎全球格局变迁的高度,这种尺度的转换如同望远镜般,既能看清微小的齿轮如何咬合,又能把握整个机器的运行轨迹。我尤其欣赏他如何巧妙地将经济学原理融入历史叙事中,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经济现象变得直观且具有历史厚度。每一次读完一个部分,我都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型被刷新了一遍,原有的认知框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重塑。这绝对是一部能够真正改变你看待世界方式的巨著,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一套更为精妙和有力的提问工具。
评分这套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学习历史知识,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哲学思辨之旅。作者的视野极为开阔,他似乎总能从一个微小的事件中,抽取出关于人类本性、权力运作和资源分配的普世规律。我特别喜欢他那种跨越地域、不受单一文化视角束缚的全球视野。他毫不避讳地讨论了不同文明在不同时期的优劣势,以及它们在互动中产生的冲突与融合。这种坦诚与平衡是极其难得的,因为它要求作者跳出自身的文化偏见,站在一个近乎“时间之外”的位置进行审视。在某些章节,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种近乎悲悯的情怀,作者似乎在为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淹没的文化和个体发出无声的叹息。文字的密度很高,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间的深意,但每一次回味,都会带来新的感悟。它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畅销书,而是一部需要投入时间与心力去“征服”的史诗级作品。
评分这套“文明”系列读来,如同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越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关键节点。作者的叙事技巧高超,他并不满足于罗列史实,而是深入挖掘了驱动历史进程的深层逻辑。我尤其欣赏他对技术、制度和文化这三大要素之间复杂互动的剖析。比如,当谈到早期全球化浪潮时,他没有简单地归功于航海技术的进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资本主义萌芽与地缘政治博弈的交织。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与满足感,每一个论点背后都有坚实的证据支撑,但又不乏令人拍案叫绝的独到见解。有时候,读到某个历史转折点的描述,我会忍不住停下来,闭上眼睛,想象当时人们在面对巨大不确定性时的抉择与挣扎。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远超一般历史读物的平面叙述。作者的笔触时而如手术刀般精准冷峻,剖开旧有观念的脓肿;时而又如史诗般宏大,描绘出数百年间人类命运的起伏跌宕,让人对“进步”这个概念产生更复杂、更辩证的理解。
评分被这本书中对“结构性力量”的强调深深震撼了。很多历史书侧重于描绘伟人如何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但这部作品的重点似乎更倾向于那些潜藏在表象之下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例如债务的累积、信息传递的效率、以及关键资源的控制权。作者通过详尽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这些结构性因素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数代人的命运,即便是最强大的帝国也无法完全摆脱其制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联想到我们当前面临的许多全球性挑战,比如气候变化或金融风险,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历史的参照系,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挑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它教会我,要理解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学会识别并量化那些不易察觉的变量。文字风格冷静而富有洞察力,很少使用煽情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人类文明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比任何激烈的言辞都更具感染力。
评分初翻开这套书时,我原以为会是一部枯燥的学术著作,但很快就被其叙事的力量所吸引。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其对“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探讨。在许多历史叙事中,我们倾向于将结果视为唯一的可能,但作者巧妙地引入了大量的“如果当初”的思考空间。他并非在假设历史,而是在展示那些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截然不同走向的微妙平衡点。这种写法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批判性思维。我发现自己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现代世界的构建——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结构、法律体系乃至生活习惯,原来都建立在一连串充满风险与妥协的选择之上。书中的案例分析极富说服力,特别是关于制度演化的部分,作者用极其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不同社会形态如何通过内部的压力和外部的冲击,慢慢塑造成型。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当下世界的许多现象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将既有秩序视为理所当然的产物,而是视为一个仍在进行中的、脆弱的工程。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送货快,包装精美,品质不错
评分这本书的确不错的,为了赢京东豆,我特意写了这么多
评分折扣多点就好了、
评分另外说一句,中信这套书的定价是在太黑了,完全没考虑穷书虫们呀。给个中评抗议一下。
评分正版
评分慢慢看,以后评
评分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点,分析东西方权力转移的微妙过程,以大历史的视角,端详中国复兴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