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3SG615:配筋混凝土砌體建築結構構造

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3SG615:配筋混凝土砌體建築結構構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 編
圖書標籤:
  • 建築結構
  • 配筋混凝土
  • 砌體結構
  • 構造設計
  • 建築標準圖集
  • SG615
  • 混凝土結構
  • 砌體工程
  • 建築工程
  • 設計參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計劃齣版社
ISBN:9787802424562
版次:1
商品編碼:1089825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0
字數: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3SG615:配筋混凝土砌體建築結構構造》適用於全國各個氣候分區,非抗震設防和抗震設防烈度6-8度地區的多層大開間(12m)中高層、高層配筋混凝土砌塊砌體建築的結構構造。使用功能相近似的其它民用建築與工業建築等均可參照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說明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塊型
砌塊砌體組閤示例(一)-(四)
層間牆體砌塊組砌示例(一)-(二)
夾心牆構造節點
門窗洞口過梁排塊
門窗洞口過梁構造
夾心牆、外保溫牆門洞邊加強構造
90厚隔牆的連接構造
100%灌孔砌體砌塊及竪嚮鋼筋布置(一)-(二)
66%、50%及33%灌孔砌體砌塊及竪嚮鋼筋布置
RM剪力牆配筋示例及最小配筋率
鋼筋的錨固及搭接長度錶
RM剪力牆鋼筋布置和錨固搭接
RM剪力牆水平配筋要求
雙筋配筋方案
單筋配筋方案
水平鋼筋就位架
焊接網片布置(一)-(二)
焊接網片W1、W1a、W2、W2a
焊接網片W3 H W10
焊接網片YW1、YWla、YW2、YW2a
焊接網片YW3~YW6 二
焊接網片連接(一)-(三)
非正交牆體連接處理
夾心牆的連接
夾心牆與節能圈梁、挑梁的連接
樓、電梯間局部加強構造(一)-(二)
邊緣構件設置及構造
RM及RC最小牆垛構造
錯層部位的處理
剪力牆RC梁及弱連梁
剪力牆RC與RM411閤連梁
壁式框架(一)-(二)
圈梁、梁及弱連梁配筋錶
RM與RC組閤連梁配筋錶
壁式框架裙梁配筋錶
RC挑梁截麵配筋
RM與RC組閤牆梁配筋
RM與RC組閤牆梁托梁配筋
RM與RC組閤牆梁剖麵
配筋砌塊柱、扶壁柱構造要隸
400×400,400×600酉2筋砌塊柱
600×600配筋砌塊柱
400×400配筋砌塊扶壁柱
400×600配筋砌塊扶壁柱
600×600配筋砌塊扶壁柱
600×800配筋砌塊扶壁柱
多層框架梁、柱縱筋錨固要求(非抗震設計)
多層框架梁、柱縱筋錨固要求(抗震設計)
防裂措施(一)-(二)
女兒牆、窗洞口構造節點
管道的埋設構造
牆上設備固定
砌塊砌體灰縫形式
建築結構設計與構造規範實用手冊(精選匯編) 本書涵蓋範圍: 本手冊精選瞭近年來我國建築工程領域中,與結構設計、材料應用、施工工藝及構造詳圖相關的核心規範、標準圖集中的關鍵信息和應用指導,旨在為結構工程師、建築師、設計研究院人員以及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本實用、權威的參考資料。內容重點聚焦於非03SG615所涉及的結構類型、構造節點及設計原則,幫助從業者係統掌握當前主流建築結構體係的設計要點和施工要求。 第一部分: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構造要點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不同荷載條件下的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尤其側重於梁、闆、柱、剪力牆等主要構件的配筋細化。 1. 框架結構抗震設計與節點構造 抗震設計基本原則: 詳細闡述瞭我國現行抗震設計規範(如GB 50011)中關於場地類彆、特徵周期確定、水平地震作用計算及高烈度區特殊設防的要求。著重介紹瞭基於性能化設計理念的抗震等級劃分及相應的強度、延性要求。 梁柱節點構造: 重點闡述瞭“強柱弱梁”原則在節點區的具體體現。詳細解析瞭框架梁柱連接區的箍筋加密區長度、間距、配筋率的控製標準。針對節點核芯區和塑性鉸區的構造措施,提供瞭詳盡的配筋示意圖和配筋率下限值、上限值的具體數值參考。 梁端構造處理: 針對梁端與柱連接處的受拉鋼筋錨固長度(錨固係數的選取)、水平構造鋼筋的配置要求,以及梁下部受拉鋼筋在柱內應滿足的錨固要求,提供瞭大量不同軸壓比下的構造示例。 2. 樓闆與樓蓋體係構造 現澆鋼筋混凝土闆的配筋構造: 區分瞭一般闆、密肋樓闆和筒體結構頂闆的配筋特點。詳細說明瞭單嚮闆和雙嚮闆的負彎矩區、正彎矩區的鋼筋錨固與搭接長度的計算,以及樓闆與梁、牆的連接構造(如圈梁錨固)。 樓梯結構設計與構造: 針對雙跑、轉嚮闆式樓梯,給齣瞭踏步、休息平颱、井梁(或邊梁)的配筋原則。重點強調瞭梯段與樓層結構連接處的構造處理,以及防同步開裂的措施。 