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国刚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947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6144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8
字数: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荣获“2016中国好书”。


1.当代大家讲读历史名著。

1)张国刚教授潜心研究《资治通鉴》数十年,以学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反思力来探讨《资治通鉴》留给后人的历史智慧。

2)从原典出发,以学者的史学功力解读传统经典,以士人的经世情怀关照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讲解传统文化的新高度:中西文化比较的大视野 + 贯通古今的宏阔思维。

1)张国刚教授是著名的中古史研究专家,也是国内中西文化关系研究的先驱大家。中西会通的学术大视野下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新意迭出,耳目一新。

2)精心选取二十个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从战国前期的三家分晋到大唐盛世的终结,通贯历史,联动古今。


3.面向大众的通俗讲法,把浩繁的古典原著浓缩为大众乐读的智慧精华。

1)以讲故事的形式,用通畅浅近语言,向大众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学者的高度、思想的力度、面向的广度。

2)文本贴近《资治通鉴》原典、解读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历史读本。

3)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会读十七遍《资治通鉴》,为什么曾国藩会认为《资治通鉴》是一本极好的经世治国之作,为什么历代大学者会认为《资治通鉴》是“必不可无之书”。

内容简介

  张国刚教授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载,以纵横东西文化的视野广度、贯通古今历史的思维深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二十个关键点,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精髓,追寻政治得失、王朝兴衰之迹,探究修身齐家、经世治国之道。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观照影响家国大政之关键节点,言简意赅地讲述由战国前期三家分晋至大唐盛世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乏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巨著一变而为精简通达的大众历史读本,堪称当代大家解读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堂在线网络课堂以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著述包括《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中西文化关系史》《文明的对话:中西交流史论》《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等。


目录

导论/1

第一讲 三家分晋/1

历史自古分分合合。三家分晋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和领导能力是带好队伍,不光自己要谦虚谨慎地处理国务政务,而且要让人愿意跟你走,愿意为你做事。同时,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应该比别人更加谦卑。有担当、有事业、有未来的人,尤其将来可以成为领袖的人物,应该比别人更自律。


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不是完全靠主观努力就能够解决的,如果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很可能就要碰壁。所以既要目标坚定,又要步履稳妥,这是成事者应有的风度。


一 智伯覆亡/7

二 魏国崛起/11

三 吴起悲剧/17

第二讲 商鞅变法/25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它不但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制度根基,而且对之后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谭嗣同说过:“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毛泽东也讲:“百代都行秦政法。”


商鞅变法提倡的价值观,即不断地努力工作就能改变自己身份的观念,把大家的欲望都释放出来了,对成功的欲望,对财富的欲望等。如何掌控这种欲望,就成了贾谊《过秦论》及后世执政者一直在探讨的根本要旨。


一 去魏投秦/28

二 立信变法/30

三 商鞅之死/36

第三讲 纵横捭阖/45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至少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著名的远交近攻,二是不拘一格延揽人才。秦王嬴政启用了很多从六国投奔来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真正把握到六国的命脉所在,让秦国的统一大战略得以顺利展开。


战略的制定是一方面,战略能不能落地起作用,还要看领导层是否贤明,同时对方君主是否“配合”。六国领导层比较昏庸,往往“配合默契”地帮助秦国实施其谋略。


一 南取巴蜀/48

二 远交近攻/52

三 逐客风波/56

四 破坏人才/59

第四讲 千古一帝/67

商人吕不韦发现秦国质子异人“奇货可居”,几方斡旋,将异人推上太子的宝座。从别人的需求出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吕不韦的成功之道。


秦王嬴政是个顾全大局的人,他能改过迁善,能使用不同类型的人,并让他们各尽其才,所以成就了千古伟业。但他没能在制度上设计对权力的制约机制,没能建设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配套软件,成了后世君王的反面教材。


一 奇货可居/69

二 赵姬身世/73

三 茅焦之谏/77

四 始皇功过/81

第五讲 亡秦必楚/93

刘邦起兵之初,一无家世,二无德行,却凭借强大的人格魅力赢得张良等人的追随。在入咸阳之前,刘邦拥有什么呢?一是一支独立的军队,二是仁义甲天下的江湖声誉。


整个战争,项羽都在自己打,谁也打不过他;而刘邦却自始至终在下一盘棋。刘邦最大的本事,在于他会用人,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一 高祖起兵/97

