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中藥和藥用植物類專業係列教材:藥用植物學

高等院校中藥和藥用植物類專業係列教材:藥用植物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宗鎖,高緻明 編
圖書標籤:
  • 藥用植物學
  • 中藥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植物學
  • 藥學
  • 中醫藥
  • 植物資源
  • 藥用植物
  • 院校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9787503844799
版次:1
商品編碼:1094893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7-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8
字數:4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高等院校中藥和藥用植物類專業係列教材:藥用植物學》為高等院校中藥學、藥用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及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

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中藥和藥用植物類專業係列教材:藥用植物學》內容共14章。前5章介紹藥用植物基礎知識,分彆為緒論、植物細胞、植物組織、種子植物的營養器官、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第6章介紹植物分類基礎知識。第7~13章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分彆介紹藻類、菌類、地衣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徵、分類以及主要藥用植物。第14章為植物化學分類的相關知識。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藥用植物學的研究內容及任務
1.2 我國藥用植物學的發展簡史和發展趨勢
1.3 藥用植物學的學習方法

第2章 植物細胞
2.1 植物真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2.2 植物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本章推薦閱讀書目

第3章 植物組織
3.1 分生組織
3.2 保護組織
3.3 機械組織
3.4 基本組織
3.5 輸導組織
3.6 分泌組織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本章推薦閱讀書目

第4章 種子植物的營養器官
4.1 根
4.2 莖
4.3 根和莖的異常結構
4.4 葉
4.5 營養器官的變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本章推薦閱讀書目

第5章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5.1 花的組成
5.2 花的發育與結構
5.3 開花、傳粉與受精
5.4 種子和果實的形成及果實類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本章推薦閱讀書目

第6章 植物分類概述
第7章 藻類植物
第8章 菌類植物
第9章 地衣類植物
第10章 苔蘚植物
第11章 蕨類植物門
第12章 裸子植物門
第13章 被子植物門
第14章 藥用植物次生代謝與化學分類
參考文獻
附錄

前言/序言


藥用植物學 內容簡介 本書緊密圍繞高等院校中藥和藥用植物類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係統深入地闡述瞭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旨在為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堅實的專業基礎,培養其紮實的理論功底、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初步的藥用植物學研究和實踐能力。 第一部分:藥用植物學基礎 本部分是全書的理論基石,詳細介紹瞭藥用植物學的定義、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其在醫藥衛生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緒論:闡述藥用植物學的起源與發展,強調其在人類健康史上的重要貢獻,並介紹當前藥用植物學研究的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 植物的形態與構造:係統講解植物體的宏觀形態結構,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的形態特徵、發育與功能。重點介紹植物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微觀構造,如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薄壁組織、厚壁組織、分生組織、輸導組織等的組成與生理功能,為後續識彆和鑒彆藥用植物提供必要的解剖學基礎。 植物的分類學:介紹植物分類學的基本原則、方法和體係,重點講解被子植物的分類係統,特彆是與藥用植物密切相關的科、屬、種的特徵。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藥用植物的科學命名、係統歸屬,為準確識彆和應用藥用植物奠定基礎。 植物的地理分布與生態學:探討藥用植物的全球分布規律、影響植物分布的環境因素以及藥用植物的生態適應性。介紹生物地理學和生態學在藥用植物資源調查、保護和開發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藥用植物的識彆與鑒彆 本部分是藥用植物學教學的核心內容,通過係統性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藥用植物的形態識彆、顯微識彆和化學成分識彆等關鍵技能。 藥用植物的形態識彆:這是藥用植物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識彆方法。本書詳細介紹瞭各類藥用植物的典型形態特徵,包括其生活史、生境、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在形態上的區彆。通過圖文並茂的講解,結閤實際的植物標本和野外考察,引導學生掌握從宏觀特徵上識彆常見藥用植物的方法。 藥用植物的顯微識彆:針對不易從形態上區分的藥用植物,以及藥用植物的藥用部位(如根、莖、葉、花、果、種子等)的內部構造,本書詳細介紹瞭顯微識彆的方法。包括藥材的橫切麵、錶麵觀察等技術,展示瞭如導管、管胞、篩管、澱粉粒、晶體、毛茸等具有特徵性的顯微構造。通過對這些微觀結構特徵的學習,學生能夠更準確地鑒彆藥用植物的真僞和優劣。 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初步認識:簡要介紹藥用植物中主要的化學成分類彆,如生物堿、苷類、酚類、揮發油、皂苷、糖類、蛋白質、脂肪、有機酸等。闡述這些化學成分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形成及生理功能。本書將初步涉及部分代錶性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特點,為後續學習中藥化學或天然藥物化學打下基礎。 第三部分:代錶性藥用植物概述 本部分精選瞭高等院校中藥和藥用植物學專業教學計劃中必須掌握的、具有代錶性的常見藥用植物,對其進行詳細的介紹。 草本藥用植物:涵蓋瞭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的各類草本植物。對每種植物,將詳細介紹其來源、産地、生境、形態特徵(包括藥用部位)、顯微特徵、主要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以及采收加工等內容。例如,對具有代錶性的芳香性健胃藥、解錶藥、清熱藥、活血化瘀藥等所屬植物的詳細解析。 木本藥用植物:包括木本的根、莖、葉、花、果實等可供藥用的部分。同樣,對每種植物,也將從來源、産地、形態、顯微、化學成分、藥理、應用、采收加工等方麵進行係統介紹。例如,對具有重要滋補、祛風濕、活血等功效的木本藥用植物的詳盡闡述。 附生植物及其他類型藥用植物:對於一些特殊的生境和生活習性的藥用植物,如附生植物、寄生植物等,也將予以介紹,說明其特殊的形態結構和藥用價值。 第四部分: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本部分關注藥用植物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強調保護和閤理利用的理念。 藥用植物資源的現狀與開發:分析當前藥用植物資源的分布、數量、質量以及麵臨的開發利用挑戰,如過度采挖、生境破壞等。 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介紹藥用植物資源保護的意義、原則和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護區、實施人工栽培、加強野生資源監測和管理等。 藥用植物資源的閤理利用:強調綠色、可持續的開發利用模式,介紹藥用植物資源的多途徑利用,如傳統中藥、天然藥物、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的應用。 學習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能夠: 1. 理解藥用植物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內容和方法。 2. 掌握植物體的基本形態結構和顯微構造,並能準確描述。 3. 熟悉常見藥用植物的分類地位,掌握植物分類的基本知識。 4. 熟練掌握常見藥用植物的形態識彆和顯微鑒彆技能。 5. 初步瞭解代錶性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6. 瞭解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現狀和可持續利用的途徑。 7. 具備初步的藥用植物學研究和實踐能力,為後續深入學習中藥學、天然藥物化學等課程奠定堅實基礎。 本書內容全麵,體係完整,邏輯清晰,圖文並茂,既注重理論的係統性,又強調實踐技能的培養,是高等院校中藥和藥用植物類專業學生必備的專業教材。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園藝愛好者,對植物的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在藥用植物的栽培和管理方麵提供瞭非常實用的信息。雖然它是一本高等院校的專業教材,但其關於植物形態、生長環境要求的詳細描述,對於我進行傢庭種植也大有裨益。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如何根據不同植物的需求,選擇閤適的土壤、光照和水分管理的方法。這些內容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並嘗試在傢中培育一些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它讓我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變成瞭“生産者”,對植物的生命力有瞭更深的敬畏。本書不僅僅提供瞭理論知識,更指引瞭一條實踐的道路,讓我能夠親手去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去體會其中的奧妙。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枯燥的知識點,而是將藥用植物的介紹融入到瞭更為廣闊的視角之中。我是一個對曆史文化頗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中關於藥用植物的起源、傳說以及在曆代本草著作中的記載,都深深吸引瞭我。作者在講述植物的藥用價值時,常常會追溯其曆史淵源,引用古代醫傢的論述,這使得學習過程充滿瞭人文色彩,也讓我更加理解中醫藥的博大精深。比如,對於一些耳熟能詳的藥材,書中的介紹並非停留在其基本屬性,而是會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這對於拓寬我的視野,增進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經典藥方背後所承載的智慧的解讀,雖然本書主要聚焦於植物本身,但這種對知識體係的拓展性思考,讓我感受到瞭作者的良苦用心。它讓我意識到,學習藥用植物學,絕不僅僅是記憶一些植物名稱和功效,更是在學習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一種古老而又充滿生命力的知識體係。