樓闆後植筋與錨固: 針對結構改造或新增結構連接點的後植鋼筋,詳細介紹瞭鑽孔深度、化學錨栓的選用標準、植筋間距的最小限製,以及固化時間的控製要點。 3. 現澆剪力牆結構構造詳述 本節集中於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的設計與構造細化,區彆於砌體結構。 牆體配筋細則: 闡述瞭牆身水平和竪嚮鋼筋的最小配筋率(麵積配筋率)、間距限製,以及在洞口周圍的加強帶配筋要求。 暗梁與暗柱構造: 詳盡介紹瞭暗梁和暗柱在剪力牆體係中的作用,以及其截麵配筋(受拉、受壓鋼筋的錨固和搭接)和箍筋的加密要求,確保其能夠有效地承擔約束和傳力作用。 牆頂/牆底構造: 重點介紹瞭牆體在頂部(與樓闆連接)和底部(與基礎或裙樓連接)的錨固構造,包括牆體竪嚮鋼筋的伸齣長度和與上部/下部結構的可靠錨固詳圖。 第二部分:輕鋼結構與木結構構造標準 本部分內容涵蓋瞭除傳統磚混和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之外,日益普及的輕型結構體係的設計與構造要求。 1. 輕型薄壁型鋼結構(LGSF)構造 構件連接節點詳述: 詳細介紹瞭螺栓連接、自攻螺釘連接(Shear Connection)在牆架、樓承闆與主梁之間的應用。強調瞭抗剪連接件的承載力驗算與間距控製。 抗側力體係構造: 闡述瞭X型斜撐、耗能支撐(如屈麯約束支撐BRB)在輕鋼框架中的布置要求,以及支撐節點與主框架的連接詳圖。 維護結構與圍護體係連接: 針對輕鋼結構的外牆闆、屋麵圍護闆的固定方式、防水節點構造,提供瞭詳盡的施工圖示。 2. 木結構體係構造節點 木結構連接件應用: 重點介紹瞭螺栓、銷釘、齒形連接片在疊層木(CLT)闆、膠閤木(Glulam)梁柱節點中的應用細則。 防潮與防火構造: 探討瞭木結構體係中基礎與木構件的分離構造、外牆的通風層設計,以及木結構構件外包防火層(如石膏闆係統)的構造細節。 第三部分:結構基礎設計與構造(除砌體基礎外) 本部分聚焦於樁基礎和筏闆基礎的設計與構造,特彆是針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處理。 1. 樁基礎構造詳圖 樁頂鋼筋錨入承颱的構造: 詳細說明瞭預製樁和灌注樁的樁頂處理,以及樁身鋼筋(尤其是縱嚮受力鋼筋)伸入承颱的錨固長度和搭接要求,確保樁與承颱的整體性。 群樁與樁間土的處理: 闡述瞭群樁基礎中,樁間距的最小限製、樁頂配筋的抗剪配筋,以及承颱底闆的配筋構造,以應對樁間土對承颱的側嚮約束。 2. 筏闆與箱型基礎構造 雙層配筋與樓闆連接: 詳細解析瞭厚大體積筏闆的基礎結構配筋,包括上下層鋼筋的間距、搭接長度,以及筏闆與上部剪力牆/柱的連接構造。 後植竪嚮鋼筋錨固: 針對箱型基礎的邊壁與底闆的交接處,特彆說明瞭後植鋼筋的最小錨固深度和防拉拔構造。 第四部分:結構施工質量控製與驗收要點 本部分對施工過程中關鍵節點的質量控製進行指導,這些要求獨立於特定結構類型,是通用性的質量要求。 鋼筋保護層厚度控製: 闡述瞭不同環境下(室內、室外、潮濕、水下)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準值及允許偏差,以及使用墊塊(撐條)的規範要求。 混凝土澆築與養護: 重點強調瞭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配閤比質量控製、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控製方案、導管法/泵送法的操作要求,以及終凝前和初凝後的標準養護流程。 預埋件與後置連接件的安裝精度: 針對結構中各類預埋鋼闆、錨栓的定位精度要求(平麵及高度),以及二次結構錨栓植入的施工驗收標準。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嚴格依據國傢現行建築結構設計和施工規範(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建築結構荷載規範》等)的最新版本進行編撰與提煉。所有構造節點圖例均源自權威設計圖集中的通用標準節點,並輔以詳盡的文字說明和參數範圍,確保技術指導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是結構設計人員案頭必備的實用工具書。本書內容聚焦於鋼筋混凝土框架、鋼結構、樁基礎等主體結構設計與構造,與03SG615所涵蓋的配筋砌體結構構造形成互補,共同構建完整的建築結構設計知識體係。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工期和質量的平衡。坦白講,我們最怕的就是圖紙上的構造設計和實際施工條件之間存在矛盾。這本03SG615,作為國傢標準設計圖集,它提供的就是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過反復驗證的構造單元。我們團隊在使用這套圖集時,發現它極大地簡化瞭預製構件的訂貨流程。比如,我們在采購配筋砌體中的拉結筋或構造柱的鋼筋籠時,可以直接套用圖集中的標準詳圖編號和材料規格,省去瞭反復與設計院確認的麻煩。這種標準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降低瞭因人為疏忽導緻的質量風險,讓工人可以依據明確的範例進行操作,極大地提高瞭施工效率和一次驗收通過率。它更像是一份現場操作的“快速參考指南”。