二 先入关中/100

三 鸿门宴/107

第六讲 楚汉之争/115

在与项羽的对抗中,刘邦实际的工作是建立统一战线。他一直在争取团结所有跟项羽不和的人、过去反对项羽的人,以及自己部下能够跟项羽单独作战的人。


项羽长叹“天之亡我,我何为渡”,看上去是英雄气概、杀身成仁,但从领导者素质的角度讲,这是在逃避责任、逃避奋斗。


一 汉王拜将/118

二 陈平献计/123

三 韩信将兵/129

四 垓下之围/133

第七讲 西汉开国/137

刘邦建国后,花了相当大的气力来解决功臣问题。对异姓诸侯王,刘邦未必一定要在肉体上消灭他们,但首先要考虑的是他们不能危及国家安全。刘邦封赏功臣昭示了两个问题,一是开始重视文治,二是塑造以忠诚为第一的价值观。


汉承秦制立国,但没有用苛严的秦政,而是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尽量为百姓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去创造财富,是为“文景之治”。


一 汉承秦制/139

二 兔死狗烹/145

三 封赏功臣/150

四 诸吕之乱/157

五 文景之治/162

第八讲 汉武大帝/169

汉武帝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儒外法内,王霸杂用。他一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另一方面在实际选拔人才中,又不拘一格,注重实际干才。


汉武帝熟谙权变之道。原则、制度是不变的,而社会和世事是不断变化的,两者之间难免会有不契合之处,采取变通的措施和做法,以权变之道来处理,是最好的选择。


一 金屋藏娇/172

二 汉家故事/173

三 武帝功过/179

四 巫蛊之祸/181

第九讲 昭宣中兴/187

从昭帝霍光辅政到宣帝亲政,其间的四十年,史称“昭宣中兴”。霍光没有文化,没有战功,仅依靠谨慎、机敏爬到了人臣权力的巅峰,体现了他的政治魄力。但当他的权力大到没有什么可以制约的时候,自我膨胀使他听不进任何人的建议,自己不知进退,又疏于对家人的约束,最后满盘皆输。


一 霍光辅政/189

二 宣帝继位/195

三 霍光之死/197

四 祸萌骖乘/203

第十讲 王莽始末/209

王莽在时代理论营造的氛围中,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在万人推戴下,和平演变登上了帝位。有道是,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王莽手上的权力,是肮脏的。


西汉在王莽的禅让中,寿终正寝;王莽在他自己推行的改革中,也灰飞烟灭了。王莽没有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能力,却设法坐到了皇帝的位子上,既是民族国家的灾难,也置个人于危险的境地。


一 纯儒起家/211

二 万人拥戴/215

三 新莽改革/219

四 王莽末路/222

第十一讲 光武中兴/229

南宋的陈亮认为,中兴之盛,没有能超过光武帝的,他的功业之大、成效之高,不光是靠天命,也靠人的谋略——“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


刘秀是个宽厚的人,也是个精明的人。精明用在大事上,厚道用在小事上,无论精明还是宽厚,刘秀都是从事业的需要出发的。


一 少年有志/231

二 榻下之对/233

三 刘秀立国/238

第十二讲 士风矫激/251

桓帝和灵帝时期,宦官掌握着朝廷大权,士人羞与为伍,却又与之争权夺利。他们实现自己政治和经济诉求的途径,是利用舆论工具: 第一批评时政,评骘公卿;第二互相抬高,激扬名声。


东汉的士人们标榜自己的行为是为了伸张社会的正义,但实际上这种行为背后潜伏的却是自身的政治诉求和经济利益。他们鼓动全社会疯狂,实际上无助于社会的进步。


一 宦官专权/253

二 清议名士/254

三 党锢之祸/259

第十三讲 曹操成败/265

曹操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很奸诈,《三国志》中的曹操很正面。如果历史上的曹操不是正面形象,少年李隆基怎么会以阿瞒自诩呢?