評分

作為一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一定關注的讀者,我對本書在藥用植物資源保護方麵的論述印象深刻。作者在介紹每一種藥用植物時,都會提及該植物的分布範圍、生長環境以及潛在的瀕危狀況,這讓我對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有瞭更為深刻的認識,也更加體會到保護它們的緊迫性。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讓我看到瞭人類活動對藥用植物生存造成的挑戰,以及一些積極的保護措施。我從中瞭解到,許多重要的藥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們的生存依賴於健康的生態係統和可持續的利用方式。本書並非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授,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讀者的生態意識和責任感。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學習者,有義務去瞭解這些植物的來龍去脈,並從中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如何為保護這些珍貴的資源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讓我得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們身邊那些不起眼的植物。我之前對中藥和藥用植物的認知僅限於一些常見的名稱和功效,但閱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每一個植物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和潛在的價值。作者在描述植物的識彆特徵時,運用瞭大量精確的術語,並輔以清晰的插圖,這對於我這樣初學者來說,非常有幫助。更重要的是,書中關於植物的化學成分、藥理活性以及臨床應用等方麵的介紹,雖然我無法完全深入理解,但已經足以讓我對這些植物的藥用價值産生濃厚的興趣,並激發我去進一步瞭解和學習。它讓我明白,每一片葉子、每一株草,都可能是一個待我們去發掘的寶藏,而這本書,就是開啓這個寶藏的一把鑰匙。

評分

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藥用植物學著作,雖然我不是專門從中藥或藥用植物學專業背景齣身,但本書的學術嚴謹性和清晰的邏輯結構,讓我對這一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尤其贊賞作者在描述植物形態特徵時所展現齣的細緻入微,那些看似微小的葉片脈絡、花蕊結構,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生動而富有意義。書中的插圖質量極高,色彩鮮艷,細節逼真,這對於一個非專業讀者來說,是理解和記憶的關鍵。很多時候,一本優秀的教材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啓迪。本書就做到瞭這一點,它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將抽象的植物學概念具象化,讓我得以窺見中藥的根源之美。例如,在介紹某種植物的藥用部位時,作者會詳細闡述其生長的土壤、氣候條件,以及采收的最佳時機,這讓我認識到,一味藥材的價值,與其背後的自然規律和人為的精細管理息息相關。雖然我無法深入探討其專業化學成分分析或藥理機製,但本書為我構建瞭一個堅實的基礎認知框架,讓我對藥用植物的生命力和潛在價值有瞭全新的認識。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照書中的圖片,想象著這些植物在野外生長的樣子,仿佛置身於一片充滿生機的藥草園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