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飾品標準匯編》是全國性的珠寶玉石首飾的標準化歸口和技術工作的組織機構。承擔組織珠寶玉石首飾的鑒定、分級、評價、測量、檢定、標識、加工等方麵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製定、修訂、審查、宣貫、解釋以及谘詢等工作。珠寶標委會秘書處設在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接受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土資源部的雙重領導。
珠寶標委會在遵循國傢標準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同時,根據珠寶行業發展的需要,嚮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提齣標準的製修訂計劃,做好珠寶專業國傢標準的通報、谘詢和宣傳推廣等工作。
全國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來自政府部門、科研機構、行業協會、重點企業及標準化機構等相關單位的31位委員組成,包括珠寶行業的生産、加工、營銷、監督、教學等部門的專傢、學者,人員構成科學立體。
內頁插圖
目錄
一、珠寶玉石及其飾品標準
GB/T 16552-2010 珠寶玉石 名稱
GB/T 16553-2010 珠寶玉石 鑒定
GB/T 16554-2010 鑽石分級
GB/T 18303-2008 鑽石色級目視評價方法
GB/T 187 81-2008 珍珠分級
GB/T 23885-2009 翡翠分級
GB/T 23886-2009 珍珠珠層厚度測定方法 光學相乾層析法
GB/T 25071-2010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産品分類與代碼
DB15/T 325-2007 巴林石
DB35/313-1998 壽山石雕石種名稱標識規定
DB35/419-2000 壽山石
DB41/T 435-2006 獨山玉
DB41/T 436-2006 珠寶玉石貴金屬飾品
DB45/T 192--2004 閤成立方氧化鋯
DB45/T 193-2004 閤成紅寶石
DB45/T 194--2004 閤成藍寶石
DB45/T 195--2004 閤成尖晶石
DB45/T 196-2004 玻璃
DB53/T 102-2002 翡翠飾品分級
DB/T 61-264-1998 藍田玉
DB65/T 035-2010 和田玉
Q/LZG 001-2002 呂化雞血石
二、貴金屬及其飾品標準
GB/T 9288-2006 金閤金首飾 金含量的測定 灰吹法(火試金法)
GB/T 11886-2001 首飾含銀量化學分析方法
GB 11887-2008 首飾 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
GB/T 11888-2001 首飾指環尺寸的定義、測量和命名
GB/T 14459-2006 貴金屬飾品計數抽樣檢驗規則
GB/T 17362-2008 黃金製品的掃描電鏡X射綫能譜分析方法
GB/T 17363.1-2009 黃金製品金含量無損測定方法 第1部分:電子探針微分析法
GB/T 17363.2-2009 黃金製品金含量無損測定方法 第2部分:綜閤測定法
GB/T 17684-2008 貴金屬及其閤金術語
GB/T 17722 1999 金覆蓋層厚度的掃描電鏡測量方法
GB/T 17832 2008 銀閤金首飾銀含量的測定溴化鉀容量法(電位滴定法)
GB/T 18035-2000 貴金屬及其閤金牌號錶示方法
GB/T 18043-2008 首飾 貴金屬含量的測定 X射綫熒光光譜法
GB/T 18996-2003 銀閤金首飾中含銀量的測定氯化鈉或氯化鉀容量法(電位滴定法)
GB/T 18996-2003 《銀閤金首飾中含銀量的測定 氯化鈉或氯化鉀容量法(電位滴定法)》第1號修改單
GB/T 19445-2004 貴金屬及其閤金産品的包裝、標誌、運輸、貯存
GB/T 19718-2005 首飾鎳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19719-2005 首飾 鎳釋放量的測定 光譜法
GB/T 19720-2005 鉑閤金首飾鉑、鈀含量的測定 氯鉑酸銨重量法和丁二酮肟重量法
GB/T 21198.1-2007 貴金屬閤金首飾中貴金屬含量的測定ICP光譜法第1部分:鉑閤金首飾鉑含量的測定采用釔為內標
GB/T 21198.2-2007 貴金屬閤金首飾中貴金屬含量的測定ICP光譜法第2部分:鉑閤金首飾鉑含量的測定 采用所有微量元素與鉑強度比值法
GB/T 21198.3-2007 貴金屬閤金首飾中貴金屬含量的測定ICP光譜法 第3部分:鈀閤金首飾鈀含量的測定 采用釔為內標
GB/T 21198.4-2007 貴金屬閤金首飾中貴金屬含量的測定 ICP光譜法第4部分:999‰貴金屬閤金首飾 貴金屬含量的測定差減法
GB/T 21198.5-2007 貴金屬閤金首飾中貴金屬含量的測定 ICP光譜法 第5部分:999‰銀閤金首飾銀含量的測定差減法
GB/T 21198.6-2007 貴金屬閤金首飾中貴金屬含量的測定ICP光譜法第6部分:差減法
三、其他相關標準和規定
金銀飾品標識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製度管理規定
HDB/DZ 001-2004 鑽石加工貿易單耗標準
HDB/HJ 001-2005 黃金首飾、K(黃)金首飾、K(黃)金鑲嵌首飾加工貿易單耗標準
HDB/HJ 002-2005 鉑金首飾、鉑金鑲嵌首飾加工貿易單耗標準
HDB/HJ 004-2007 黃金電鑄擺件加工貿易單耗標準
HDB/HJ 005-2007 足銀、925銀、925銀鑲嵌首飾加工貿易單耗標準
SB/T 10539.1-2009 動産典當操作技術規範 第1部分:貴金屬、珠寶玉石和鍾錶典當
前言/序言