評分

從一個長期從事建築材料研究的角度來看,03SG615在材料性能與構造實現之間的銜接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沒有停留在單純的幾何描述,而是隱性地考慮瞭砌體砂漿強度、鋼筋強度等級與構造措施之間的匹配性。例如,在描述特定荷載條件下的構造柱配筋時,圖集所選用的配筋形式和間距,實際上已經綜閤考量瞭當地的材料供應情況和傳統的施工工藝。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畫圖”的工具書,更是一份基於國情和工程實踐的“優化指南”。我尤其關注它在處理砌體牆體與結構樓闆連接處的細節處理,那裏往往是應力集中和滲漏的高風險區。圖集給齣的構造節點,顯示瞭對這些薄弱環節的深刻洞察,體現瞭國傢標準設計背後的係統性考量,非常值得信賴。

評分

這套圖集,尤其是關於配筋混凝土砌體結構的03SG615,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一本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的“武功秘籍”。我第一次翻閱時,就被它嚴謹的邏輯和詳盡的圖示深深吸引住瞭。比如,在處理牆體與樓闆、梁柱的節點連接時,它沒有那種生硬的理論堆砌,而是用清晰的剖麵圖和詳圖,把復雜的構造要求拆解得一清二楚。讀者的感受就是,仿佛有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坐在你旁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避免常見的施工錯誤。特彆是對於那些在項目初期需要快速確定構造細節的設計人員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標準化做法,極大地節省瞭時間和精力,確保瞭設計的可靠性和可施工性。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配筋形式和構造要求的分類處理,使得查找和比對特定情況下的最優解變得非常高效,這對於追求精度的專業人士來說,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

說實話,當我拿到這本03SG615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厚重”——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分量,更是內容上的紮實程度。我主要關注的是它對砌體結構抗震設防的那些細節闡述。以往在閱讀一些通用規範時,總覺得在實際應用層麵總有一層“隔閡”,但在圖集裏,那種抽象的規範要求被轉化為具體的鋼筋間距、拉結筋的錨固長度、構造柱的配筋率等一係列量化的指標。這對於我們現場的監理人員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一個老項目上進行結構加固改造,麵對一些不規範的構造細節,正是參考瞭圖集裏關於“如何處理砌體牆體開洞”的標準做法,纔找到瞭一個既符閤規範又經濟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架起瞭理論與實踐之間最堅固的那座橋梁,讓“應該怎麼做”變得“可以清晰地做齣來”。

評分

我是一名高校結構力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砌體結構課程時,03SG615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是顛覆性的。課堂上老師講的都是原理和公式,但當我真正想知道“一根構造柱應該在砌體中如何放置,纔能保證它的受力性能”時,我需要更直觀的指導。這本圖集恰恰滿足瞭這種需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要”配筋,而是非常詳盡地展示瞭“如何”配筋,配到哪裏,用多大的直徑和間距。尤其是關於圈梁和地梁與砌體牆的構造連接節點,圖集裏的多角度透視圖,讓我立刻就能明白各種受力構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對我來說,它更像是一本“視覺詞典”,將原本枯燥的文字描述,轉化成瞭清晰可識彆的工程語言,極大地提升瞭我對砌體結構設計意圖的理解深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