年轻时就以睿智知名的曹操,有非常精准的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这使他在数次大事关头都能处理得当,未届不惑而雄霸一方。然而,一世英雄的曹操却也躲不过人性最低级的弱点——骄傲轻敌,他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赤壁之战惨败而回。


一 机警权变/267

二 乱世奸雄/270

三 成败关口/273

第十四讲 刘备百折/275

刘备在江湖上的美誉度,随着他一次一次兵败而不断提升。仁厚,是他的智慧所在。在困境中求生存,借力发力,则是他仁厚之外坚忍、通权变的特征表现。比起曹操的雄才伟略,刘备确实甘拜下风。然而他广播恩信,“折而不挠”,最终成就了一番偏安的霸业。


一 江湖声誉/278

二 困境机遇/280

三 赫然寂灭/282

第十五讲 孙权偏霸/287

与父兄相比,孙权不善于挺矛操戈、冲锋陷阵,他的特点是能像越王勾践那样屈身忍辱、笼络人才。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善于识人用人,能够驾驭部下;也能把持自身,改过迁善,约束权力。但在古代权力结构中,长寿的帝王晚年往往恣意妄为,造成悲剧,孙权也没有逃脱这个宿命。


一 父兄好汉/289

二 任才善谋/291

三 处世用人/293

第十六讲曹魏国运/301

与曹操的格局相比,曹丕实在相去甚远。继位之前发生的琐屑小摩擦,曹丕却在继位后用帝王的权力来实施报复,其格局可见一斑。


曹魏政权,从曹丕到曹叡,片面接受东汉末年的教训,把权力集中于秘书,依靠秘书治国,导致了大权旁落,江山不保。在集权时代,领袖人物的才能和智慧,对国家安全和治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曹丕称帝/303

二格局有别/307

三曹魏之弊/310

四明帝托孤/313

五司马篡权/317

第十七讲 西晋乱局/323

东汉之后,国家分裂了近两百年才重现统一。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有统一之功。可是为什么统一之后只有三四十年,这个王朝就灭亡了呢?


制度是否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是一个问题,有没有能力强、合适的人来执行制度,是另外一个问题。在帝制时代,一个政权能不能找到优秀的接班人,对于王朝兴衰,非常重要。


一 三分归晋/325

二 继位风波/326

三 八王之乱/329

第十八讲 隋唐霸业/333

从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到杨坚统一南北,结束了中国历史长达四百余年的分裂。从入宫辅政到当上皇帝,杨坚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难怪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但古来失天下之快,也未有如杨隋者。短短三十几年时间,杨隋就被李唐取代。罢黜高颎、废黜太子杨勇改立杨广,是隋文帝政治由明到昏的转折点。


隋末起兵的各个势力中,李密和李渊是最有实力的两队人马。开始是李密占优势,而最后却是李渊得天下。为什么呢?


一 北朝政局/335

二 杨隋代周/340

三 罢黜高颎/344

四 废勇立广/349

五 二李得失/351

六 天下归唐/355

第十九讲 治世明君/361

从马背到龙椅,唐太宗李世民认识到文治教化才能真正帮助他征服天下。他能知人识人,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而不求全责备,起用了大批人才辅佐他治国,这是他得以开创盛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皇帝制度下,对皇权没有制度化的约束机制,因此,皇帝对臣下意见的准确判断和自我约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贞观政要》所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如何驾驭臣下,而是如何约束皇帝及其权力,这正是李世民超迈古今帝王的所在。


一 文武治道/364

二 治国用人/366

三 克己纳谏/368

四 律身“帝范”/370

第二十讲 开天治乱/373

开元盛世到底有多盛?在一幅欣欣向荣的盛世图景后,有没有藏着乱世的危机呢?


唐太宗曾担心的守天下问题,在其曾孙李隆基身上得到了应验。晚年的唐玄宗,不仅做不到居安思危,在任贤纳谏上也犯了严重的错误,再加上对自我约束的懈怠,促使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的辉煌一去不返。


一 玄宗其人/375

二 开元之治/379

三 盛世危机/383

四 浪漫天子/386

五 盛世终结/391

后记/393

精彩书摘

第三讲 纵横捭阖


  商鞅变法为秦国奠定了政治的制度基础,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基层乡里制度、军功爵制度、激励机制,以及各项经济制度。但是尽管如此,制度再好,如果没有高超的对外发展战略,没有切实的发展路径,要以西北一隅之地,单打独斗之力,吞并唇齿相依的山东六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六国合纵抗秦,对于崛起中的秦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怎么化解这些威胁呢?秦国有个外交战略,叫做连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合纵连横。合纵,是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连横呢,是秦破解合纵的方法。据说著名纵横家张仪,就是连横政策的首创者,他曾经用一些忽悠的手段来欺骗楚怀王,破坏了齐楚之间的结盟。但是连横只能破坏对方的结盟,六国并不会因此就消失,最后还是要靠军事力量来消灭六国。但是,如何选择打击的重点,打击的次序和策略又该怎样设计呢?这是秦国在连横政策之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资治通鉴》给我们展现了秦国对外战略的一个发展的路径,即他如何处理跟六国关系,如何选择打击重点等,这个战略有三次大的阶段性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秦惠文王时期,采取避重就轻,攻灭巴蜀的策略,巩固好战略后方,不事张扬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第二个阶段是秦昭襄王时期,实行远交近攻,不断地蚕食诸侯的策略。