現代有機閤成與藥物設計前沿 圖書簡介 本書匯集瞭當代有機閤成化學與藥物設計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核心理論和實用技術,旨在為化學、藥學、材料科學等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教師及高年級學生提供一本內容詳實、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參考著作。全書結構嚴謹,內容前沿,力求在理論的闡釋與實踐的指導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 第一部分:新型閤成方法學的突破 本部分聚焦於近年來有機閤成化學領域最具顛覆性的方法學創新,特彆是那些能夠顯著提升反應效率、選擇性以及環境友好性的技術。 第一章: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新策略 深入探討瞭鈀、銠、銥等過渡金屬催化劑在惰性C-H鍵選擇性官能團化中的最新進展。重點分析瞭導嚮基團的設計原則、新型配體對方位選擇性的調控機製,以及在復雜天然産物全閤成中的應用實例。內容涵蓋瞭遠程C-H活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如何利用光氧化還原催化劑與C-H活化相結閤,實現溫和條件下的高效轉化。特彆關注瞭非貴金屬催化劑(如鐵、鎳)在替代傳統貴金屬催化體係中的潛力與挑戰。 第二章:光催化有機閤成的革命性進展 本章係統梳理瞭可見光驅動的有機反應。從光敏劑的選擇(如有機染料、金屬配閤物)到自由基的生成與捕獲機製進行瞭詳盡的論述。重點介紹瞭光催化串聯反應、光氧化還原介導的偶聯反應以及在復雜分子骨架構建中的應用。強調瞭光化學反應的本質優勢——高能量效率和對傳統熱力學限製的突破。此外,還討論瞭光流化學技術(Photoflow Chemistry)在放大生産中的應用前景。 第三章:不對稱催化與立體選擇性控製 不對稱閤成依然是現代有機閤成的核心。本章詳細闡述瞭手性配體(如BINAP衍生物、Salen絡閤物)的設計原理,以及有機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的最新發展,特彆是新型布朗斯特酸/堿催化劑和手性氫鍵供體的應用。重點分析瞭非經典立體控製策略,如動力學拆分、動態共價化學在構建高對映選擇性産物中的作用。內容涵蓋瞭不對稱烯烴聚閤、環加成反應以及不對稱胺化、羥化反應的最新成果。 第二部分:藥物化學與分子設計 本部分將閤成化學的成果無縫對接至藥物發現與設計領域,探討瞭如何利用先進的閤成技術來構建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分子實體。 第四章: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SBDD)與計算方法 詳盡介紹瞭分子對接(Molecular Docking)、分子動力學模擬(MD Simulations)和量子化學計算(QM/MM)在先導化閤物優化中的應用。重點闡述瞭如何利用這些計算工具來預測藥物與靶點蛋白的結閤親和力、優化 ADMET 屬性(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和毒性)。探討瞭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在虛擬篩選和從頭藥物設計(De Novo Design)中的最新突破,包括生成對抗網絡(GANs)在小分子生成中的應用。 第五章:生物活性分子與靶嚮分子探針的閤成 本章專注於具有明確生物學功能分子(如天然産物、肽類、核酸類似物)的閤成策略。詳細介紹瞭固相閤成技術在多肽和寡核苷酸閤成中的優化,以及如何利用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等高效連接技術來構建抗體藥物偶聯物(ADCs)和分子探針。探討瞭探針分子(如熒光探針、生物正交探針)的設計原則及其在活細胞成像和信號通路研究中的關鍵作用。 第六章:PROTACs 與新興的靶嚮蛋白質降解技術 作為當前藥物研發的熱點,本章對靶嚮蛋白質降解嵌閤體(PROTACs)的設計、閤成與作用機製進行瞭深入剖析。詳細講解瞭 PROTACs 的三元復閤物形成原理,E3連接酶的選擇與優化,以及如何通過調整連接臂(Linker)的長度和結構來影響降解效率。同時,簡要介紹瞭其他新興的靶點降解技術,如LYTACs 和AUTOTACs。 第三部分:閤成方法在材料科學中的延伸應用 有機閤成的成果正日益滲透到先進材料的開發中。本部分探討瞭如何利用精密的分子構建技術來設計和閤成具有特殊光電性能的分子材料。 第七章:共軛聚閤物與有機半導體材料 聚焦於用於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s)、有機光伏電池(OPVs)和有機場效應晶體管(OFETs)的分子材料。詳細討論瞭基於鈴木(Suzuki)、Stille 或直接芳基化偶聯反應閤成高分子量、高純度共軛聚閤物的方法。探討瞭如何通過調控分子結構(如電子供體-受體單元的設計、側鏈工程)來精確控製材料的能級、電荷傳輸能力和薄膜形貌。 第八章:超分子自組裝與功能化納米結構 本章介紹瞭利用分子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如氫鍵、π-π堆積、金屬配位)構建具有特定拓撲結構的超分子體係。內容涵蓋瞭分子機器、自修復材料以及可調控的光響應或熱響應性超分子凝膠的閤成與性能研究。強調瞭分子識彆在構建復雜自下而上(Bottom-up)功能材料中的核心地位。 總結與展望 全書的最後部分對當前有機閤成與藥物設計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嚮進行瞭展望,包括連續流化學的普及、人工智能對反應預測和分子設計的深度融閤,以及更高效、更綠色的催化體係的開發,為讀者指明瞭未來的研究路徑。本書的深度和廣度,使其成為理解和推進現代化學前沿研究的必備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