  第三个阶段就是秦王政了,即后世的秦始皇,他用收买、暗杀、离间等手段破坏六国人才,然后再实行各个击破的策略。

  

  一 南取巴蜀

  我们先讲第一个阶段:避重就轻,因势制宜。

  这个策略是在秦孝公死后,太子驷即位,即秦惠文王时期实行的。周显王三十一年(前338),秦孝公去世,年仅十九岁的太子驷即位,史称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在其老师公子虔等的煽动下,车裂商鞅,但是商鞅的变法依然继续推行。之前我们讨论过,在秦国人看来,这个变法不是商鞅创始的,而是秦献公、秦孝公以来一贯的政策,商鞅只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践行者。所以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续推行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蚕食诸侯的发展路径。秦惠文王用魏国人张仪为相、司马错为将(司马错是司马迁的八世祖),连连攻打魏国、韩国,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秦国咄咄逼人,使六国陷入恐慌。

  周慎靓王三年(前318),韩、魏、赵、燕、楚五国合纵伐秦,齐没有参加,它实际上是躲在了背后。齐是那个时期山东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史籍上是这么记载的:“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巴蜀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附近,如果具体说,就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重庆这一带地方,巴是巴国,蜀是蜀国。这两个都是很古老的国家,但

是由于偏远,中原的华夏诸族把他们称为夷狄———但是他们是夷狄之长。不但巴蜀打起来,蜀国国王还和他兄弟内讧。我们知道,秦这时候是离他们比较近的一个大国,他们都向秦告状,争取秦的支持。于是秦国内部就出现一个争论:是不是趁机把巴蜀给拿下来。司马错的想法是趁机拿下。张仪主张不如伐韩。到底是东向继续在中原攻伐韩、周(周王室在洛阳),还是往西南方向去打巴蜀,张仪和司马错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这不是两个人的意气之争,而是秦国的发展战略问题。所以秦王说,你们谈谈你们各自的理由。

  张仪陈述的理由如下:秦国在外交上应该这么来做,亲魏,善楚,下兵三川。三川是指韩国内郡,以该地有黄河、洛水、伊水三大水域而得名。亲魏、善楚,什么意思呢?就是跟魏搞好关系,跟楚搞好关系,来打韩国,攻它的新城宜阳这个地方,“以临二周之郊”。“二周”,就是西周、东周在洛阳这个地方有两个被分封的周王室,一个是西周公,一个是东周公。巴掌大的地方,却还把它分封了,叫二周。二周是周天子所在,有九鼎。九鼎是指天子的权力象征,兵临周室,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不敢不听。张仪认为“此王业也”。就是说外交上,要跟魏、楚连横,在军事上要攻打韩国的心脏地带,政治上威胁周王室,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王者大业。他认为这种大动作,是秦国发展应该采取的战略。

  张仪认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就是说,如果你要想有名,你要在哪儿争呢?你要在朝堂上争。你在小偏旮旯里的巴蜀那里争,也不会出名。你要是争利呢,就要在市场上竞争。现在韩国的三川,周室所在的洛阳,就是天下之朝,天下之市,要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自从前些天从兵马俑回来之后就更加想了解历史

评分

京东快又好,就是价格浮动比较大,需要多关注

评分

这个非历史迷可以看看,感觉挺好的!不错错错!

评分

自从前些天从兵马俑回来之后就更加想了解历史

评分

不可多得的好书,清华大学教授的匠心之作,用大家容易理解的语言,讲述资治通鉴里的精华

评分

从京东买书太多了,就不一一评价了,总之还算优惠物流也快。怀念2-1,2-8的美好时光。

评分

这个非历史迷可以看看,感觉挺好的!不错错错!

评分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战国到唐代的部分历史,也可作为历史的拓展

评分

很喜欢的好书!快递员很负责,赞一个!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中国好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